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进展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i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系统的功能主体。人类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认识随着其研究方法的发展而逐步深入。传统培养方法只能检测到活性污泥中1%~15%的微生物。随着一系列基于免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活性污泥中菌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惊人的速度被人们认识,大量依靠传统检测方法未能发现却在活性污泥中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逐渐被发现。许多模拟活性污泥菌群生存环境条件的现代培养技术开始发展,且已成功培养了一部分传统培养方法不能培养的细菌类群,这为研究基于免培养方法发现的大量新的微生物菌群的生理特性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能,也无疑将把人们对活性污泥菌群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主要介绍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研究的一系列方法,从传统培养方法到基于免培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再到现代培养技术,着重论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研究中的进展。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猪肝为主要原料,经过超微粉碎、酶工程等技术加工成具有补血功能的天然调味品。开展了木瓜蛋白酶、AS1.398蛋白酶以及两种酶的复合酶对猪肝泥水解的重要影响因素的研
短周期的低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大面积估算LAI及季节动态和物候趋势提供了有利工具,但基于高分辨率LAI的遥感估算模型在低分辨率遥感数据上应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研究利用LAI-2
[研究背景] 1、现状:药物滥用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已超过5000亿美元,成为一种特殊流行病。中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这一丑恶现象又沉渣泛起,且发展迅猛,每
本论文以工程项目的管理为研究对象,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指南,以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为准则,从项目管理班子及项目负责人的立场出发,以工程项目的管理系统为切入点,纵向以控制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是大学、中学、小学根据各自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思想道德实际,完成本阶段的德育任务要求,为实现培养“四有”新人这一总目标而搞好分工与协作。大中小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和教材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教材的研制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课程改革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能否在世界全球化浪潮下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在于民族接班人是否具备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
利用CI-110冠层分析仪、鱼眼镜头数码照片分析,结合胸径-叶片半表面积模型对千烟洲不同森林类型(20年生)的叶面积指数进行了测定,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共调查74块样地。研
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排列 ,它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表现 ,同时又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这一研究可为环境资源的合理管理提供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模式识别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组学技术。该文简要综述核磁共振技术用于植物代谢研究的实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