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两组观察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等加以观察和分析。结果:针对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来说,不管是在护理管理质量方面,还是病患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改善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152-02
  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科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前医疗技术和方式逐渐发展的背景下,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其能够在实现有效治疗的条件下,落实好护理工作,对改善病患疾病状况和康复能力有着较强的现实作
  用[1]。护理管理作为临床护理的核心内容,护理管理质量与病患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应用效果加以探究,研究选取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两组观察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等加以观察和分析,评价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病患数量为100例,男病患数量为64例,女病患数量为36例,年龄为(28.36±11.76)岁,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病患数量为100例,其中男病患数量为61例,女病患数量为39例,年龄为(29.67±10.43)岁,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差异,可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也就是根据医嘱来开展手术工作之前,做好对应的准备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在进行护理时,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根据手术
  后护理标准需求,明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具体应用对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医院内部成立质量控制团队。科室结合真实工作状况,成立多个质量控制团队,例如设定手术室管理团队、医疗器械管理团队、护理文书档案管理团队、消毒应急管理团队等,其中每个团队中包含了三名左右护理工作人员、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人员担任团队管理人员。其次,定期开展护理培训工作。科室定期需要开展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同时邀请工作经验丰富以及资历较深的护理工作人员来对护理管理工作的作用和实质进行阐述,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此实现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意识的提升。各个质量控制团队应该独立实施培训工作,由团队管理人员给组员发布对应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报表,对护理质量管理有关内容加以介绍,听取组员提供的质量控制管理建议,针对不规范内容加以适时修正,各个管理人员给予相应配合,让各个组员均对自身职责有所认识,提升自身职责意识。最后,加强护理质量核查和管理力度。质量检测管理团队定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加以核查,观看手术室护理流程和操作情况,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执行状况加以评估,对不规范护理流程加以记录和修改。针对考核质量比较优良的护理工作人员,可以给予其适当的激励,而针对考核质量较差的护理工作人员,予以一定处罚,以此调动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和自主性。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选取我院20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各1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病患手术环节中护理管理质量以及病患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由医护人员做好上述指标的观察与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对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来说,不管是在护理管理质量方面,还是病患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两组病患基本资料比较
  2.2 两组手术后护理配质量比较
  3 讨论
  通过观察得知,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总体评估情况要关于应用该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因此,随着护理管理力度的逐渐提升,可以有效保证护理质量,这不仅可以给手术室日常护理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同时还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在没有建立质量控制团队以前,因为护士长工作水平受到约制,工作量比较大,在执行护理管理工作时,难免会存在一定偏差或者疏漏,进而导致护理质量差强人意[2]。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人员数量不充足的情况下,不仅要开展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因此,使得护士长无法对诸多事宜处理做到尽善尽美。因为医院相关管理机制过于滞后,部分护理工作人员无法将自身工作潜力充分调动,进而使得自身工作价值不能得到全面发挥[3]。而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运用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但可以让护理工作人员职责更具清晰性,同时还能缓解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负担,实现护理水平的提升。本次探究针对针对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来说,不管是在护理管理质量方面,还是病患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把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改善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时征.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09): 148-149.
  [2]杨倩.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02): 158-160.
  [3]李蕾蕾.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评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10): 167-16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35例经活检术后确定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作为B超组,将同期进行B超检查的35例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常规组。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经比较,两组的肿块特点具有差异性(P<0.05);两组的血流信号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诊断技术结合彩超中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
生物标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张桥(中山医科大学,遗传毒理研究室)利用与发展新的,特别是分子生物标记是当前肿瘤学、毒理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对损害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重
母亲在晾晒衣物。我推开大门,院子里,东一根,西一根,扯满了绳,甚至家里能移动的床也摆到了太阳底下。一院子的花花绿绿,厚的,薄的,这些多半是我们姊妹几个过去的衣服,大都年代久远,母亲
【摘要】目的提高出院病案回收率。 方法回顾性统计某院2016年出院病案回收情况,分析病案回收超期原因,采用PDCA循环法对201 7年病案回收进行管理,并与2016年进行对比,评价PDCA循环法应用于病案回收管理的效果。 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后,出院病案的七日回收率逐步提高,从最初的90%提高到100%;三日回收率从最初的66%提高到90%。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提高出院病案的及时回收率
选用SD大鼠对格兰西隆进行了致畸性研究,试验设0.25,1.0和4.0,g/kg3个剂量组,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结果表明,孕鼠在染毒期间母体增重随药物剂量中有下降。高剂量组的吸收胎率,死
本文采用小鼠末梢血红细胞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对反复煎炸油的体内致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ml/kg和10ml/kg剂量的反复煎炸油连续灌胃14天,小鼠末梢血红细胞微核率和骨髓嗜多
采用生物学检测技术,对广西某肝癌高发区的83份饮用水进行了诱变性评价,并分别对四组饮用塘水和非塘水的129名成年男性居民和213名儿童进行了细胞遗传毒性损伤的分析。结果:各类饮用水的
很多人都对熊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家长的放纵表示强烈的不满,但是有些行为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反复不自主抽动、发声;违抗、违纪,拒绝上学等等,真的只是由家长的不正确教育导致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挑选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4例高血压患者为分析对象,根据有无定期参加健康教育分为2组,对照组52例未定期参加,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定期参加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且掌握患者依从性远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依从性显著比对照组更高(94.23%vs76
区域空间结构随着时间和背景的变化而不断演替,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分析赣南空间结构特点与演变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探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