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学校受委屈,我不“革命”只改良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2894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同事M问我:“你儿子的学校下课时候,是否被允许到操场玩耍?”她为了给儿子争取课间从三楼的教室到室外玩耍的权利,去找老师力争。M是我特别好的朋友,我在注意不给她心理压力的交谈中,对她坦诚说出了我和儿子的学校相处的方式。
  这件事,我另外的朋友也为她女儿的个性化权益去和高中学校的老师力争过。她们似乎都是那种敢于“革命”的母亲。我不是。我是一位“改良”的母亲,我只在儿子的幼儿园“革命”过一次,而且立刻就进入“改良”状态。我不知道为什么,谦卑?自私?圆滑?换位思考后的妥协?
  我想这些理由都存在。在这里仅仅谈谈我的自私吧。
  儿子三岁前,刚上幼儿园两个月,带他的保姆雪莲,和我一样牵挂他。她每天都守在幼儿园的铁栏杆外面,等到中午送饭车来了就尾随进了幼儿园。她在窗户边看到儿子没穿裤子坐在一楼的教室里。那个时候,北京的11月初,室内没有暖气,和深冬一样的冷。雪莲立刻回家报告给我这件事。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正在开会。我从会议室出来,在走廊里给园长打电话。很快,这件事得到了回复。第二天,儿子的生活老师来向我道歉,说当时儿子尿了裤子,没有替换裤子。我问:为什么不打电话找家长送?我给幼儿园写有三个联系电话。对方说,是怕打扰我们上班。多么想当然的借口!我虽然这么想,但也不愿再较真了,因为那位生活老师已经哭了。说她也曾是一个园长,退休后才来这里当生活老师。又说,昨天她也哭了一晚上。
  我还能做什么呢?出于内疚,更出于另外一种谨慎——我害怕孩子被再次伤害,在他没有任何自卫能力的时候,我怕他在别人手里我不可控——我去了商场,买了三套单价上千元的床品,分别送给班上的三位老师。这就是我说的从冲动“革命”到“立地改良”。
  从此,我在和这些老师换位思考后,以真诚的谦卑之心,贯彻我的自私的、妥协的改良路线。我绝不直接对抗学校,绝不理直气壮争取任何特别权益。我不愿意让儿子感到家长与学校的分歧而无所适从;我一方面尽力教孩子适应学校生活,以“逆来顺受”的积极态度去适应;另一方面,我尽力与老师沟通,即使希望得到网开一面的个性化权益,我也感恩老师为此付出的额外精力,希望这是他们从情感认同出发所付出的,甚至是一种例外的迁就。
  当然,当我知道,我的同事M除了和老师面对面为儿子力争课间下楼玩耍的权利之后,又专门花时间写信给校长,来为更多孩子争取同样的权益之后,我虽隐约担心这样做不一定有用,同时万一遇到心胸不够的老师冷遇或者报复她的儿子,但我还是由衷地对她说:“社会进步是因为你这样的人的付出,而自私的我,却舍不得为了推动社会进步让我的儿子受到可能的伤害,至少在我的孩子还是十岁左右的时候,我真地做不到。”
  也许,我总是瞻前顾后,左思右想。比如,我也希望儿子课间能够下楼玩耍。但,我也知道,并非每次课间,学校都有足够的人力来照看孩子们,发生了碰伤怎么办?同时我想,如果课间的玩耍不够,等儿子放学后,我多带他做些户外活动来补偿也是一种办法。这也是我在其它方面的惯常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对立面还有什么因素存在;遇到大石头宁愿绕道寻路,也不愿冒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风险。
  当然,有些“革命”是会有好成果的,昨天,M又报告给我好消息:她儿子的班主任决定每天带着孩子下楼多晒三次太阳。她如愿以偿,很感谢那位有进取心的年轻老师,她决定常常给那位老师送书。
  我很为M以及她的儿子高兴。但一时我还是难以改变自己一贯息事宁人、反求诸己的哲学。不过,对于儿子,我也不会一直用自己的翅膀呵护他、遮蔽他。当他生命的根基越来越坚实的时候,我自然会放手,让他去成就自己的人生。我会撤掉我的篱笆,让他成为原野上那棵独立的大树。
其他文献
这个母亲很大度,做法也很有道理。  一个初夏的早晨,灿烂的阳光照在幼儿园大院里,家长们陆续地领着自己的孩子走进教室。我把儿子送进教室后,正往外走,突然看到一位母亲揪住了一个小女孩的头发,一巴掌把她打倒在地上。这一巴掌可能打在了小女孩的脸上,因为我听到了清脆响亮的声音,被打倒在地的小女孩哇哇大哭起来。打人的竟然是我熟悉的一位母亲韩,她女儿跟我儿子一个班,下午接孩子,我们都会交流一些有关养孩子的甘苦。
期刊
为了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编辑们深入乡村去给家长们讲课。每次,我们都困惑。我们承诺,回来后会集中整理,并在杂志上做出回答。  回来整理纸条时发现,有个问题让家长们普遍非常困扰,那就是:孩子被欺负了,家长该怎么办?  先来看几张小纸条:  ●我家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大善于表达自己,总是被别的孩子欺负。有时孩子正在玩滑滑梯,别的孩子来抢,他就不玩了,我该怎么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呢?  ●女儿比较胆小,整天回来
期刊
女儿点点不到一岁的时候,一直帮我的老妈回老家了,我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全职妈妈。我底气不足地向她保证:“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点点,也照顾好自己的”其实我心里面一直都认为,一个人带小孩做家务根本是难以想像的,除非是齐天大圣奥特曼合体,否则哪有本事应付那么多既琐碎又复杂的事情!  开始的两个月,我手忙脚乱,早晨6点起床拖地打扫,一直折腾到凌晨1点,才能苦哈哈地爬上床睡觉。每天难得正经吃顿饭,能吃碗泡面都
期刊
孩子之间的交往和成人一样,难免会有矛盾有冲突,也会有欺负行为的发生。在帮助孩子处理之前,家长应该首先区分什么是正常的冲突,什么是欺负行为。  一般来说,双方因为争夺某样东西或者某种利益发生的争斗,是正常的冲突,比如孩子争抢玩具、抢座位等。当这样的冲突发生时,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不必过度解读,不要动不动就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如果没有身体的伤害,家长不必参与其中,因为这破坏了孩
期刊
她为什么是“天生的”受气包  我上学期间,遇到过很多受欺负者,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记忆中最可怜的是一个叫苗苗的女生,她与同学王红吵架,被王红打哭了,哭着回去告诉爸爸她在学校受欺负了。于是,她那高高大大、在矿上做工的爸爸怒气冲冲地来到学校,不计后果地把王红打了一顿,还把王红的书包扔到了教室外。王红家也不是善茬,拿着棍棒到苗苗家找苗苗爸算账。苗苗爸一看这阵势,吓得跳墙而逃。人家就把她家的东西都砸了,还把
期刊
孩子和大人都是家庭成员,自然应该与大人共享家庭的所有空间,而不仅仅是一间儿童房。  如果问:“想要孩子健康、快乐、聪明,你的家会怎么设计呢?”  你的回答可能是——  “我要安排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儿童房。”  “我会把儿子房间的墙涂成天蓝色,再贴上好看的动物图画,勾画成他的童话乐园。”  “我会把女儿的房间布置得像个公主房。”  “我得给孩子用实木家具,结实又环保,孩子才能健康聪明。”  “我会让
期刊
雷声第一次打架,是跟同桌江小鱼,那时他们读小学四年级。  雷声原来一直跟着乡下奶奶,到念书时才来到省城。他很瘦弱,穿着很土,又讲一口淄博话,便经常成为同学们取笑的对象。在家里,他跟父母很疏离,在学校,他像一粒沉在水底的石子。这时,他第一次触摸到了一种叫做孤独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内向。但他学习很好,经常被老师表扬,而越是这样,那些学习差的“皮猴子”就越欺负他。  江小鱼正好相反:学习很差,但很活跃,
期刊
多动症孩子上课时自己不能控制地走神,不由自主地生气、发火,做作业一边做一边玩,老师天天批评,同学们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在学校没有朋友。家长在家又打又骂,多动症孩子路在何方?  抽动症的孩子频繁地不由自主的眨眼、清嗓子、吸鼻、咧嘴、扭脖子、上课时发怪声??同学们纷纷模仿、嘲笑,抽动症的孩子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他们何时在学校露出灿烂的笑容?  自闭症患儿不说话、不社交,甚至智力低力,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期刊
前段日子,女儿伊姐和她爹刘大灰就像考拉趴在尤加利树上一样,24小时黏在一起。晚上睡觉,伊姐让刘大灰哄睡觉,并说:“亲亲爱爸爸。”刘大灰就把声音调整成撒过糖粉的感觉回应说:“爸爸爱亲亲。”我躺在旁边,好像是他们的邻居,我倒也没觉得自己很凄凉,不理我,正好有大把时间来看书、玩手机。  朋友看过本片段后发表评论说:“早不就说了嘛,女儿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在此严重声明,我个人十分十分十分恶心这句话,不知道
期刊
学习跟不上,想“一死了之”  王义(化名)走进咨询室时,面色凝重,声音低沉无力,根本不像18岁的年轻人。  他出生于城市家庭,条件一般。王义上小学一年级时,父母就离婚了,之后他就跟着母亲生活。母亲是医生,换过七家工作单位。王义在上小学、初中时的成绩都一般,升高中时,离分数线还差200多分,是父亲想办法交钱才进了现在的高中就读。  高一时,王义学习很刻苦,投入了很大精力,成绩中下等,尚能跟上。升入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