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服装制版教学的方法及总结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事服装中职教学工作不难发现,服装制版(结构制图)一直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部分,特别是刚开始接触的学生,让他们从平面转化为立体而且在没有缝制工艺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度和自信心降低,也使教学难度加大。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经验,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人台、CAD软件等)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坚持不懈的态度,持续不变的耐心应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同时不断总结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完成教学中的各项任务。
  关键词:中职;服装制版;总结
  从我主要教学的课程主要集中服装手工打板与放码、服装CAD、服装立体裁剪等。所以在教授一门课程时我往往不局限于单门课程的讲解,比如我会把手工打板和立裁结合讲解,这样使得学生理解更快,或是在CAD教学时结合手工打板,这样的联系回顾让学生有迹可循,而且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接受知识点。下面我将我在教学实践中遇到过的一些代表性问题总结如下。
  一、 翻驳领的制图方式—独立制图or依赖前衣身制图
  在制版教学中,零部件的制版是必修课,其中领子作为其不可或缺的一块知识点占据着重要地位,一件衣服是否制作完整,领子是关键。在领子的教学中,一般分无领、立领、关领、男衬衫领、披肩领及翻驳领的顺序教学。
  其中翻驳领的教学尤为困难,其变化款式多样,制图方法也繁多复杂,可独立制图但一般都在前片上制图裁配。学生往往在学习完前面几种领型是独立制图(除披肩领是结合前后领圈绘制),于是也想着沿着独立制图脱离前身的方式打翻驳领,但打出来的版型在车缝及穿上人台效果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領圈和领底线对不上;领子外翻弧度不够起皱吊领或塌领;驳头造型不理想前衣身不服帖等问题。
  实践发现翻驳领脱离前身制版远不如依赖前身制版来得合理。于是我根据学生的版型绘制、制作过程及书上的知识点总结一下原因:
  1. 学生在制图时很难分清领底线与前领圈的转折点位置,如图1。这也造成缝制过程中无法准确对位;
  2. 学生制图中过于片面的看领子部分或是驳头部分,不能将整体造型一目了然的看清了解制图,如图2;
  3. 学生在绘制后领时,领底线前端翘势变化无常难以掌握,加之习惯性按照之前立领或是男衬衫领的绘制方法把握领底线前端的翘势,如图3,导致做出领型他领或不服帖;
  4. 由于脱离前衣身的制版,领底线凹势的确定比较盲目,如图4,学生又缺乏经验数值更是无从下手或随意绘制;
  所以不难看出,绘制翻驳领时依靠前衣身制版时的转折点(人体颈测点出转折点)位置的确认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太下,导致驳口线不服帖直线不直;转折点太上,则会导致肩胸处出现皱褶,如图5。
  所以在教学中还是要让学生学会依据前身来绘制翻驳领。
  1. 如果结合衣身绘制,那整个翻驳领的造型非常清晰明确,如图6;
  2. 单独绘制时翘势的难以把握在这时是自然存在,不需要计算和另外确定的,如图7;
  3. 和翘势相同,领底凹势在此时也不需要学生另外计算,自然存在,有利于初学的学生理解和绘制,如图8。
  二、 泡泡袖车缝时隆起效果不佳
  泡泡袖是在袖山处、袖口处打褶或在袖山、袖口都打褶,从而形成各种泡泡形状的袖子。因此,制图时袖山弧线的总长度应等于袖笼弧长与总裥量之和,此外,展开后袖山头的制图还必须保证整体形状的合理性,这才能使泡泡袖隆起不塌扁。往往学生能做到前者,在后者的整体形状处理上有所不足。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袖山最后展开时褶裥形状有密切关系。
  我总结平时学生版型问题并与同事讨论与总结出,在泡泡袖的袖山弧线要隆起,在展开的褶皱要收成锥形,才能更好地达到效果,现原因分析如下:
  如图9可知,当袖山头的几个锥形褶裥收拢后b型袖山弧线以上的原月亮形向相反方向变化,这个变化的幅度由b袖山弧线到a袖山弧线的距离决定,当c袖山弧线到a袖山弧线的距离一定时,褶裥的末端落在b袖山弧线上时,泡泡袖将隆起到最大限度,同时厚度将达到最小;褶裥末端落在a袖山弧线上时,泡泡袖隆起的位置与肩端点平齐,同时厚度也达到最大;那褶裥末端落在b-a的袖山弧线上时,情形则介于前两者之间。
  除上述要求外,还应注意c袖山弧线的具体形状,如图10,才能最终保证泡泡袖的隆起。
  当然这是泡泡袖在版型上的处理方式,最后还要成衣的制作工艺相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隆起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细心、耐心、恒心、爱心是必要的,特别是针对中职学生比较叛逆,学习理解力比较弱的性格及学习特点,再者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及教学能力,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变化策略,有针对地教学教育才能应对不一样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赵磊.浅析行动导向的中职《服装制版》课程教学的相关对策[J].好家长,2015(3):251.
  作者简介:
  郑黄婷,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职业中专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强盛,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更多的西方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了中国文化的学习。在文化学习中,语言的学习是第一步。汉语在世界上的使用程度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中国现在也更加注重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近些年,在国外建立的“孔子学院”正是传播中国汉语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但汉语的教学,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使汉语的使用者增加,更在于传播中华文化。
摘 要:在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作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现如今,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就当前阶段而言,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问题的分析,重点探讨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在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中,加强对
摘 要:统整课程是系统地统领整合课程,充分落实学校培养目标,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课程。本文认为在课程统整建构中,“儿童立场”是出发点和创新点,遵循儿童价值,还本真于儿童,课程统整设计才符合科学性。 基于此,本文从“主题性”“项目性”“实践性”课程实践统整这三大板块,具体阐述了如何建构和实施课程统整。  关键词:儿童成长;学校课程;统整实践  一、 前言  作为教育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