我的笔不会离开柴达木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d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晓林:玉峰老师好,谢谢您接受访谈。2016年8月,青海省海西州文联为您的新作《往西是当金山》《布哈河》举行首发式,在这次活动中,你我相识,相谈甚欢。还记得那天夜晚,月色朦胧,我们在德令哈的巴音河边走了许久,您不断说起青年时代在柴达木盆地生活的种种往事,可以深深感受到您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我了解到,您自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青海,旅居北京,创作上收 Liu Xiaolin: Yufeng teacher is good, thank you for interviewing. In August 2016, the cultural department of Haixi Qinghai Province started your new book “The West is Jinshan” and the “Buha River”. In this event, you and I met each other very much. I still remember the night that night, the hazy moonlight, and we walked by the Bayin River in Delhi for a long time. As you keep talking about the various incidents that youth lived in the Qaidam Basin, you can deeply feel your love for the land feeling. I understand that since you left Qinghai in the early 1990s, you have resided in Beijing and got creative
其他文献
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而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rn
期刊
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在经过长期的大规模开发后相继进入城市发展的成熟期和衰退期,资源型城市的“三危现象”—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已十分严重,甚至影响到我国能源安
好像是一个征兆,正当窗外一架不明来历的直升机轰鸣而过时,诗人朋友阿甲从西宁打来电话,说《青海湖》准备做一期他的小辑,发来一组近500行的近作,嘱我写点文字。我隐约感受到
期刊
母亲弥留之际,几乎每天都有雨。有的时候,一天到晚都在下;有的时候,一天要下七八次。这使我想起,三年前父亲病重时,几乎每天也在下雨。仔细一想,才发现是同一个季节,这个季节
期刊
青海当年一个堂兄去当兵,说是去了青海。还说去青海要经过海石湾。后来堂兄寄来一张照片,穿着军装,站在野草滩上。从堂兄信里知道,这野草滩可不简单,原来就是著名的海晏草原
期刊
1995年12月的赤壁,细雨弥漫,20岁的少年罗洪踟蹰在街道上,疑惑苏东坡当初书写《念奴娇》的是不是这个地方.他来自西部青海,从西宁到武汉,千里迢迢.第一次出远门,来看赤壁古意
期刊
一腊月初十的朝阳升高,村里的山山凹凹有点儿温度的时候,第三生产队年轻的队长曹大贵陪着从十八里外的村里请来的皮匠师傅和他的徒弟娃,一路说说笑笑,走到了村里那眼泉水顶部
期刊
尼采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对于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靳梧桐来说,这话特别合适。可以说,70多年的时光里,他和音乐相知、相伴,早已难舍难分。他为音乐奋斗了大半生的
期刊
1尚未进腊月,县城已笼罩在一片萧瑟之中。路上行人渐少,一场大风雪之后,光秃的树愈发显得孤单。乐阳幼小的身影缓缓向前移动,怎么看都像只落单的鸟。乐阳正想着自己的不幸,怎
期刊
一“轰、轰、轰……”依腾布拉格山上,傍晚时分的开山炮响了。过不了多久,那青白色的石棉粉尘,便随风悄然飘过来,慢慢地像雪雾一样,把茫崖这座柴达木盆地西南边最远的小镇,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