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的心路历程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4年,一位18岁的德国犹太女大学生来到马堡大学,慕名师从布尔特曼和海德格。她留着短发,常着一身绿色的时装,被同学称为“绿衣女”。她坐在食堂用餐时侃侃而谈,连邻桌也会静下来恭听。她眼睛里映出一种异样的动人的光,后来被几位著名的自传家和传记家所津津乐道。
  她在大学附近的阁楼上,赁屋而居。就在这里,她招待朋友,谈论哲学,间或从墙洞召唤出一只小老鼠——她的小朋友;也是在这里,连续两个学期,秘密接待她的老师兼情人海德格。她深深爱着他,许以终身,然而已婚的他并无改变现状的意图。于是她黯然离开马堡。
  她的名字叫汉娜阿伦特(Hanna Arendt 1906-1975)。
  阿伦特出生于魁尼斯堡一个德国化的犹太家庭,天资颖悟,十几岁已通晓希腊文和拉丁文,喜读古典和哲学。她先后在柏林、马堡、海德堡、弗莱堡大学攻读,但她在德国的学院事业被纳粹政权终止,转而参与犹太运动。1933年被捕,旋逃亡法国,曾被拘于法国的集中营,1941年潜往美国而定居。她任教于几所美国大学,最后在“社会研究新中心”任研究员。
  1951年,她发表《论极权主义的根源》,一举成名。此书不仅论述极权主义,而且分析了她称为“现代人类三大羞耻”的反犹主义、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她指出,这些主义的核心是(贬义的)意识形态,即特定观念的逻格斯。特定的观念可以是阶级、种族或国家。这逻格斯推导出特定观念的逻辑后承,构造出一个封闭的体系,并依此构造出一個政治实体。为了实现这样一个脱离人间的抽象的国家,必然使用制度化、系统化、严密化的物理和心理暴力。这种国家的形象便是集中营(劳改营),而这种国家生成的土壤是“无根的”、“被分解的”盲众。
  1958年,阿伦特另一重要著作《人类的处境》出版。书中,她将人类生活分为“行为生活”和“沉思生活”。前者包括劳作、工作和行动;工作超越劳作,行动超越工作。劳作指生产经济活动,工作指控制自然、因而造成自然之外另一世界的活动,如造房屋、写著作;行动指超越自然的人际互动,因而在世界上留下特殊痕迹的活动,如发表、辩论、从事某事业、抗议某罪恶。这是人类特有的自由和超越。行动的理想领域是政治,这里提供的公共领域和分享的利益,富有挑战性和升华作用,充分实现人的潜能。古希腊、罗马尊重行动的至高地位,中世纪让位于工作,而现代崇尚劳作,执迷于商品和无底的欲望,失去稳定的结构,生活程序化,政府行政化。现代性削弱行动,于是人类失去存在的意义,为虚假的“历史规律”而存在。
  1963年出版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引起极大争议,受到以色列群体的谴责。因为阿伦特提出,那个直接屠杀几千犹太人的前纳粹分子艾希曼,并非出于个人对犹太人的仇恨或出于本身的恶,而是出于对元首的忠诚,不假思索地执行了一个纳粹官员的职责。由于强调暴力的体制性,阿伦特未能深究纳粹罪恶的本性。
  1978年阿伦特身后出版的未完成著作《心智的生活》,回溯了早年未能充分论述的沉思生活。她认为,人的基本心理功能是思维、意志和判断。认知(科学)的动机是求真的激情,追求“是什么”;而思想(哲学)的动机是爱智慧的激情,追求“意义为何”。科学提供坚硬的结论,故属于这个世界;哲学没有结论,超越此世,乃是人类自由的表现。
  阿伦特并未构造严整的思想体系,甚至疏于缜密的逻辑论证,但被公认为当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她对政治哲学的贡献,在于她提出和回答问题富有洞见的视角。她坚守个人的自由权利,然而又不同于自由主义传统;她上溯古希腊“人是政治动物”、公民责任、政治的伦理价值等传统。结合了当代的对话理论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她提出,政治是人类行动的理想领域,但真正的政治是人间的,不是意识形态的空洞虚构。通过公民的分享、交流、互动、参与、竞争、辩论、认同等积极活动,政治可以成为提升群体水准的道德力量。无根和分解,则易于被诱骗和恐吓,成为极权恐怖的人质。
  这种人间的和公民的思想,本来可以构成海德格孤独存在哲学的互补,可惜他拒绝阅读阿伦特的著作,正如他拒绝这颗炽热而睿智、一直深深爱着他的心。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由于市场可能失灵,所以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监管。监管的本质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同一般缺乏约束的行政行为不一样,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市场监管体系,不是简单的命令与控制,而是在协商各利益相关者立场后确立的规则和程序,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育、用以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行为和过程。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府监管是交易合同的第三方强制性实施的一种机制。它同法庭、自律组织等其他第三方合约执行机制具有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香港股市波澜不惊,而中国内地的股市可谓发生了巨变。  “五一”长假之前, 市场祈望已久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终于有了一点具体的落实。长假之后,四家试点公司分别公布了各自的提案,随之而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市场暴跌。上海、深圳A股應声下跌了2%-4%,分别创下近六年、八年来的新低;两地B股跌幅更高达5%-6%之巨。  市场这种激烈的反应似乎使很多人都大为惊讶。在试点方案公布之前,市场看上去
期刊
2003年岁末之际,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的南方证券,走向了最后的生死时刻。  2003年10月,南方证券大范围爆发信用危机,委托理财客户纷纷上门索要投资本金和收益,南方证券处于生死攸关的关头。  其时,南方证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规模(指客户保证金现金部分,不包括用保证金已购买证券部分),约为80亿元,而此时的委托理财规模也跃为80亿元。  面对不断上门的委托理财客户,时任南方证券总裁的阚治东做出了
期刊
与宏大规划目标形成对比,2005年中国并无一座核电站正式动工;表面原因是招标谈判遭遇困局,要害之争在于技术选择。而在背后,则是中国核电发展道路究竟取向何方,以及谁来主导未来格局    如外界所料,金额高达97亿美元的150架A320系列客机采购合同,使中法关系洋溢着蜜月情愫。但于此期间,法国人关注的另一笔或许同样巨额的合同,则依旧充满了变数——中国浙江三门及广东阳江共计四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招标中
期刊
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来说,灾害是衡量政府执政理念和体制优劣的窗口,是对政府能力的综合性检验。面对诸多安全災害应急事件,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成立安全减灾应急机构,在实践中寻求对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减灾救灾体制。  ◇美国20年前,美国政府面对一系列自然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该局有2600人,设十个分区,专事国家灾害和突发事件管理。同时,各大城市
期刊
1931年春天看见周作人在一篇随笔里提起路威教授这本新著,过后不久便在上海的一家书店里买到最后的一本存书。夏天多雨,不能乱跑,而又凉爽,颇思弄笔,惭愧自己不会“创作”,便把这本书翻译几章。秋后奔走衣食,忽南忽北,时亦偷闲续笔。终于在今年年初完成了这件小工作。  原书名Are We Civilized?——Human Culture in Perspective。著者Robert Heinrich
期刊
在太平洋最东端的旧金山,美国经济学家们对中国政府日益积累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感到困惑不解。  今年,中国政府将用超过其GDP十分之一的资金购买美元证券和资产——美国短期国债、长期国债、以房地产抵押作担保的证券等等。这样一来,中国央行与其他亚洲国家央行一道,实际上将承担美国6000多亿美元的全部经常性项目赤字,而由中国买单的部分,也许将达到其中的三分之一。  美国能够保持如此庞大的赤字,并非由于外
期刊
中国过去一年来在宏观调控上颇有成效,但依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趋势和景气预期,意味着宏观调控不能就此偃旗息鼓。为了今后采用更合适、更有效的宏观政策,延续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有必要对宏观调控的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和实际决策中的误区加以澄清和反思。  首先,宏观调控的目标应当非常清晰地定为国内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当国内价格总水平稳定时,其他的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GDP、失业率、经常账
期刊
大行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依旧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05年3月15日    根据中国官方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工业生产增长在2005年头两个月出现  惊人的再加速势头,1-2月平均16.9%的增幅非常引人注目。  可见,实现适度的减速谈何容易。在2004年似乎已进入稳定减速轨道的中国经济,在2005年初突然加速;中国工业活动再度活跃,炽热程度接近去年
期刊
频繁的商务旅行远没有野餐那么轻松愉快。如果你我情况相似,那么一定也不止一次在航班中经历过遭遇气流或者飞行能见度差带来的恐慌。为了有效抵抗前方的盲点可能带来的风险,你需要熟练的飞行员,以及先进的航空技术。  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以及董事会请注意:在当前环境下,很多公众公司仍然是在地平线上空盲目飞行着。他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种敏锐的视角来判断未来趋势,这对公司管理者取得成功和股东利益都是不可或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