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进程中的动画‘制造’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zha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作为大众娱乐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的中国,日益呈现出工业化制作的面貌。对于影片类型、受众群体及市场定位等因素的分析亦成为大多数影片上映前,乃至开始投资制作前即需完成的任务。作为电影类型的一部分,动画影片亦无法逃避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冲击。传统的中国动画制作方式,即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国有制片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如何利用本土文化的优势,占领市场,从而最终走向世界,是每个中国动画人面对的难题。篇幅所限,本文无意针对动画完整制作体系进行细致讨论。笔者只是试图通过对市场营销与影片结构元素的分析,探讨一下动画制作在影视工业化进程中的特点。
  关键词:
  工业化信息互动票房受众群体 数据积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影视创作亦不可避免的向工业化的进程转变。在开始本文的主要论述之前,首先,笔者试图先确定影视工业化的含义。众所周知,所谓工业化,是指工业所占经济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而影视工业化,以此类推,则是指在影视创作领域,针对市场进行系统化、流程化的制作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相对影视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趣味而言,影视工业化是一个更加倾向发现以及适应大众审美趣味的过程。
  之所以这样说,并无否定艺术家个体审美的含义,而是强调影片创作者对社会或者说大众主流审美趣味的观察和体悟。这个过程,是由影视创作中的经济因素所决定,并不因为个人好恶改变。因此,大可不必做过多关于艺术创作自由或失去个性、顺应市场的争辩。祈盼他人出资来满足个人创作欲望的要求,本身便已失去了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更加谈不上所谓的艺术境界。而大众审美趣味的体现也并非是恶俗的代名词,符合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情感方式才是大众审美趣味的基础。
  那么,在确定了影视行业的工业化趋势之后,接下来,我们便谈谈工业化制作的基础。工业化的基础,广义上,即不断提高生产力,也就是如何完善生产方式,从而在相同的成本下拥有更加强有力的生产能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而这一点,应用到影视制作上,可以理解为通过影视制作流程的合理化和高效化实现影视作品的最大效益产出。简言之,即影片的观影人次越多,票房越高,在经济利益和制作的角度便具有更强大的生产力。需要说明的是,某种程度上,这种票房成功可能与影片的艺术效果并无必然联系,与影片创作者的艺术修养亦无因果效应。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影视工业,尤其是电影领域,大众对产品做出选择之前,某种程度上,缺乏对产品的足够体验。因此,促使大众做出选择的一部分因素可以是原有的群体积累,如畅销书或游戏改编及知名导演或明星效应等,而另一些因素则可能是影片宣传、推广中的各类手段所能引起的反响。
  以《同桌的你》一片为例,这部由郭帆导演的校园青春剧(我们暂且为它这样归类),在二零一四年的电影市场中取得了超过四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片方在影片的推广阶段采取了由专门公司负责的方式,由北京太空堡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太)全权负责影片的宣发。
  在这个过程中,北太公司先是采用试片及问卷的方式,对影片的潜在受众群体进行了调查。宣传方对影片的粗剪预设了A、B两个版本,同时选取两组观众观看不同的版本,并分别在放映前及放映后采取问卷和个体问答调研的方式收集观众对影片的反馈,并将其进行分析,使得影片的最终剪辑产生了一定的改变。
  商业行为中对于调查数据的应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如果将调查数据放入影视制作中,也许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提出质疑。
  通过呆板的计算方式如何能决定艺术创作的最终结果?
  这是影视创作中关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谁才是这一过程中的最终决断人?艺术家还是观众?如果考虑工业化和生产效率这个前提,那么答案必然是观众。如是,如何定义受众群体,如何理解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对产品的需求便成为生产者们的重要议题。
  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北太的宣发团队针对这部影片可能的受众群体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年龄层次、教育背景等等。根据不同的群体,他们设计了三部完全不同的预告片。在这三部预告片中,宣传团队编辑了具有针对性的视觉元素,使其对每个群体传达出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尽管观众从这些预告片中得到的关于影片的感受是不同的,但是却与他们对影片的期待或者说预想相吻合。
  影片最终的结果是,上映之初,影院的排片率为百分之二十二点七,远不及同期上映的《冰封:重生之门》。但是,第二天,在上座率走高的情况下,排片率便提高至百分之二十九点一二。而及至四月二十七日时,放映场次继续追加,排片率达到百分之三十点八七。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化进程中,影视产品的生产制作模式在本质上产生了改变。艺术效果不再是决定影视产品的唯一因素,市场竞争决定了影片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亦发生了与之前国有制片体系下完全不同的转变。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否定影片的艺术追求,适应观者情感需求,反应社会主流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仍是影视创作的基础。但是,它不再是创作者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动画,作为电影类型的一种,亦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影片的可能受众群体是谁?他们的审美趣味是什么?如何培养自己的潜在受众?
  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当下动画影片的制作者们不得不解决的阻碍。
  中国的动画市场正在逐步脱离传统的儿童片和美术片的观念,走向一个多元化的时期。无论是日本动画的all for one ,还是美式动画的one for all,都不能完全解决中国动画所面对的状况。
  动画影片的受众群体正以前所未有的复杂状态呈现在制作者面前。仅以小学阶段的儿童为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们的信息接受日新月异,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审美趣味和思想感情也在迅速产生变化。更不要说处在中学、大学及至工作在社会中的成年人们,他们对动画亦存在着各种需求。   这也就向动画制作者们提出了挑战,想当然地定位群体或者天马行空的创作方式必然带来行业与市场的脱节,进而造成生产环境的恶化。
  以动画影片《我是狼》为例,这部由北京铁皮青蛙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动画影片,可以说在艺术设计及动作设计上堪称当前国产动画中的上乘之作。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步作品,于二零一四年2月2日上映时,首日排片率仅为1.57%,而上座率也只有14.57%,远远低于同期上映的其它影片。次日,《我是狼》的制片方因为排片被其他影片挤压,宣布影片自2月4日起下线。及至同年六月份,《我是狼》再度上线,可是结果却更加不堪,上映三日,票房累计在八十万左右。
  针对《我是狼》的惨败,各种论调纷至沓来,慨叹动画影片的悲情意识、指责院线忽视排片,更有甚者,直指中国观众“缺乏对质量的鉴别力和理性消费的意识”。但是,在面对《疯狂原始人》、《功夫熊猫》等美国动画时,中国观众的鉴赏能力似乎是总是能‘突发性’崛起,动辄三、四亿的票房成绩至今尚无中国动画影片可以达到。
  如此窘境,我们不禁要问,国产动画到底忽略了什么?艺术之于市场,应该做什么样的改变?
  针对《同桌的你》的宣传推广,我们尝试逐一进行对比。《我是狼》的受众群体是哪些人?这一个群体或几个群体的内心当中对于情感、对于生活有什么样的需求?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能够吸引这类人群的注意力,从而取得他们对影片的反馈?除却已知的受众群体,那些潜在的群体可能会是谁?他们的审美趣味又会有什么不同?
  无论影片创作者是在强调视觉效果和制作技术,还是注重叙事技巧,动画生产方式的变革确实他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当人们都在批评《喜洋洋和灰太狼》和《熊出没》的制作与故事时,其庞大的受众群体积累已经为追求理想的艺术家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当我们在分析目前中国市场中相对高票房的动画影片时,不难发现,根据电视系列片和页游改编的影片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说,这些影片在上映之前就早已同观众开始了信息的互动。且不管这些影片在艺术设计或者故事设定上是否有出众之处,至少,作为一个产品,他们的情感表现和影片的叙事手段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与其受众群体得到良好的沟通。
  这里,笔者要说明,所谓良好的沟通并不是单指影片后期的宣传推广,而是,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创作者与潜在受众群体的信息互动。比如,利用各种方式接触作品潜在的受众群体,同时,针对受众群体对角色的设计风格,动作表现方法及故事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接受程度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积累。实实在在地将动画视为一个产品,将受众的反馈信息转化为产品创新和完善的基础。
  《我是狼》也许只是一个个例,但是它却为动画制作者们敲响了警钟。工业化进程中的动画已经不可能被单纯地认作艺术行为,它正在向着‘制造’的方向改变。这样的前提下,生产方式的革命必须受到尊重。
  注释:
  【1】 游凯麟, 《动画笔记》 ,第292页 、293、299页,海洋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2】 特里.李.斯通,《如何管理设计流程》,第32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
  【3】 同【2】,第91页。
  【4】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斯.库克耶, 《大数据时代》,第125页,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出版。
  作者:杨迈 中国美术学院 动画系 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这些传统节日的积淀和渗入使得中华文化如此绚丽多彩。然而,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的节日味道越来越淡,有的传统节日甚至面临消失的危机。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如何进行保护和传承,并对之加以开发和利用。  
期刊
摘 要:游牧生活方式是川西北某草原的一种经济生活方式之一,随着国家化和市场化的推进,该地区在逐步被纳入国家体系和逐步完成市场化,而这一过程正是在当今发展主义的经济发展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本文就是从个案出发,展示从建国到现在,该地区的经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是一步步的发生改变的过程,以及在变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讨论该社会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的主要内容。从该地区“从游牧到定居”这一过程来反思发展到底是什
期刊
【摘要】佛家文化的生命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以缘起论、众生平等、自利利他等内容超越痛苦和烦恼从而达致幸福和快乐,佛家文化的生命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佛家文化、缘起论、众生平等、自利利他  佛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中国国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不了解佛家文化就不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这一轮新改革突显出中国发展新的走向。中国共产党在深水区中全局、稳妥、有效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五大时代特征,即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以谋划人民幸福为主线、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石、以推进依法治国为护航、以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为先导,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加快科学发展和谋划人民幸福生活夯实了基础。  【关键词】新改革 时代特征  我国三十多
期刊
摘 要: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信仰,是对宇宙存在的一种解释,是以调整人类行为规范的一部道德准则。不论是中国语言方面还是在西方文化上都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语言以及其极富有的修辞手段。而宗教的特征是对特殊超自然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论是在信仰方面、还是对于在神性表现上都规范于宗教的道德法律标准要求下进而产生的,而宗教与修辞的修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语言与宗教的关系为出发点,对宗教与修辞之间的联系在以下论
期刊
摘要:鲁菜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最终形成了自己体系,由于鲁菜覆盖面较广,在我国餐饮市场上出现了消费者对鲁菜文化认知的差异,使鲁菜首先在文化层面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品牌,因此,对鲁菜菜名的文化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更是势在必行。文章的研究突破以往对菜肴本体的研究方法,将菜肴蕴含的传统饮食文化风俗和语言学分析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研究更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鲁菜菜名 语言文化  一、鲁
期刊
摘要:从整个佛教哲学上分析,佛教根本上讲的是出世法,但是我们的修行在世间,因而佛教又是入世法,修行注重讲的是修人的心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正确认识和利用佛教哲学思想,借鉴其生命观等相关内容,建设社会的和谐,寻找人心的宁静,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藏传佛教 生命观 社会和谐  藏传佛教在雪域高原立足及发展、传播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引导和滋润藏族社会的大发展,特别是在精神领域起到不可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经济与伦理道德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经济伦理更射影出中国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以儒家思想道德为基础,容纳了法、道、墨家等,其中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要是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经济思想和行为的思想体系。研究中国优秀的传统经济伦理道德其中的深刻含义,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经济;伦
期刊
摘 要:提起茶道,大家脑海里最先联想到的可能是日本的茶道吧。中国一直把茶道称为茶文化。为什么日本说为茶道,这是因为“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是日本独特的说法。如大家所知,日本的茶是由中国传过去的,然后历经发展后自成一派。但是,日本的茶道并没有走与中国完全相同的道路。那么这个差异从何而生,差异又在何处呢?本篇论文将以此为中心论述其中奥妙。  关键词:中国 日本 茶道 茶文化  一:中日两国的茶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荐和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对当前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进一步探究的课题,本文中笔者就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如下几点尝试;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心智、身体等全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情感上往往有很大的波动性,在对一些事情的理解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