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面纱的图阿雷格男子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f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时候,有幸参加了阿尔及利亚国防部组织外国驻阿武官到阿南方的旅行,前后共10天。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与我们联欢的居住塔曼拉塞特地区的图阿雷格人。
  一般说来,在阿拉伯世界,女子必须戴面纱,男子不戴面纱。但是,在灯光明亮的帐蓬里,参加联欢的图阿雷格妇女都不戴面纱,而且异常活跃,发表欢迎词,主动与我们攀谈,成了活动的主角,男子们则个个戴着面纱,言语不多,一派母系社会的景象。一位年长的妇女骄傲地对我说:“女人在图阿雷格部落的地位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一切生活都是由女人来决定和安排的,女人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承认这一点,也不是令男人羞耻的事情。”这就是游牧在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图阿雷格人的一个奇特习俗。
  据阿尔及利亚国防部官员介绍,图阿雷格人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地区的阿尔及利亚、尼日尔和马里三国交界区域,人口约有100万。他们世世代代,在这茫茫的大沙漠里迎着风沙,顶着烈日,沿着骆驼踏出的小径放牧牲畜,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男子戴面纱,于是人们就把图阿雷格人称作“戴面纱的人”,由于面纱是蓝色的,故又把他们称为“蓝色人”。据了解,这种面纱当地土语叫做“伊勃恩·巴多特”,又名“达格里”。面纱是一块宽为23厘米、长为3米、绣有褐色花边的蓝色毛织物。面纱披头盖脸,只露眼睛,在脖子上绕一圈后下垂到胸前或背后。男子无论是外出还是在家中都必须戴面纱,甚至睡觉时也不能摘下,只有在吃东西时才将面纱揭开一部分,但还需用手遮住嘴。男子若随意露出嘴,特别是当着女人的面露嘴,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失礼行为。即使陪客人喝茶,也要小心翼翼地把嘴藏在面纱里。
  以往,当图阿雷格男子长到16岁,父亲授给他面纱,家庭还要举行庆祝仪式。在仪式上,少年还会得到一把图阿雷格人传统的双锋利剑,表示他已经长大成为勇士。不过,正式授面纱还得等到25岁。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已将授剑和授面纱分开进行,即小伙子16岁时获得双锋利剑,25岁成婚之年再获得面纱。
  阿尔及利亚国防部官员说,图阿雷格男子为什么要戴面纱,长期以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保护脸部。图阿雷格成年男子,不论是放牧还是经商,成天在沙漠荒野中度过,为了脸部不受强烈阳光和沙漠的伤害,面纱成了必不可少的保护用品。另一种说法是为了伪装自己,不让对方认出。这是因为一些图阿雷格人从事商品贩运,而另一些人则以拦路抢劫为营生,他们难免遭遇,发生格斗甚至流血死亡,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家族或部族之间的无休止的争斗。男子戴面纱不让对方认出,则是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最好办法。还有一种富有传奇的说法是,图阿雷格人英勇善战,每当出征胜利归来,乡亲们都要夹道欢迎。有一回,乡亲们按惯例到村口迎接归来的队伍,可始终不见踪影。一个星期后,人们才等到无精打采的残兵败将。顿时欢乐的气氛消失,在场的女子气得大哭,纷纷摘下面纱扔给打了败仗的男子们,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你们还算什么男子汉,光说大话,快用面纱把你们的脸遮起来。”这些打了败仗的男子羞愧地戴起面纱。为了永远记住这些败仗的教训,后来男子们再也没有把面纱摘下来。
  据阿尔及利亚国防部官员介绍,图阿雷格人的另一个独特习俗是尊重妇女。妇女社会地位很高,可以参加公共活动和部族会议,并拥有财产权;她们不从事经济活动和家务劳动,有充分的时间倾注在文艺创作上;她们学识广博,精通本民族的传统。而男子识字的则不多,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放牧和劳动。图阿雷格人尊重妇女的习俗集中体现在婚俗上。以求婚为例,其形式是:男子要戴上自己最好的斗蓬,骑上骆驼自远方而来。当鼓乐奏响后,仪式正式开始。先是朗诵情诗,接着一群骑士围住一群姑娘,对看中的姑娘,骑士可以拉起姑娘的手,用自己的拇指对着姑娘的拇指,并对她轻声倾吐爱情。若姑娘没有看上男方,则用手指按在男方手腕处表示拒绝,此时男方不得再次强求。图阿雷格人的婚礼很隆重,庆祝活动一直从白天进行到黄昏,结婚仪式则在晚上举行。年轻夫妇婚后连续7天不能出帐篷。
  据有关资料介绍,图阿雷格人是北非柏柏人的一个分支,在撒哈拉大沙漠里过着游牧生活,住在用羊皮或毛织物做成的红色帐蓬里,没有固定的住所。他们酷爱音乐和诗歌,习惯用剑、矛和匕首。图阿雷格人是世界上最会利用沙漠的民族,用细沙筑床,挖沙坑集露,还会在沙河钓鱼,堪称一绝。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受伊斯兰教影响,阿拉伯文正逐渐取代提芬纳格文。图阿雷格人以游牧业为主,主要饲养骆驼、羊、牛、马和驴,其中骆驼的数量最多。他们对自己饲养的骆驼有深厚的感情,能够分辨骆驼之间的每个细微差别。
其他文献
荷兰位于西欧中部大西洋沿岸,紧靠大海,地势低下,素称“低洼之国”。因境内既无山峦,也少飞流瀑布,尽是一派平野。但是,池沼湖泊,星罗棋布;河流渠道,纵横交错。由于自然环境的优越,荷兰人有培养花草的风尚,家家户户,无不养花。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题材较之以往大为扩充。作为欧洲最好的园艺师,荷兰人对花卉有着特别爱好,荷兰人对花卉题材的绘画也是情有独钟的。  荷兰
随着Internet及便携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移动计算(MobileComputing)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固定基础设施的移动通信网络所提供的服务,于是,一种灵活的网络
安德烈·德尔·萨托是佛罗伦萨的画家,他的绰号“德尔·萨托”是“裁缝”的意思,他的父亲是裁缝。从1518年到1519年,萨托在法国为弗兰西斯一世工作,除此之外,他基本上都在佛罗伦萨度过。在那里,他作为16世纪初叶的画家,和巴尔托洛梅奥一起,成为引领当时画坛的人物,作的作品主要题材是宗教画,包括一系列壁画;他最著名的祭坛画《圣母和弹竖琴者》,其庄严优美可与拉斐尔媲美。可惜他的绘画缺乏活力和深度,否则,
离群数据可能隐藏着一些真实的、而又出乎人们意料的知识,需要研究人员认真地对待。数据流由一系列有序到达的、趋于无限的、动态的数据组成。在数据流上进行离群数据挖掘则是
今年是旧金山嬉皮运动40周年。1967年,嬉皮运动在“金门公园”燃起,有50万年轻人陆续涌入旧金山,震撼全世界。  那一年的1月14日,两位诗人金斯堡和山卓在“金门公园”内的马球草坪上,举行以古印度教为主的狂欢大会。这个仪式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参加,尔后,从全国各地人们蜂拥而至。从冬天到夏天,公园里人声与歌声混杂,披头派的作家轮流来此讲演、朗诵;无数场露天摇滚演唱会,狂热嘶喊的噪声在迷蒙的大麻烟中荡漾
国际列车    去南斯拉夫,是我暑假远足计划锁定的第一个目标。铁托、米洛舍维奇、波黑战争,还有被炸过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让我无法回避,无法与它擦肩而过,假如不去看它一眼,我肯定会在往后的日子里无尽地懊悔。赴南手续出人意料的简单,签证申请一天就获准了,只交付了两美元签证费,这在我已去过的国家里是前所未有的,可见这片战火绵延不息的土地隔离了世人对它的旅游热情。  2006年夏天,我和留学的同学们一
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住在乡下,拥有自己的一小块世外桃源,是英国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因为从古到今,英国的贵族们都是乡下人,他们把乡村变成了一座座传奇庄园。  英国的庄园都在偏远的乡下。一般是一村一庄园,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庄园内的建筑大多沿袭16世纪伊丽莎白时期的文艺复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