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y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将他们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逐步养成了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性格。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下放评定权给学生;提倡成功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新课改形势下教师所必须做到的。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主体意识;角色意识;参与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讲,主体意识是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逐步养成了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性格。所以,学生良好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受益终生的。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方面,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
  在与学生每日的接触中,教师应注意自身角色的调整,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和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打破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言堂”的“专制”现象,实现教学的民主化。教学民主是现代民主意识在教师身上的美丽折射。在教师眼中,学生不应只是教育对象,而更应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主体,是未来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和诗人,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他们在向教师学习新知,又在调动自己的潜能思考、质疑、解难、创造。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始终处于活跃的发展状态。他们需要一定的指导,是教师服务的主体,又是教师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特殊环境。我设法在课堂内创造一种平等的民主氛围,这样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教室环境和教学气氛的改善,使学生逐渐消除对课堂教学的紧张感,能够放松地自然而然地参与教学,改变过去被动听课的状态。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故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神秘感,拉近距离,使学生充满自信。还可以离开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或者让学生讲,坐到学生位子上,进行角色互换,给学生一种宽松的环境。
  二、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评判教学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教学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太多,总是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如古文阅读,老师逐字逐句的翻译,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过程仅仅是机械的模仿过程,毫无创新意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针对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地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地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
  (一)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习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生动、突出,学生在学习时很有兴趣。教师可运用角色变换训练,使学生变成作品中的人物,利于调动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教授《鸿门宴》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写剧本,分角色扮演文中的刘邦、项羽、范增、樊哙,然后在班里演出。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了,收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好处。它们不仅有声、像,还有动画效果,枯燥的教学内容演化成有声、有色、有像的东西,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同时还可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课文,是一篇涉及美学评价的自读课,授课时间紧,课文内容较抽象,但它又是对学生进行美学启蒙教育的好文章。课前,我发动学生一起合作,找来了雕像、图画,用电脑下载了各博物馆中有关的图片做成了幻灯片。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学习任务很快地完成了。因此,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很大的作用。
  (三)下放评定权给学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的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这是漠视学生主体性的表现。教师应注意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自评和互评的权力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始终处于主动的最佳学习状态。如作文教学,可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此外,学生也可以平等地参与评教。教学相长,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进一步加强。
  三、提倡成功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学生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因此,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其自信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心理的成熟。在教学中,提倡平等参与课堂双边活动。讨论中,有师生之分,无尊卑之别,给学生创设一种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感受。合作者的身份激励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深入理解体会,然后形成个人意见与大家交换,树立一种主体意识下的责任感。语文教学中,尤其教文学作品,不同的接受者极易产生见仁见智的现象。如在学习鲁迅小说《祝福》一课中,对于“祥林嫂之死”,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祥林嫂是道貌岸然的鲁四老爷害死的”“是柳妈害死的”“是恶狼的过错”“是在庙里捐门槛不成的巨大打击下而死”……大家各抒己见,为彼此的观点找论据、提不足。最后,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得出了“是罪恶的封建制度残害人”的共识,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学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苛求成熟与完善。成功的机会多了,再加上教师适当的鼓励,学生自然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意识也就增强了。
  四、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是教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规律、教方法。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成为“会学习的人”,这才是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诸如精读课和略读课的不同学习任务及阅读步骤,作品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教给学生阅读知识和方法,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学习工具,这样使学生在遇到不同文体的文章时,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阅读方法独立地阅读,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当然,我们在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时,也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作用。《新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师并不是课堂的主宰,但也不是课堂中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的,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教师应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既要让课堂教学这河水滚滚向前,但又不能让它冲出堤岸。只有对自己的角色有正确的定位,平等面对学生,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平等”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成长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富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学生。
  【参考文献】
  [1] 林瑛. 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意识[J]. 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5(2).
  [2] 蒋庆香,卢友涛.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 新课程(中旬),2014(11).
  [3] 曹学双. 试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J]. 科学中国人,2015(7).
其他文献
综合应用水文地质勘察、同位素示踪、水化学信号等研究方法,揭示采矿活动对山西水资源的破坏过程机理.结果表明:山西矿区矿坑水为Na-Ca-SO4型水,δ18O和δD为-9.34×10-3-
<正>Following damage resulting from mechanical injury,viral infection,or autoimmunity,peripheral nerves degenerate and a variety of complications,including sens
初次接触到牛津教授道斯(E.R.Dodds)的新书《希腊人与非理性》,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事,当时觉得书名很吸引人,读来也似乎顺理成章,但整体意义却摸不着头脑,只好搁置一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微博、微信这样的新兴媒介平台得到了广泛传播,极大地缩小了信息传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税务部门立足职能,聚焦“四力”,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税务部门应当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落实“四力”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推动税收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增强政策落实的执行力,提升企业获得感。针对疫情防控、复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1临床资料  从我科2004~2005年收治糖尿病患者中选择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0~78岁,平均61.32岁.空腹血糖12.7~22.3mmol/L,病史2.5~9.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心理反
期刊
兴趣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经。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导入新课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导语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开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孩子的心理特征出发,尤其是在农村数学教学过程中,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求知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通过乡村建设,建设农民美好生活的家园。本文立足于现状,概述铜陵市美好乡村发展建设进程,指出当前发展
Stimulation at specific acupoints can activate cortical regions in human subjects.Previous studi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a single brain region.However,the br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