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不同站立位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 选取33例AIS患者作为AIS组,15例健康青少年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FlexComp Infiniti十通道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测试腰腹部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所有研究对象分别站立在稳定平面和软垫上、去除和不去除视觉听觉干扰时进行测试.比较2组研究对象腰腹部肌群激活率.结果 站立在稳定平面和软垫上、去除和不去除视觉听觉干扰时,AIS组凹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率分别为4.91% MVIC、5.22% MVIC、5.51%MVIC、6.01% MVIC,AIS组凸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分别为6.45% MVIC、7.69% MVIC、8.31% MVIC、8.77% MVIC,AIS组凹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均小于凸侧(P<0.01).AIS组凸侧顶椎水平椎旁肌在稳定静止站立位的激活率小于去除视觉和听觉干扰、不稳定的站立位(P<0.05).结论 AIS患者双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率不对称;在去除视觉和听觉干扰的不稳定站立位下,AIS患者凸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更易激活。

其他文献
吞咽是复杂、有固定行为模式的运动,是由一系列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冲动协调的结果.吞咽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即口腔期、咽期及食管期.吞咽受以下三个方面的神经调控:①外周神经,包括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传入与传出纤维;②脑干吞咽中枢;③脑干以上水平的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在神经疾病中,上述3个方面的神经调控均可能受累,从而导致临床上最常见的口咽期吞咽障碍.本文拟从正常吞咽中枢神经调控机制入手,
期刊
目的 观察合理安排排痰训练时机和及时清理气道内痰液对气管切开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合并肺部感染和吞咽障碍的气管切开鼻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肺部物理治疗、排痰训练和体位引流,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排痰训练时间,排痰训练后促使患者产生有效的咳嗽,并在气管套管内吸痰一次,将气管和套管内的痰液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治疗6d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2组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联合多导同步表面肌电(VEEG+ SEMG)检测对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辅助诊断及与癫痫发作鉴别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以发作性运动异常就诊的患者行VEEG+ SEMG检查,根据其临床发作特点设计肌电安装部位、选择不同的诱发试验和刺激.对其中监测到临床发作的42例患者的视频资料、脑电和肌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指标包括发作的诱因、临床症状、脑电发作间期及发作期改变
目的 研究不同强度跑台运动训练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运动对Ⅱ型糖尿病的骨康复作用.方法 选取52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和Ⅱ型糖尿病造模组(42只).造模组采用高脂高糖高能量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30只成功造模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Ⅱ型糖尿病组、小强度运动组和中强度运动组,每组10只.运动组按不同运动强度实施8
期刊
期刊
幻肢症(phantom limb,PL)是指截肢患者出现鲜明的幻觉,感觉被截去的肢体仍然存在的现象[1].神经系统病变而非截肢后出现的幻肢则称为幻多肢症(supernumerary phantom limb,SPL),是指患者关于肢体姿态的一种错觉,这种错觉不能转换成瘫痪肢体的真实姿态[2-3].脑损伤后出现的幻多肢症很少被提及[4],在近70年中,国外有20余例脑卒中后幻多肢症的报道[5],国内
期刊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β-淀粉样蛋白(Aβ) 25-35所致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改变及其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HBO治疗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大鼠给予10%水合氯醛(4 ml)腹腔注射麻醉,假手术组大鼠每侧海马注射5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否对患者跑台运动过程中步态运动学及足底压力分布产生影响.方法 共选取1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纳入AIS组,同时选取18例脊柱发育正常的同龄青少年纳入正常组.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足底压力鞋垫系统采集2组对象在不同跑台速度(包括6 km/h、8 km/h及10km/h)下的步态运动学及足底压力分布数据.结果 AIS患者在三种速度跑台运动中,其两侧下肢关
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表面肌电图(sEMG)指标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Ashworth量表、综合痉挛量表(C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对患者的上、下肢痉挛情况及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