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幼儿德育教学策略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是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并结合信息技术来优化和完善德育。在信息技术与幼儿德育整合过程中,改变了农村幼儿德育教育的缺点和局限性,为幼儿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教育内容,让他们通过视听结合的学习过程加深道德认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中,教师还要利用网络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挥家长的德育作用,通过家校合力实现高效的幼儿德育。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农村幼儿德育中,教师运用单一的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幼儿对枯燥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不能保持认真学习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秩序不能良好维持,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在农村幼儿德育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把德育理论知识融入动态的视频和丰富的图片中,在生动具体的信息技术情境中,幼儿通过观看能够获得深刻的感受,提高他们对德育知识的认知。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能集中精力观看播放的内容,主动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使幼儿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参与的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此外,信息技术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限制性,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课件,有利于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为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广大农村幼儿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幼儿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乐趣,在实现德育教育根本目标的同时,也能获得寓教于乐的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向幼儿的沟通交流,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深入思考,提高德育效果。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德育的顺利开展。
  例如,“三热爱”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即热爱祖国、热爱党和热爱人民。幼儿教师在教学这部分理论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和学习难度,若教师一味的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幼儿烦躁的情绪和厌学的心理。因此,为了更好的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德育知识形象化。比如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我国近现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以此引发幼儿对祖国的崇敬之情;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消防战士在火场中英勇救火的视频,以此引发幼儿对我国一线人员的尊敬之情,进一步引导幼儿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正确观念。在此过程中,为了让幼儿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有效问题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比如“通过观看视频你获得了怎样的信息?”“我们国家近年来发展迅速,你作为一名中国人,有什么感想吗?”“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呢?”等等,在幼儿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进行点拨和评价,以此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和欲望,争取在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为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增加教育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促进德育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幼儿在探究周围世界、学习新知识、感受新事物时,对有趣的事物感兴趣,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在农村幼儿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德育时,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德育资源,根据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内容,给幼儿呈现精彩纷呈的德育知识,使他們通过观看受到教育。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中,丰富的德育资源打破了传统农村幼儿教育资源缺乏的状态,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和兴趣选择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能高效掌握德育内容,体验到德育学习的快乐。
  在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德育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中的颜色、声音、图片等素材来吸引幼儿,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幼儿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主动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幼儿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促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德育知识,在丰富幼儿学习体验的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趣味性的学习中,幼儿的思维活跃,他们在观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促进他们道德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培养幼儿人际交往的技能和能力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播放一些社会生活的常态,让幼儿明白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环境构成的关系网,每个人处在这个关系网中。其次,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些幼儿平时合作的相关视频,促使幼儿认识到合作和交往的重要性。当幼儿对集体、合作交往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幼儿开展多样性的游戏活动,比如在“挖宝藏”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为幼儿介绍游戏规则,让幼儿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获得游戏方法和沟通技巧,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强化幼儿的记忆和理解,从而为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幼儿逐渐掌握了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认识到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这对幼儿今后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在信息技术网络中,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供教师选择。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和兴趣以及教学内容来选择素材,使农村幼儿德育内容由原来的枯燥单一转变成丰富有趣的内容,让幼儿在直观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德育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此同时,在丰富的网络资源的引导下,幼儿可以从事物的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问题,促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用再照本宣科,可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把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内容多样化,让幼儿在学习中能更快的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在丰富的德育内容引导下,幼儿充分发挥了学习主动性,他们能观看信息技术播放的内容,并在相互讨论中交流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看法,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充分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行训练,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间,争取在开阔幼儿视野的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发展。例如,在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时,教师要教育幼儿遵守社会公德,树立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诚实正直的良好品德。教师可以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优异表现制作成教学课件,以此优化幼儿的思想品质,让幼儿在周围同伴的感染下不断规范自己的应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教师可以延伸教学内容,为幼儿播放一些具有优秀思想品质的人物传记,让幼儿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尚的思想品质对一个人长远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开阔幼儿的视野,从而为强化幼儿的认知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
  由于幼儿的经历较少、认知有限,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是运用直观思维进行学习和思考的。在直观思维的作用下,幼儿需要借助图片和视频等内容来理解德育知识。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以促进幼儿直观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借助形象化的内容学习,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环保意识的培养作为农村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农村,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思想品质,而且还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幼儿教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更好的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德育教育,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片或视频,争取在降低幼儿学习难度的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
  例如,在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给幼儿展示优美的自然环境图片和被人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图片,让他们通过对比进行思考,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与此同时,为了深化幼儿的环保意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一些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视频,比如洪涝灾害、龙卷风、沙尘暴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利用有效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德育知识,如“你们想知道这些自然灾害是怎么形成的吗?” “我们平时应如何保护环境呢?”等等。通过有效问题的引导,让幼儿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并把这种认知实践到日常行为中,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文明习惯
  文明习惯的培养作为农村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幼儿今后的长期发展,只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才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实现幼儿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鉴于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村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把文明习惯的教育与信息技术资源结合起来,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来教育幼儿,使他们通过观看意识到哪种行为是文明行为,哪种行为是不文明行为,需要改正。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习德育知识,可以加深幼儿的印象,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用掌握的德育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力。
  例如,在教学文明习惯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动画片,以此为幼儿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幼儿观看动画片中哪个人物的行为属于文明行为,值得学习;哪个人物的行为不文明,需要避免。与此同时,为了强化幼儿的记忆和理解,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自主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对所看到的视频内容进行阐述和分析,讨论一下不文明的行为错在哪里,这种行为的不良后果是什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促使幼儿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为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观看动画片,幼儿掌握了讲卫生、懂礼貌的文明行为,学会了看到老师、同学要问好,饭前便后要洗手,讲话要使用文明用语等,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认知体系,促使幼儿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养成文明习惯的重要性,进一步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德育学习,幼儿对各种文明行为有了清晰地认识,并能把这些行为运用到生活中,并形成习惯,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六、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在农村幼儿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幼儿环保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培养以外,还应该要加强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此目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幼儿传授安全知识,让幼儿通过观看生动的视频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争取在规范幼儿行为的同时,也能让幼儿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从而形成珍爱生命的正确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作“安全顺口溜”,以此深化幼儿的记忆和理解,促使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牢记于心,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播放一些安全事故的视频,比如触电溺水、火灾火险、活动损伤等,促使幼儿能够全面的了解到实际生活中的安全风险,以此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安全顺口溜”来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孩子们,快快来,我们都来讲安全,不玩电器不玩火,把住预防这一关。火灾一旦已发生,不要惊恐和慌乱,听从指挥快速跑,快快拨打119。”让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以此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七、加强家校合作,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幼儿德育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还要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对于幼儿来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等重要,只有让家长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任,才能全面落实幼儿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为提高幼儿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幼儿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与家长的交流平台,促使家长认识到自身的重要职责,从而不断提高家长的积极性,进一步为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提供可靠的保障。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网站,让家长与教师利用网络进行互动。在互动交流中,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家长的德育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家长生活中给幼儿起到榜样作用,规范幼儿的行为举止,增强幼儿的道德认知;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中受到德育教育的情况,并展示相关的照片和视频资料;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协助家长指导德育的契机,有效开展家庭德育。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的运用,建立了家长与教师的有效联系,可以让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有更深的了解。在开展德育时,教师可以根据了解的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受到教育,实现德育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德育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引导幼儿形成必要社会规范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成为一个懂规矩、守秩序的人,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加强与家长的互动,以便全面掌握幼儿的生活状态。一方面,教师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或QQ群,以此作为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将教育内容通过微信或QQ发送给幼儿家长,让家长了解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以便更好的配合教师。教师需要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将教育过程利用手机记录下来,定期发送到微信群或QQ群中,以便家长和教师共同讨论。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状态通过微信群或QQ群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即时掌握幼儿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幼儿日常表现的观察,对于幼儿错误的行为进行记录并纠正,再联合家长进行规范教育,势必能够取得不错的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儿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全面性,从而实现家园共育的美好局面。
  八、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农村幼儿德育,改变了缺少德育资源的困境,增加了教学资源,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使他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习主动性,通过与信息技术的互动获得深刻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了农村幼儿德育的形式,让教师可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选择,通过精心设计,为幼儿呈现精彩的德育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打造高效的幼儿德育教学。
  (责编  张 欣)
其他文献
广告主(品牌)名称:罗莱家纺参赛类别:家居用品及家政服务类/获奖单位:阿里妈妈LOVO家纺作为罗莱家纺公司旗下互联网品牌,其独树一帜的美式风格,巧妙融入时尚潮流的设计元素,
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新一轮创业发挥更大作用在世纪之交,各级党委办公部门必须紧紧围绕我省新一轮创业的主题,牢牢把握“三服务”的指导思想,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流传甚广的话,不仅内涵丰富,对我们教师也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笔者以从教多年的实践中反思,对这句话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从教师的感染、吸引、效仿
期刊
方舱医院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方舱医院,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用药模式具有医疗救治针对性的多元化用药特点,呈现出中医
语文教学应是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是生机勃勃的教学,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可在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忽视实质而过分追求形式,让内容为形式服务”的本末倒置现象,虽然一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彰显了新教法,好像新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了实处,但热热闹闹的后面呈现出一派假象,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是尊重教材,还是尊重学生  案例1:三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学片段  学完《狐
期刊
痉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以牵张反射亢进后,肢体对被动伸展或屈曲出现速度依赖性抵抗为特征.到目前为止,痉挛产生的病理机制尚未明确,这导致目前对于脑卒中后痉挛并无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微课做为一种新兴现代教育技术逐渐推广开来,并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发挥出了极大的辅助作用,为优质教学增添了良好助力。与此同时,在课程标准不断更新的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求逐渐提高,即平时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基于学生中心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同时还需要基于持续的总结研究活动逐步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但是,从长期以来小学阶段各个教师所开展
期刊
初中学习阶段属于学生的基础教育起步阶段,英语课程学习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为目标,运用先进的英语学习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并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应用英语知识,同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45分钟,时间有限,课余时间学生以汉语交流为主,无法全面应用英语知识,这就使有效课堂的构建变得非常必要,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及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医药是抗击COVID-19不可或缺的手段,并在本次抗疫中取得显著疗效.本文结合贵州省援助鄂州中医药专家医疗队“移动中药房”的建设,从中药饮片的选择、中药房场地的选择、中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及德育工作现状,结合隐性教育稳定持久的特点,以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为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间跑操、德育银行等途径,开展隐性德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