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创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长期陈旧的美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的美术教学除了画画以外,似乎没有别的教学内容了,学生根据书上的图案“复制”作品,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新时期的美术教学应当更积极地创设情境,运用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使学生感受美、内化美,让美走进课堂并融入学生的心灵——这既是美术新课标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又是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因此,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使美术教学处处充满灵动的光芒。
  
  一、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所以教育者必须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教学内容。只有组织开放型的课堂结构,选择和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途径,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提高。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作业完成为最终目的,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更不利于素质的提高。而创造性、开放型的美术教育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前者以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作业优秀与否为评价尺度,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预料的;而后者则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为前提,课堂中有不可预料的因素,教师需要不断地调整思路,适时地改变教法和学法,学习过程和结果是动态的、变化的。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相互讨论、比较和分析作品,让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意见,尽管他们的一些看法还比较幼稚,但对于“有心”的教师来说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都值得珍惜和呵护。
  当教学工艺型作业制作时,如树叶拼贴、剪贴等,教师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课堂上座次也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学生上课不但积极性高,而且完成的作品内容丰富、创意新颖,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彩。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如在树叶贴画完成的作业中,会出现很多有独特风格的创作形式,也会出现很多富有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因此,美术教师要坚信:只要给学生机会,学生就一定会展示出让人惊叹的、意想不到的一面。所以,美术教师要在开发学生的潜能上下功夫,以开放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作画兴趣,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和思维,这不仅可以优化和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美的启迪,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以创造性的思维来适应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挑战。
  
  二、更新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内动力
  
  首先,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录音机的影音形式放一段精选的录像或优美的音乐,展示大量的图片;可以用美术老师的范画或往届学生的優秀作品;还可以直接用实物,让学生亲手摸一摸,亲自体验和感受一下。为使课堂气氛活泼有趣,美术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导语的设计上,教师可以用诗歌、文学典故、笑话导入,也可以用知名画家的逸闻趣事导入,还可以用现实生活的实际运用效果导入。尤其是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用音乐美为课堂背景,以文学美为听觉载体,以运动美为画面形象,以科技美为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各种美的交汇融合中更深地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得到美的享受。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更有效地传递知识,让学生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还要注意多进行鼓励性的口头和书面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比如,在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为任教班级准备一个小本子,交给课代表保管,随着美术作业本一起收发,专门记载优秀的学生名单。我们还可以定期举行学生优秀作品展,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
  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理论技法,难以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而机械地练习又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美术课在部分学生的心目中就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听不听无关紧要。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师更应利用各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巧妙设计课堂教学形式,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比着学、争着学,学得充实,学得愉快。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发挥智慧潜能,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提升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使美术教学创新有源头活水
  
  要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首先美术教师要有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要全面掌握美术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掌握其精髓,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其次,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育的“传道者”,要在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上进一步提高,试想,当“传道者”尚处在“匠人”的水准上,能指望他们去培养有文化的美术人才吗?弗洛姆曾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够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师来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多么重要。
其他文献
人工电磁材料(Metamaterial)用来描述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制造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复合材料,它具有自然界不存在的超常物理特性,包括结构型吸波材料(RAS)、电磁带隙结构(EB
学位
初中学段面临的突出困难就是学生学习分化严重。学生原有的差异随着初中学科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加深进一步扩大,导致学生教无信心、学无兴趣、学无所得的不良局面。笔者曾对全班56名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作过调查,结果是:①认为授课内容简单,有时觉得无所事事、“吃不饱”的有14人,占25.0%。②认为课堂容量适中,有些内容学起来容易,有些内容学起来困难的有26人,占46.4%。③认为课堂上听不懂,不大理解的有16
期刊
减负增效,这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五严背景下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教学的时间少了,但教学的要求却没有降低,减负增效再一次摆在广大教师的面前。那么,怎样才能减负增效呢?首要的当然是提高课堂效率。    一、正确理解课堂效率    真正的课堂效率应该是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首先,作为主体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益于这堂课,不管这种受益的程度如何;其次,学生的收获不但包括知识技能方面,更重要的是包括思想、方法、
期刊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做到游刃有余。一、实与虚的关系,二、紧与松的关系,三、严与宽的关系,四、堵与导的关系,班主任如果能正确处理
CCD作为获取图像信号的主要器件,在可见光成像领域被看作是最有前途的探测器件,已经应用于日常生活、军事、航天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在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卫星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遥感图像,对CCD成像电子学系统的信噪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的遥感卫星CCD成像电子学系统主要采用相关双采样(CDS)技术来降低CCD成像电路的噪声,但该方法对所能取得的效果已基本上达到了极限范围,提升
摘要: 设计教学课件应注意哪些事项才能使得教学课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此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 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对象 制作软件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现代科技名词已然进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中。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一改往日单一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的形式,而转向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许多
期刊
链霉菌具有强大的次级代谢能力,能够产生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如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这些产物的生物合成受到多层次的严格调控,因此
驱动蛋白Kinesin-3家族在神经细胞的突触囊泡和膜结合细胞器的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没有绑定cargo的时候,驱动蛋白自身会抑制ATP的水解使其处于失活的状态,从而不能行使运输
摘要: 初中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史,科学发现的历史也就是科学探究的历史。科学史上的探究充满了艰巨性和创造性,洋溢着科学精神,渗透着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教学实践表明,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引领学生走向探究的样板,是组织学生探究学习的素材,是渗透科学方法学习的载体,是学生感悟科学本质的渠道和汲取科学精神的源泉,从而成为独特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 科学史 探究 初中科学课堂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