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_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转变工作作风,利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理念,通过先进地互联网技术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运用“互联网+”教学管理模式,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b)-0173-02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件,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互联网+”的时代中,为“互联网+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在不断地转变思想,利用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采取先进的教学管理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管理软件等网络化手段,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现代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体系。然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何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来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1 教学管理观念陈旧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式仍旧采用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自上而下的“家长式”管理方法,即强调权威和服从。教务及教学管理部门提出要求,如教材征订、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计划、教改方案、课程设置等,教学一线的教师就要遵照执行,完全失去了教学活动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久而久之,造成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这种只“管”不“理”的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学活动创新性和多样性,更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
  1.2 教學管理机制不够灵活
  教学管理部门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只注重教师的“教”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按时完成授课任务,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如何评价授课教师等;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过程。直接导致了专人教师只注重书本上的教授,而不注重学生学习的程度,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对获取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归属感,最终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厌学现象的产生。
  1.3 教学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教育学和管理学知识,而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往往所学的专业既非教育学又非管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理论知识作指导,工作缺乏理论性、系统性。
  1.4 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强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需要教学管理工作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多数的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仅限于信息交流和文档管理,而忽略了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建立互联网思维,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是“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2 “互联网+”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意义
  “互联网+”为高职院校能够系统、合理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教学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教学管理的服务水平,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管理,为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2.1 “互联网+”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1.1 微信、QQ、微博应用于教学管理
  随着校园网络的搭建,校园内部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以及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互联网、手机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类App发布消息,不仅具有传播面广,时效性强的特点,同时能够增强双方的互动沟通。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在各类平台中信息发布,能够最及时便捷的收到教师或学生的反馈,增强了工作的效率。
  2.1.2 信息平台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教务管理平台、学生管理平台、科研管理平台以及OA办公系统等各类信息平台的建立,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条件。首先,将管理数据信息录入到各个类平台中,可以使信息最大程度地进行互通,进行实时共享,而且只要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即可对信息进行随时地查找和查阅。其次,借助信息平台可以妥善地完成信息保存,数字化地存储方式存储量大,不占空间,避免了传统纸质保存文件的时,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对办公环境提出诸多要求。最后,通过信息平台的使用,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信息的全过程,达到及时、快捷、科学地管理和掌控。
  2.1.3 个性化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
  “互联网+”可以打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随着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移动教学、远程教学等新兴教学方式的使用,教师通过互联网将录制好的授课内容上传到网络,学生便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将课堂上僵化死板的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借助优质的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完成所学课程。教师也可以个性化地对学生进行分班级、分任务地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互联网+”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2.2.1 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校园网络设施的日益完善和优化,为“互联网+”教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以及全校园的WIFI信号覆盖,保障了全体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能够随时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管理相关活动。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创新性有益于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有助于提升其工作效率,为学校师生提供全面细致的教育教学服务,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2.2.2 有利于教学管理精细化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教”与“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通过“互联网+”教学管理的模式,利用大数据平台,能够对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细节、流程等进行精细化地分类,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有的放矢,明确自身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展开。
  2.2.3 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准确性和共享性
  在“互联网+”时代,教学管理通过教务管理平台下的数据信息,将教师、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教师的授课信息、教研信息以及学生的选课信息、学习成绩、学籍信息等数据进行整合,并定期对动态的信息进行更新维护,以便在教师、学生或学校其他部门查找数据时,能够提供具有全面、准确的信息。互联网的共享性也可将网路平台中的数据提供给需要的人,使之能够直接、及时、便捷地掌握所需数据,也避免了教学管理人员的重复性劳动,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了便利。
  3 发展“互联网+”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新思路
  3.1 建立科学地教学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要加强信息化意识,建立互联网思维,具备创新精神的工作理念。首先,提升网络化教学管理意识。要求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深入学习“互联网+”相关知识,对“互联网+”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像全校师生普及“互联网+”知识,倡导教师使用“互联网+”教学的新型多样化手段进行教学,提倡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进行微课、MOOC以及远程教学等的学习,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从而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推动力。
  其次,制定完善的制度。“互联网+”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能够顺利的推行,除了国家提出的政策以外,还需要高职院校顶层设计的支持,建立网络化教学管理制度,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能够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教学管理工作,更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最后,建立一支网络化、专业、稳定的教学管理团队。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队伍主要由教务处、督导处以及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构成。由于教学管理人员学科背景,且分属于各个不同的部门,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尤其针对“互联网+”的新形势,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网络知识的培养,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建立一支信息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结构稳定的专业化教学管理团队。
  3.2 完善校园网络软硬件建设
  校园网络软硬件作为“互联网+”教学管理的基础保障,高职院校应加大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寬带带宽,增加校园软硬件的投入,提升学校数字化建设的空间。打破不同部门、不同数据平台之间的限制,在不同的数据平台中实现信息的兼容与融合,提升各个数据平台的整体化和协调化,从而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信息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大时代的来临,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要求,也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只有紧跟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管理资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石静.用“互联网+”思维开拓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6(15):99-102.
  [2] 李金莲.“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变革[J].黑河学院学报,2017(3):52-54.
  [3] 隋菱歌.应用智慧化技术推动金融服务创新[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59-64.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对催化剂领域相关的CPC与IPC分类号进行了介绍、比较和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的检索,分析利用CPC分类号对催化领域的案件进行检索的优势。通过实际的检索发现,准确、合理地使用CPC分类号,可以有效提升检索的针对性,降低噪音,提高检索效率。  关键词:催化剂领域 检索 CPC  中图分类号:O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c)-0245-02  催化
<正> 蒸发器的清洗除垢是草浆黑液碱回收的难题。其原因是草浆黑液含硅量高,在蒸发时形成硅质管垢。蒸发器管垢不能及时有效地去除,将增加传热阻力而导致蒸发率下降,能源消耗
【目的】培育耐寒性强的地被菊花[Bendranthema grandiflorum(Ramat.)Kitamura]新材料。【方法】以Fall Color品种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胚状体诱导所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
【目的】研究植物交叉适应现象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京秀葡萄(Vitisvinifera L.cv.Jingxiu)为试材,研究了38℃/10h的高温锻炼预处理和8℃/2.5d的低温锻炼预处理分别对随后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现代科学技术也在迅速的发展,这使得数学应用和应用数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课程标准重 新调整并提出了,要将应用意识作为新的 10 个核心概念之
[目的]旋毛虫的分类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分子遗传机制来确定旋毛虫不同隔离种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寄生虫学的分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方法,
[目的]油菜Polima CMS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含有orf224的4.5kb的区段是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验证Shan2A CMS与Polima CMS在orf224的差异性.[方法]根据orf224设计5′端和3′端
【目的】了解国家种质库存小麦的主要寄藏真菌,评价不同地域来源的小麦种质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吸水纸法、平皿测定法和洗涤法检测了共1465份库存小麦种质。【结果】在来自
小学语文是教给学生学习一种语言的课程,这就涉及到读和写两种学习语言的方法。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写作是将阅读中的 素材进行排列组合,写出自己的文章,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协
摘 要:基于社会对生态学领域高质量研究生人才的需求,结合我国高校教学体系特点和科教融合理念在我国高校中的实施现状。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分析了当前科教融合在生态学领域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应对措施,通过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因材施教和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意见,力争对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起到优化作用,为培养高质量人才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可靠的指导。  关键词:科教融合 生态学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