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补平台抗震动力学分析与优化研究

来源 :电工电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特高压串补平台结构系统设计需满足抗震稳定性要求,建立了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得到平台整体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在模态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频域范围内不同设计变量对系统幅频响应函数的影响.结合标准地震时程波激励,计算系统加速度响应以及支柱绝缘子、斜拉杆件载荷力变化特性,对平台进行时域抗震响应分析.以降低相对位移和加速度为目标进行系统参数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提升阻尼弹簧刚度与斜拉杆件预紧力有利于提升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相比初始设计,位移与加速度响应降低了19%.
其他文献
仅以传统融冰模式为主的暂态电流计算下的设备选型难以满足无功补偿模式下故障开断电流要求,模块化多电平直流融冰装置已逐渐成为新一代融冰技术发展方向.以贵州某110 kV变电站新增模块化多电平直流融冰装置的拓扑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确定了装置的交直流侧暂态电流决定性故障,采用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两侧暂态电流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关键设备耐受电流值选取要求,为新一代模块化多电平直流融冰装置工程关键设备设计与选型提供参考.
针对一起现场变压器例行试验中出现电容量和介质损耗(介损)数据异常案例,结合测试原理以及变压器的结构设计,建立等效RC电路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变压器铁芯高阻接地对变压器绕组电容量和介损测量影响的规律,并解释了电容量和介损数据出现异常的原因.研究表明,铁芯高阻接地时,会引起各绕组现场实测的电容量和介损数据异常,随着接地电阻值增加,实测电容值略微减少,而介损数据会剧增;铁芯高阻接地对各绕组现场实测的电容量和介损数据的影响程度还与被试绕组自身真实电容量密切相关,被试绕组自身真实电容量越大,其实测的电容量和介损
双向DC-DC变换器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为了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达到优良高效的电能转换目的,提出了一种带有输入电压前馈的模糊PI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器的变输出比例因子来调节输出电压,根据输出电压误差大小来调节输出比例因子,从而改变模糊控制输出改变的速率,实现输出误差较大时的快速响应和超调抑制.仿真和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具有鲁棒性强、模糊规则少、无需精确被控模型、控制简便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实现鲁棒控制.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动态发展轨迹及性别效应,为大学生自伤行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某高校2016级新生追踪4年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数据5372份.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SMHSS)的自伤行为量表进行追踪调查,采用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LGM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自伤行为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83.57,P<0.001),大一阶段均分最高,大四阶段均分最低.LGMM结果显示,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发展轨迹可分为缓解组(91.
1 临床资料rn患者女性,74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气促20年,再发5 d”于2021年5月28日收入院.患者20年前因反复气促伴双下肢浮肿于我院门诊诊断为“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具体不详)”,近年来反复在我科住院,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规律服用“螺内酯20 mg qd、培哚普利2 mg q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 qd、利伐沙班10 mg qd、多索茶碱0.2 g bid”,1年前加用托伐普坦7.5 mg qd.5 d前受凉后心悸、气促再发,伴咳嗽、咳痰,痰为黄白色泡沫痰,小便量少.有“慢
当前短距离双回平行线路不换位会引起三相参数不对称,进而导致三相电流不对称.以某实际运行的750 kV双回平行架设线路为例,利用EMTPE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电流不平衡现象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相序排列、回路间距离、导线间距离、线路长度、等值阻抗、地线情况和线路潮流等因素对电流不平衡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抑制措施.仿真结果表明:线路潮流较重、双回线路采用同相序排列且回路间距离较近时,线路上会出现幅值较大的零序电流,主要以环流为主,若不宜采用调整保护对策时,可考虑调整双回线路为逆相序排列运行方式.
目的:探索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特征.方法:纳入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以阳性症状为主患者100例和70例健康成人,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完成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扫描.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比较两组听觉网络、执行网络和凸显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及网络内功能连接,并对两组间存在差异的脑功能连接指标与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听觉网络与凸显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增加[(0.49士0.27)vs.(0.38
为了探究冠状动脉斑块发生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计算流体力学.病理状态下管壁切应力营造促进斑块发生、进展的环境,诱导斑块趋于易损,甚至破裂,增加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以往研究多采用血管内超声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侵入性成像方法对切应力进行计算评估.近年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技术在图像质量上的进步则使基于CT计算管壁切应力与斑块轴向应力成为可能.基于无创影像学斑块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多种血管内血流应力的联合评价方式,都将进一步提高CCTA对于斑块转归与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对于船舶环境来说,因各类原因而产生的冲击对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的影响不可忽略.分析了冲击对直波导共线型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影响,基于胡克定律和弹光效应建立了光纤延迟环在冲击机械应力作用下非互易性相位误差产生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机械平台固定部分的简谐受迫振动分析,并根据相关标准对FOCT样机进行了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误差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对分析补偿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冲击误差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杀行为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抑郁症是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西方国家自杀行为者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比例(50%以上)[2]明显高于中国(35% ~ 40%)[3-4].中国自杀行为者中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比例较低的原因仍不清楚[5].本研究基于我国目前使用的抑郁调查工具可能不能敏感的识别出抑郁症状,拟探讨抑郁诊断筛查量表增加补充条目后在自杀行为者中识别出抑郁症状的比例是否高于仅使用原有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