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6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的区域差异演变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ian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城市人均GDP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2001--2016年中国城市经济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全国及四大区域的城市经济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变异系数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局面;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高值区(HH类型)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的城市群,如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低值区(LL类型)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和河南等省区,HL和LH类型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空间马尔科夫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倾向于维持原有的状态,少部分城市会向相邻的经济类型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跨越相邻经济类型、向更高或者更低的经济类型转变的城市数量较少.城市的邻域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一个城市若与经济发达的城市为邻,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概率将增大;反之,发展会受到抑制.空间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城市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劳动力数量,以及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均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模型中也得以验证.建议重视区域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强化核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机制,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以长株潭地区耕地重金属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调查和访谈数据,探讨如何破解该模式下耕地治理存在的困境.研究表明:现有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参与主体复杂,
一般情况下,水力侵蚀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强降雨过程。在春季解冻期,虽然降雨量较小,但是由于坡面土壤解冻不完全、入渗能力较差,降水无法在土层中迅速下渗,降雨的侵蚀能力相对较强,将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加速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也改变了农村社会资本的总量和结构.农村社会资本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可以促进中国
期刊
复杂生态网络是从系统角度,结合复杂网络技术,进行生态学现象研究的有效方法。项目组在之前的研究中,构建了无权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对森林景观斑块是否连接做了定性描述,但在实
基于新文化地理学研究视角,以西安连锁餐厅“遇见长安”为例,采用文本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和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城市怀旧型消费空间的感知和地方建构.研究表明:消费者
以典型山区旅游地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交通服务功能和旅游效率评价指标基础上,综合运用Bootstrap-DEA模型、TOPSIS方法、耦合协调模型,系统分析了云南省旅游效率与交通服
运用计量地理学以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1-2017年的山西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分布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积聚型分布为山西省A级景区的主要分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