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大佬们的新生意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ongn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云:首先是个太极大师
  一位中国最著名的商人,一位功夫巨星,一位武林高手凑在一起,他们会干什么?开“武馆”。
  这不是穿越剧胡编的情节,他们分别是马云、李连杰、王占海,如今共同的生意是卖太极。马云和李连杰的知名度自不待言,王占海何许人?陈式太极第19代传人王西安的长子。他之所以能与马、李二位成为合伙人,并不完全是父辈余荫的结果,他17岁时就是全国太极推手锦标赛冠军了。
  三人本来分属三个圈子,他们往一起凑,三个圈子的朋友自然都会来纷纷捧场,就像传说中的武林大会那样。
  中国男人小时候大都有武侠梦,马云的不同之处是,人到中年了还想学功夫。2008年底,他交给助理陈伟一个任务,给他找个全国最好的太极师傅。陈伟最后在太极拳发源地河南陈家沟找到陈式太极第19代传人王西安。王西安是陈式太极当代“四大金刚”之一,当年67岁,在陈家沟有个王西安拳法研究会。陈伟找到王西安时,拳法研究会会长阎素杰陪在王身边,招呼来访者。
  陈伟看了王西安展示的几套拳法,听了老人对太极文化的理解,立刻明白他就是马云想找的师傅。2009年4月,陈伟把王西安和阎素杰邀请到马云在三亚的度假别墅,教马云练了四天陈式太极,马云还趁机与王西安探讨了太极理论。当年国庆期间,王西安第三次教马云练拳后,马云决定拉近自己与太极之间的缘分。陈伟说,马云的一个愿望是,有朝一日大家评价他,会认为他首先是个太极大师,也曾创办过企业,像阿里巴巴、淘宝网……
  马云从太极哲理中悟到了“定、随、舍”三个字,他首先想到的是让太极文化融入阿里巴巴。互联网公司运转节奏快,马云试图通过太极文化消除同事们内心的焦躁。在他认识王西安半年后,阿里巴巴太极班开课。第一期报名的有400多人,授课地点在杭州城西和滨江两处。第二期次年春开课时,阿里巴巴高管如彭蕾等人也成了学员。看到员工热情高涨,马云干脆把太极拳固定为阿里巴巴的内训项目。2011年,马云请来陈家沟5位拿过全国比赛冠军的陈式太极高手王翠花、王帅等,将他们编入阿里巴巴体系内,每周定期给员工培训。
  王占海、马云、李连杰:陈氏太极的“三花聚顶”
  王西安常在海外授课,不能固定教马云,马云便想请王的长子王占海来给他单独教拳。王占海1967年生人,从小受父亲严苛的训练,拳风凌厉老辣,技击性强。在坐了多年全国太极推手冠军宝座后,王占海当了教练,培训专业选手参加国内外太极竞技比赛。2000年左右,厌倦了做竞技教练的王占海,说服父亲和弟弟王占军(蝉联全国冠军十多年)在温县筹建了陈家沟武术院,训练出200多个全国太极竞技赛冠军。
  当阎素杰向这个太极拳教头转达马云请其单独授拳的邀请后,王占海没有答应,理由是他从不给特殊人物搞特殊培训,要上课,你得来武术院跟大家一起学。
  2010年愚人节,马云拉着一众朋友到陈家沟考察。也就是在这一天,马云说服了王占海成为他的合伙人。
  彼时,王西安父子陪马云等人从太极拳祖祠参观到武术院,途中,马云的一句话戳中了王占海的心事。他对王说:我是个企业家,不是太极高手,但我又是爱好者;你是太极高手,不是企业家,你办武术院影响的也只是部分人,我们可以联手成立公司,通过市场运作推动太极文化影响更多人。
  王占海当时正为寻找超越“四爷”陈照丕和父亲王西安的太极推广之路而苦苦思索。
  陈照丕是陈式太极第18代传人,也是个悲剧人物,为挽救陈式太极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陈式太极“四大天王”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都是其弟子。1972年,陈照丕去世时,王占海还小,只模糊记得四爷是个高大和蔼的老人,母亲喊四爷为伯父。年轻时的陈照丕在北京摆过擂台,给同仁堂老板教过拳,1949年前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太极拳教员。“破四旧”时,陈被扣上“伪国术教官”帽子,地主出身的他又是跑不掉的“牛鬼蛇神”。为挺过无休止的批斗,他曾装疯三年,但最后还是被逼得跳井自杀,所幸被王西安等弟子救出。
  遭受文革重创的陈式太极,也正是在陈照丕手上改了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章程,王占海的母亲既是陈照丕的侄女,也是他的弟子。“没有陈照丕,陈式太极就断了。”王占海说。
  王西安也是传承太极拳的功臣。他当过多年村支部副书记兼民兵营长,这使他能更方便地号召陈家沟村民练拳。他的做法是,村民练一天太极拳就可以挣一个工分,练拳由此成为陈家沟人的生活,在田间地头、场院干活的人们,常常放下农活练拳。那时节当地还没有电视,小孩子们的娱乐就是打拳。
  陈照丕让陈式太极在特殊年代艰难传承下来,王西安让陈家沟无人不太极,并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到了王占海这一代,他想成就更大的梦想——让太极拳影响数亿人。但显然,仅靠陈家沟的拳师力量是有限的。马云成立公司推动太极拳的提议,让王占海的梦想有了落地的可能,“马云脑子活,看出他是真想推动太极文化。”王占海说。
  王占海随后跟马云去了杭州,住在马云家,教马云练拳。但马云太忙,不常在家,他后来干脆就带着王占海一起出行,顺便让王认识他的企业界朋友。
  两人同住同行的日子持续了七八个月。这段时间,王占海也顺便收了不少企业家弟子,如云锋基金发起人虞峰、泰山会现任会长林荣强、哈尔滨红太阳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冯玉良等等。身兼多重社会身份的马云,把王占海引入一个个政商领袖的圈子。与企业家朋友接触久了,王占海的商业思路也就开阔得多了。
  当初与马云一起去陈家沟考察的朋友中就有李连杰。与王占海相比,马云“忽悠”李连杰要容易得多。
  马云最先找李连杰谈太极的事,是想拍一部太极电影。年轻时就在西湖边跟一位师傅练了多年杨式太极的马云,2009年天马行空地构思了太极大师杨露禅的电影剧本。他想让华谊兄弟拍出来,李连杰演杨露禅,连配角马云也都想好了:吉利汽车李书福演街头拉车的;史玉柱演算卦的;朱新礼卖水果;马云自己当账房先生;沈国军演王爷;范冰冰、李冰冰演左右丫鬟……   武侠梦与产业链
  不久前在美国受邀观看中国武术表演时,身边的人问李连杰:台上表演的是武术吗?李:是!对方又问:那武术是一门表演艺术,还是体育,还是文化?什么是武术?11岁就出国表演武术的李连杰一下子懵了,他答不上来。自己练了40年武术,都不知道中国武术到底有多少拳种,说不出一个准确概念,又怎么能让外国人理解你的国粹呢?
  就在反思自问的这一刻,李连杰忽然找到困惑多年的答案:“我们的武术市场定位不清晰,包罗万象,一个师傅教出一个样子,没有标准,不能复制,只能走作坊路线,总也长不大,就连少林寺也被视为保安输出地。”堂堂“国术”没落至生活边角料,或者公园老头老太们晨练的项目,年轻人不学自己老祖宗的健身术,都跑到健身房练老外开发的课程,这让他感到很不是滋味。但究竟哪一门武术能代表中国武术文化且易于推广,李连杰也吃不准。
  这下好了,马云也盯上了太极,合作水到渠成了。马云提议李连杰与他合作推广太极拳的时候,李连杰并未表现出矜持与迟疑。但从2010年相识,到2011年注册太极禅国际文化推广公司,马云、李连杰、王占海三个合伙人磨合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互相“洗脑”,彼此说服,三人的相同点是人生前半部都有着武侠情结,梦想相互重叠。
  太极禅是什么?三个合伙人回答惊人的一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初学者可以在太极禅院学“云手”,希望修身养性的人可以学“云手FIT”,拳法套路以简单易学、时尚、标准化、可复制为特色,目标消费者是年轻白领。
  按三人当初的规划,太极禅公司目前阶段向公司和个人客户提供两种不同的服务:对公司提供员工培训服务,除阿里巴巴外,腾讯、联想、平安保险、华谊兄弟等企业都将引入太极禅的云手培训课程;为个人提供健身会所服务,包括私塾式和健身房式运动服务及养生太极禅产品。国内一些健身房已开始与太极禅公司签订合同,引入太极禅课程。
  如此庞大的体系需要的是太极教练,李连杰的目标是与全国78所体育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除了把太极禅课程引进高校外,还要专门培训教练。这样做,高校自然高兴,因为它能解决学生就业。5月28日,李连杰出现在上海体育学院,他此行的目的是与该学院签署合作协议,联手推广太极禅。一个月前,他和北京体育大学也签署了同类合作协议。
  太极禅公司还与中国武术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囊括了全国各门武术专家的中国武院,负责产品技术支撑,王占海将集合众家观点,将太极13项基本元素重组为云手、云手FIT产品,开发文九段(马云因对太极哲学领悟到位被公认为文九段)、武九段(目前推出前三段)。
  产品研发体系、教练培训体系搭建完成,还要营销造势。李连杰常以美国花15年时间包装瑜伽为例,声称自己已做好用10-15年时间把太极禅推广到全世界的准备。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表意模糊,词语能指、所指极其丰富是中国文化之长,也是中国文化之短,太极拳如何标准化成了对三个明星合伙人最大的挑战,另外,在尚未长大之前就承载过多的商业元素是否恰当,尚未可知。
其他文献
馆藏齐鲁系列⑤  博物馆里的滕小国  滕州,古滕国之地,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滕州博物馆与青州博物馆、莒州博物馆并称山东三大县级博物馆;墨子纪念馆全面展示了墨子的卓越贡献;近年开馆的滕州墨砚馆将墨学与砚学结合。我们通过这些博物馆、纪念馆,走进历史上的滕国……  滕州博物馆,原名滕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0000余件,其中有 碗、罐、钵、壶等陶器;铲刀、镰、磨盘等石 器;镞、镖、锄、凿、针等骨、角、牙器,
期刊
器物的发明,通常是古老民族进行自我叙事的主题。中国人对器的态度,却趋于两端。汉语里有“重器”一词,礼器”等象征江山社稷。从古至今,从权贵阶层到文人士大夫到草根平民,对器具的使用无不讲究至极。同时,中国文人又极其矛盾的回避着器具,孔子曾言“君子不器”。对器皿过于讲究往往是宋、明时期不得志的文人,不得不寻求禅宗、茗茶插画的无奈选择。  矛盾的文化纠缠致使我们享受生活美学却又丢失了文化传统,爱好物质却也
期刊
美国:至少经过3个部门审查  美国是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第一大国,其中,转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是美国种植最广泛的三种作物,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转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在美国的种植面积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94%、93%和88%。但美国官方并未批准种植转基因小麦。目前允许在美国上市的转基因作物,基本上是由美国本土公司研发,或者是他国公司在美国走过一遍审批流程的,但是理论上有些流程是可以在他国完成
期刊
姜文导演新片《一步之遥》即将开拍,影片出品方不亦乐乎公司近日正式公布,影帝文章确认加盟。这次文章除了在影片中的造型会出乎观众意料,角色性格也将非常“分裂”;此外,由文章首执导筒的电视剧处女作、都市亲子情感大剧《小爸爸》将于9月2日登陆各大卫视。  因出演《失恋33天》《奋斗》《蜗居》等影视剧,文章被戏称“中国第一小男人”。现如今,看似“普通青年”的文章,经历却已非同寻常,从演员到导演,从马伊俐背后
期刊
母乳崇拜与“奶妈门”的伦理危机  2013年7月3日,随着一篇报道的问世,“深圳牌奶妈”引来围观,中介将哺乳服务推向成人群体,一时间,“雇个奶妈回家,每天饮用新鲜人奶”,甚至成为很多人的幻景。  时代往往带来巨变。母乳,本是回避公众的婴儿特供品,而当下,却如招牌般,明晃于街头,成为提神醒脑、补充体力的商业消费品。  犹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时代
期刊
近几年,随着牛奶行业不断爆出质量问题,国人对国产牛奶便产生了不信任感。但牛奶还是要喝,虽然不能穷尽国标背后的利益和真相,至少可以到实地看一看,我们每天喝的牛奶来自哪里?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中国人喝的牛奶和外国人喝的牛奶有什么不同?  本期“财经茶座”走进山东最大低温巴氏奶制造商得益乳业,追寻国产乳企液态奶的安全生产流程到底是怎么样的?  座谈人:  得益乳业董事长 王培亮  得益乳业生产事业部总经理
期刊
从2002年北京燕莎集团建立中国第一家奥特莱斯至今,全国共有200余家奥特莱斯开门营业,以“奥特莱斯”命名的折扣卖场则多达400余家。  以济南为例,去年3个月内,不到3公里距离,先后开业2家,加上营业3年的银座奥莱,济南市区已有3家奥莱,今年2月,一大型奥莱项目又签约济南综合保税区。截至目前,济南已开业和在规划中的奥莱已有7家之多。  奥特莱斯的济南版图  “名牌折扣,全场1到5折。”2012年
期刊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  刘纪鹏:股票千万不能抄底  刘纪鹏一直不看好当今股市,尤其是创业板:“我国新股发行制度中仍存在三高超募、伪市场现象。假如不能把那些本来只值几毛钱的股票卖到三十元、四十元变现的现象控制住,将大小非疯狂减持控制住,那么股票就像无底洞一样。”  刘纪鹏强调,前段时间创业板的上涨存在虚假现象。“不是因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也并非因为他们的自身效益有多么好”,而仅仅是“利益相关
期刊
夏令营里的“致童年”  一提到“夏令营”这三个字,人们总会想到N年前孙云晓撰写的那篇引起中国教育界震动的文章《夏令营里的较量》,那篇文章引发了中国教育的大讨论。  夏令营起源于美国。1861年夏天,一位来自康涅狄格州的教师肯恩,率领孩童进行为期两周的登山、健行、帆船、钓鱼等户外活动,来均衡孩童身心。“肯恩营队”每年八月在一座森林的湖畔持续进行了十二年之久。  通过多年营队经验,肯恩得出结论:夏令营
期刊
任何的时代都需要观点。  “锐茶座”观点为王,讲究原创性、新锐性、趣味性;“锐茶座”阅读当下、文字讲究,个性鲜明。每期的既定主题,涉及范围泛化至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时尚、社会弊病等种种当下热门话题。  “锐茶座”邀请“毒舌评委”金星作为客座主持,嘉宾将邀请最具个人态度与先锋姿态的精英,如洪晃、李银河、刘索拉、六六、方方等参与,达至制造雅趣、辨析事理、传递思想的目的。  “锐茶座”首期开张,恰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