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众筹拍片

来源 :数码影像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专业大数据公司统计,每人每天平均要翻看手机150次,平均每6.5分钟一次。要是把这种频率放在“集资”拍微电影上,不得不说是个绝妙的好办法。
  前段时间有一个大四的学生耍拍摄一部剧情片来做毕业作品。剧本完成后计算了一下成本,需要5500元。她向学校申请,但没有获得通过;而后向家里要钱,得到了1000元的资助。那么另外4500元怎么办呢?于是她把剧本梗概发到了“朋友圈”里,希望朋友同学能够帮助她找一找“投资商”。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不到半天时间,她13个朋友圈中的377人,有24人为她“投资”了6100元。最多的750元,最少的20元。还有7位同学对她的剧本提出了修改意见。在这些人中没有一位朋友帮助她寻找到“投资商”,都是自掏腰包。这件事情的结果令所有人惊讶,于是笔者悟出了一个词语——微资助。
  说真的,5500元的制作费实在不能叫做“找投资”,这样的费用作为投资人来说不屑一顾。因为这样的小钱,作为真正的投资商来说,可能连“赞助”都觉得拿不出手,而且投资商是要求有回报的。“朋友圈”的出现,使我们看到了微电影集资的一线“曙光”。不管这种形式,是不是适合每个创作者,但是它确确实实产生了“微资助”现象。
  到底什么样的作者才能够拿到“微资助”呢?笔者在几所大学和社会青年人中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同学之间能够拿出200元的占大多数,社会青年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朋友关系”的深浅拿出500——5000元不等。笔者认为下面的几个条件至关重要:
  ◆朋友关系密切,俗称“铁哥们”,而不是一般的“见面朋友”。
  ◆剧本质量高或者纪实片策划详实,能够打动普通人。
  ◆要求资助的费用较低,尽量不要超过2万元。
  ◆设置一些回馈的条件:比如赞助多少钱是合作拍摄,或者是友情资助等等。
  ◆节目完成后,要发给资助朋友观看……
  “微资助”的出现,的确使我们眼前一亮。我们不知道这种方式能不能解决一些微电影创作的资金问题,但是互联网+的寻找资金模式确实已显现出来。但愿,互联网搭台,能够用社交的方法,借助“朋友圈”的方式进行众筹,让作者释怀,让资助者得到“荣耀”。同时。也希望这能成为今后太学生和社会有志青年“微创作”的资金来源之一。
其他文献
我们这次的婚礼拍摄,得到了《数码影像时代》杂志社的技术支持。从杂志社拿到了大疆公司的如影Ronin稳定器,之前我确实没有使用过这种三轴稳定器,我对它充满着期待。在此之前,还特意浏览了很多相关新闻和大疆公司的官方网站,许多很详细的安装视频,让我更加期待它的到来。  婚礼举办的前三天,我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如影Ronin。黑色的航空箱看着很结实,里面分类放置着各个组件。其实安装并不需要太多步骤,初次使用的
期刊
Bill Ong是一位来自新加坡的独立电影制作人,成立了电影公司Billshootfilm起初,他的主要业务与婚庆相关,后来Bill的视角逐渐转向人文,开始拍摄有关新加坡传统与文化遗产方面的纪录片。  2013年,Bill使用了一台Blackmaglc Cinema Camera摄影机完成了纪录短片A Father's Passion,讲述了一位六十年不断追寻梦想的太极习武人,本片在新加坡国内公映
期刊
岁末,总会对新年有莫名的憧憬。读者朋友不妨与笔者一起畅想一下,你心目中理想的摄影机/摄像机吧。  2016年,新推出的摄影机/摄像机,都应该具备4K(或以上)分辨率记录功能吧?就像你用2400~像素单反相机拍摄。最终只是在手机朋友圈分享一张200万像素的照片——你可以在4K设备上选择4K/2K/高清拍摄记录分辨率,或者先4K拍摄素材、再制作特定目标分辨率母版节目。  索尼已经在PXW-FS5上尝试
期刊
第六届“索尼杯”婚庆视频大赛即将进入尾声,九城之星的桂冠已花落七城。经过评委与本刊技术部人员的精心评选,来自西安的洛伊映画(作品《不得不服》)获得西安之星。通过评委评语与作品画面赏析,本刊为您详解西安之星的动人之处;用影视语言还原生活的笑泪,展现爱情的真谛。
期刊
2015年11月22日,中国足协杯决赛第一回合江苏舜天队主场迎战上海申花队的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打响,为了全面展现比赛盛况,江苏电视总台将4K高清大型电视转播车开赴现场,进行高清公共信号、4K直播信号(本次通过IPTV和院线4K平台)现场制作,并为网络电视台提供流媒体发布素材,这也是国内首次用一辆转播车独立系统同时完成高清与超高清两版节目的制作,并实现了跨界直播。  这次使用的4K高清大型转播
期刊
在北京,能够美美的在厨房做一顿饭,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沐浴在音乐下,听着歌悠闲的在厨房准备食物,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在天气逐渐转凉之际,或许用心煲的一碗汤,更能给人带来温暖。今天,我依然按计划来到北六环外的六环国际艺术区,拍摄美食栏目《创食计》,同时,韩国KBS电视台的《面条之路》制片人也探访了《创食计》片场,并拍摄他们新一季的节目。  我们的拍摄地点是一个大的开放式厨房,厨房中间有操作
期刊
2015年8月26曰,第二十四届BIRTV展会如期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在这次展会上,洋铭科技datavideo像往届一样,带来了令人瞩目的产品。在洋铭展台的一边,摆放着各种切换台等导播设备,一边是洋铭近期开发升级的虚拟演播室慕课系统,另一边,则在小型导播车中装载着摄像机控制系统CCU。本刊编辑部专访了洋铭科技董事长林鸿铭先生,由他为我们讲解和介绍了洋铭科技本次带来的亮点和新技术。  远程录课/
期刊
11月5日清晨,立冬前三天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稀稀沥沥的小雨带走了昨日的艳阳天。裹紧大衣的我,深呼一口气踏入最后的秋日里。坐在出租车上看窗外烟雨蒙蒙的景色,笔直的公路旁是深深浅浅的黄绿叶儿,深秋的北京城就像一幅水墨画,色彩浓烈却又略带萧瑟。这样手指冰凉的季节里,在外行走的人最需要的也许就是一份热腾腾的食物,从胃暖到心,想到即将要探访的是美食节目制作现场,我对于今日的行程又平添了些许雀跃。  接下来
期刊
上期V课堂我们回顾了课堂自动录像的方式种类等内容,今天我们就继续探讨课堂自动录像到底会有哪些优缺点以及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课堂自动录像方式,课堂自动录像就是不需额外人员及摄像机操作人员下,提供自动追踪核心技术,让老师可主导手动或自动方式独立控制全程录像从而完成一堂课程的视频。当然内容设备都必须具备无人操作的功能,比如PTZ摄像机、矩阵麦克风系统及录像系统;而中心系统则需要一套智能型的人物
期刊
科技革新是提高生产与生活质量的原动力。当移动宽带业务的资费不在高昂,电脑和智能移动端设备成为日常生活标配时,长期以来制约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视频、在线影音、资讯传播的禁锢枷锁终于被打破。内容生产者们可以解锁因数据带宽、设备性能不足带来的束缚,充分将创造力付诸于精美流畅的影音作品之中,展现在观众面前。  新的市场面临新的游戏规则,个体用户的能动性、影响力随着微信,微博时代的二次复兴进入高潮。互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