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教学时,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因此,朗读教学更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关键词】朗读教学 初中语文 运用
  我认为朗读教学应体现在如下的方面:
  一、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前,教师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问题如: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或哪几个人?文章写了哪几个场面?文章的线索或感情基调是什么?如此等等。对于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对于美读,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如果是个别朗读,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
  二、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以下介绍几种重要的朗读形式。
  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我教《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请七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分别朗读童话中的七位人物的语言,学生那声请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进入了情境,尤其是读到皇帝的新装被小孩子揭露出真相后,部分学生皱了皱眉头,显示出对皇帝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恶行径感到可悲。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读。
  诵读,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三、朗读时过程要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此时适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读,不宜采用大声朗读、齐读或表演读等形式。这是符合学生需要且符合认知规律的。我在教《最后一课》时,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轻声跟读。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说说各自对文章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从朗读的主体角度来看,一般先由个别读,再到小组读,直至齐读。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指导,让学生易于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请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
其他文献
摘 要:实现林业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现阶段的生产及种植技术进行调整,摒弃传统营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完善生产技术,在完成林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提升营林造林的经济效益。文章首先对传统人工营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进而指出营林技术转型升级的道路及有效措施,以便优化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营林生产;技术转型升级;有效措施  发展林业及其相关产业,有助于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枯草芽孢杆Xi-55菌株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病害室从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有益细菌。研究发现其发酵液和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说明枯草
【摘 要】创新教育这个概念提出已久,也深得广大同仁的认同和大力支持,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却难以走出“应试教育”这个怪圈子。化学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老师的“灌”式教学中,学生常常是处于被动地位和压抑的状态,以至于学习乏味,负担过重,个性得不到充分展现,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在本文笔者从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邱学华老师提出的尝试教学法在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节内容教学
当代教育提倡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美育,不仅体现了人的素质,还在感官上给人一种享受。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更体现了美育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我们启蒙思想的教育,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有着重要作用,不仅控制着建筑质量,同时对建筑工期与投入资金都有良好的控制,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下,经济快速增长,带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城市中随处可见建筑共生施工现场,建筑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米建筑质量与施工技术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监理进行监督与管理,同时促进施工技术创新,能够确保建筑质量的同时,推动建筑事业进一步发展。  
摘 要:判断一个城市的承载能力及可持续发展动力,关键就是看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根本,而不合理的交通规划则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阻力,因此需要优化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从而增大城市发展空间。本文主要对城市交通设计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进而提出几点优化设计方案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交通优化设计;必要性  交通道路是一个城市流通的血液,科学
【摘 要】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不仅在学科教育中,而且在整个德育教育工作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为实现思想品德课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思+想品德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教学 素质教育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进程中,思想品德课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任务。作为一名从事
【摘 要】小学阶段,对每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和作用无可厚非,而小学教师不但要承担教学任务,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要以德育人,以自身树立榜样。以学生为主体,放大优点,识才善用。要多了解,多包容,多正面引导。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 德育 养成教育  曾经有教育专家指出:学生在相同年龄对同一知
摘 要:本文总结了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房屋的危害,探讨了框架结构房屋不均匀沉降事故原因及对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时,基础反力和框架内力的调整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规范的相关条文规定,提出了多种地基处理和矫正复位方法,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框架结构房屋墙体危害进行治理。  关键词:框架结构;不均匀沉降;危害及对策  1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房屋的危害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框架结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