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3287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市开展的“三案六环节”和“六模块”,都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而总结出来的模式,我听过许多数学课,无数次被新课堂的氛围感动,为我们的孩子能够赶上课程改革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而高兴,但同时,又增添了一些忧虑。我看到不少教师的课堂在走上一条矫枉过正的路。他们对新课程做了偏于肤浅的理解,形式主义笼罩了整个课堂,我们往往只能看到热闹的场景,绚丽的色彩,精美的演示,至于学生真正从课堂中获得什么,似乎已经不再重要,有感于此,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摸索,与同行们商榷。
  一、注重“三维”融合,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起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尺度。有效地达成意想的课堂目标,也就成为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理论对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对数学教师的新考验——我们都知道在数学课堂上实现三维目标的相对难度。那么,到底怎样实现这一愿望?多年的数学教学经历使我觉得关键是三维目标的自然融合,让学生在享受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的进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性情陶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获得知识与技能,这种融合依赖于我们巧妙的教学设计,依赖于我们对课堂的灵活驾驭。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我设计的三维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享受到探究知识的乐趣,激发其探究自然奥秘的欲望。这一目标的达成是建立在其他两维目标的基础上的,同时它又将对其他两维目标产生有益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我在学案中要求学生与同伴一起“猜一猜”“量一量”,感受三角形内角和大致是180度,但此时学生心存疑惑,普遍认为测量结果带有偶然性,而且测量误差不可避免。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其他办法来证明。这样,孩子们忙乎起来,事先准备的工具发挥了作用,一些学生把三个内角标上序号,再剪下来拼一拼。这一拼,他们发现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这使学生惊喜不已,大感收获的快乐。我又让学生用特殊三角形进行推导验证,使之再获成功的体验……
  我把“自学质疑,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有机结合,达到“六模块”间的融合,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获得认知、提高能力、掌握方法,而且在过程中经历情感体验,感受成功的乐趣,这是我们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精神支撑,是最难能可贵的。由此,我认为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也不再是空中楼阁。
  二、培养自主意识,确保主体参与的有效性
  教学不是简单的告知,教学是一种对话,是一种唤醒。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所以“六模块”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主,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不少学生还不习惯做学习的主人,长期的“做听话的乖孩子”的经历使他们更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活动”。而作为教师,需要的是强化学生逐步建立起来的自主意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给予鼓励、支持,对于其结果尽可能地给以肯定。
  一位老师教学“年、月、日”内容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注意。早在一周前他就让学生通过观察年历、日历、阅读课本、查阅有关资料、请教他人、上网查询等等多种方式自主研究年月日。课堂上,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们多样的学习途径,表扬了他们获得的各项“成果”(虽然其中有些是错误的)。有些学生对于为什么偏偏一三五等月份是大月,四六九等月份是小月,而把28或29天放在二月这些问题难以理解,教师说:“这只是公历的发明者的个人规定,后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才沿用下来。如果这个发明人是你,那么,就是你说了算。”学生获得了极大的鼓舞,也使他们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强化。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记住这些月份,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他们的不管是巧妙的方法,还是笨拙的方法,总是赢得赞赏。当学生说到一年有平年、闰年之分时,教师及时因势利导:2月有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2月有29天的是闰年,那1999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似平常的一个问题再次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三、强化知识联系,增强自主建构的有效性
  作为新课程的四大支撑理论之一,建构主义思想已经为大多数教育者所认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首要条件是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联系越是直接,就越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建构。作为“三案六环节”中的“自学质疑”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学中建构知识间的联系。
  在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时,在学案中我设计了一组习题,63/5、74/3、59/4、51/5,学生通过练习既可以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同时又可以发现问题,在质疑中提问“十位上5除以除数5正好除尽,个位上的1下来后怎么办?”。
  四、营造和谐氛围,实现多向互动的有效性
  “生长”、“成长”这些概念现在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教育辞典中,我想这仍是孔子“教学相长”思想的延伸吧。互动,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会产生我们需要的教学效果。这样的互动局面的形成,却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和谐教学氛围的形成。
  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学会将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安排了一个给小动物送信的游戏,其中两封信让孩子们送不出去,因为信封提供的“3 7 6 4”和“4 4 4 3”这两个“地址”不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形式,超出了孩子目前的认知水平。这时老师让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数字的特点,联系刚刚学习的知识,分组讨论,想办法把算式中不同的加数变成相同的加数。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活了起来。
  生1:第一题3 7和6 4,它们都得10,就变成两个10啦!
  生2:第一题7拿2个给3,6拿1个给4,就变成4个5啦!
  生3:第二题把3分成3个1,给每个4一个1,就变成了3个5相加。
  ……
  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中,所有的信都成功送出,课堂气氛活跃、融洽。
  五、因学设教,促进全体发展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我听过一堂教学“几倍求和应用题”的课,教师通过实际情境呈现这样的信息:“每个文具盒12元,每个书包的价钱是文具盒的3倍”,要求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独立思考后自行解决。于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出自认为比较合理的问题并做出解答,之后进行的全班交流使同学们获得其他同学的解题信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同等参与的机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会引起更多教师的关注,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关系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大问题。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实现要借助于语言,思维的发展也要借助于语言。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在掌握语言和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语言表现能力较差,这直接影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说”的时间和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思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征服学生的心灵,而征服学生心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感动。感动能够唤醒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震撼人的道德情感,更能促使人的道德升华,它是一种有形而又无形的教
建立、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发展证券市场,可使企业摆脱政府温情脉脉的“父爱主义”保护,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实体;可使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正】 在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理论体系中,政治民主是体系的框架,是实现其它领域内的民主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在民主社会主义看来,政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因此,在分析民
【正】 日本自筹经费刊物《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动态》,自1987年10月创刊以来,至1989年12月已发行三期。其特点是: 1.内容新颖丰富。该刊栏目多样,论题广泛,集中反映了中日两国
【正】 公元1891年,光绪17年辛卯,正是胡适降生那年,一个29岁的上海人孙家振,与一个36岁的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韩邦庆,在北京大蒋家胡同松江会馆相识了。后来,同乘招
【正】 苏联的改革正在稳步深化。在政治、经济领域,改革给苏联社会带来了生机。同样,在学术领域,改革也给学术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苏联社会学的发展和变化与当前的改革是密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逐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减负增效已成师生的共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的眼中不能仅仅只是中等及上等的学生,眼中还要有一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在诸多因素中我们的学校教育因素更是重中之重。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将他们划入另册,只是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对他们进行恶补,长此以往,定会给他们带来学习上的不利和身心上的伤害。如果将转化弱势群体的工作
随着现代社会的需求,要求教师构建一种符合需求的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实践证明,将课程内容 与幼儿生活密切结合,能够积极调动幼儿的身心去探索和学习,从而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家长的联系似乎是越来越方便了。在办公室里,我们常听到这样的电话:您的孩子家庭作业没完成,请您到学校来一趟;您的孩子昨天违纪打人了,请您到学校来一趟;您的孩子……这样一个电话,甚至一条短信,就可省去我们教师的奔走辛苦,直接把家长请来“校访”了,而教师亲自到学生家去“家访”却少了。殊不知,家访这一特殊的教育方式以及它所产生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形式所代替不了的。尤其是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