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颐性分析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的疗效,并评估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5例多节段(≥3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分节段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固定术.男14例,女11例;年龄49~77岁,平均52岁.在病变严重部位行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或髂骨块植骨,其余部位则仅行椎间盘切除减压钛网或自体髂骨植骨术;均结合应用前路钢板多组螺钉(≥3组)固定.术后测量颈椎矢状面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系统评估其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和三维CT重建方法评估融合程度;同时进行MR检查,以观察脊髓减压程度和脊髓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平均35.2(12~70)个月的有效随访.JOA评分:术前为9.5±1.3,术后6个月为13.8±0.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为13.6±0.9,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所有病例均已达到骨性融合,且椎管减压明显.术前ROM为68.1°±2.5°,术后6个月则为45.6°±3.5°,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50.0°±3.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结合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可靠;因为并没有全部切除所有节段的椎体,并结合应用多组螺钉固定钢板,所以初始稳定性较强,避免因为跨多节段植骨内固定而导致的内置物失败.
其他文献
普通话无法从语音形式上分辨虚词“了”的语法意义类型,本文根据安微宿松方言与它对应的四种语表形式(哆、脱、倒、在)分析和验证普通话“了”的语法意义类型。 Putonghua c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血脂分布的规律及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从血脂紊乱的角度探讨老年男性的体质量控制问题.方法 对4784例老年男性体检者进行调查并测定血脂水平,按年龄分为
Sato等[1]和Teixeira Clerc等[2]先后发现大麻素受体1(CB1R)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作用.为深入研究CB1R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用免
过敏性紫癜(HSP)是临床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的诊断标准是有明显的紫癜疹,可伴以下1个或多个次要指征:弥漫性腹痛,皮肤等组织活检显示以IgA为主的沉积物,任何关节出
背景: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且主要集中在对肢体骨骼肌、神经等软组织的研究,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关节软骨的损伤目前国内外却较少报道.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
目的 观察吻合方法、抗凝治疗对犬下腔静脉吻合口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血管吻合术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30条,随机分6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连
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逼尿肌厚度与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性.方法 106例BPH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以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作为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依据,梗阻标准:A
目的 评价经超声测量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147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1例,非冠心病组46例;超声测量EAT,对各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肝脏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血管成像中的最佳触发阈值及延迟时间.方法 将120例未患影响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按触发阈值100 HU、120 HU、140 HU、16
目的 提高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诊治水平.方法 肾EAML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6(26~64)岁.患侧腰部胀痛3例,体检偶然发现2例.肿瘤直径2.9~10.1 cm.B超和CT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