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体育课应当纳入“调养身心”的教学内容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gi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关注中学生身心状况为视角,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需要纳入“调养身心”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从而有益于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卫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调养身心
  
  AbstractConcerned about th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or mental condition, describ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quired into the “caring physical and mental”aspects of the content, reflects the people-centered scientific concept. Thereby help to improve student fitnes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mprov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nd exercise study of the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Key wordsMiddle school PE teaching caring physical and mental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十年寒窗苦”,学生们在长期的紧张学习中普遍存在身体疲劳,精神不济的现象。长年累月,在精神上造成萎靡不振、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起多种身心疾患。如紧张不安、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涣散等,并引发偏头痛、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等疾病, 疲劳是身心向你发出的SOS信号。尤其是六月份准备高考的学子,心理负担更加沉重,因为高考可能是一颗美味的糖果,也可能是一场不愿回味的噩梦--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转折就发生于此。每次参加考试,总有同学不是之前整个晚上担心得睡不好,就是考试当天感觉口渴,要不断地喝水,更有甚者,居然每次考试铃声一响就有想上厕所的感觉,待匆匆答完卷子出了考场之后,那感觉又神奇般地消失了。总而言之,表现的症状不一,但原因只有一个--紧张。因此,人们通过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方法来调节自己,以达到消除紧张、疲劳的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中学体育课在完成体育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之外,也应担当起了调节、缓解学生在主课高强度学习后的疲劳与压力的活动平台。体育课通过身体的运动,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起到积极性休息,让学生们四肢舒展,血液循环,头脑会感受到清醒和兴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是目前学校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与安排。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也存在着部分学生由于体质较差、休眠时间过少,导致不喜运动,懒散疲惫的状况,就是参加了体育课的运动也是偷工减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鉴于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还应当纳入并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一些调养身心的方法,从而使体育课的教学外延扩大,从另一种途径来达到使学生增强体质,恢复疲劳,促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之目的,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在紧张的、喧嚣的,甚至是乌烟瘴气的城市中生活的我们,不知何时,宁静已经变成了奢侈品,不可多得,来之不易。 与之相对的,烦躁的、不安的情绪却越来越成为了生活中的常客。你认为生活中最烦躁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回答是--等待。在生活中,最烦躁的时候莫过于等待。等车、等人、等待考试成绩、等待周末的来临……尤其是在重大的结果面前,或者急于到达某个地方的时候,等待成为了最痛苦的煎熬,让人坐卧不安。如何能造就和保持一个宁静的心态,是非常有益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古老的瑜伽功中得到这样的启示:《瑜伽经》中有云:“改变你的呼吸,就改变了你的身体;改变你的呼吸,就改变了你的心灵;改变你的呼吸,就改变了你的命运。”瑜伽认为,呼吸是联系生理和心理的桥梁,是了解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的窗口。当人感到紧张和害怕的时候,身体会变得僵硬,全身交感神经过于紧张会造成血压上升,脉搏加快,严重时会满脸通红,甚至出冷汗。人在紧张的时候,交感神经异常活跃,使全身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从而减退了大脑的思考力,往往会做出不冷静的判断和错误的决定。用镇静呼吸法,加力在腰与拇指上,去除上半身的紧张,由此来控制呼吸,心自然就平静下来了。
  在人们习惯了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现在,太极拳作为我国的一种文化遗产,集结了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精粹,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它本身实在的价值。在哲学思想方面,关于“矛盾运动”的思想,即使在现代也是非常科学的。何谓“矛盾运动”,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运动”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的关系,它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太极拳正是在多重“矛盾运动”的信息处理,进行运转变化的,诸如动静、虚与实、柔与刚、攻与防等。太极拳所具有的慢、匀、圆、松、静、柔等特点,太极拳特有的“心静用意”的要求,采用腹式逆呼吸,以及贯穿始终的螺旋式的弧形动作,缠丝运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关节、骨骼都有着良好的刺激和锻炼价值。中医学上也认为,长期习练太极拳可以畅通血脉,通经活路,因而可以防治许多慢性疾病,加之太极拳可以单独练习,占用场地少,不需要器械的优势。以上这二种慢型运动实践证明是对调养身心非常适合的运动,可以考虑在教学中加入部分简单易学有效的内容,让学生从中学习是自己得以放松的技巧,不应当将其排斥在体育教学的范畴外。
  除此之外, “轻体育”(Light Physical training)的概念,是由欧美体育界提出的较为适合健身运动的一种新型体育运动形式。“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乐体育”,追求的是体育运动要以人为本,为身体的健康而运动。这种形式的体育运动的突出优点就是比较能包罗不同类型、性格、体质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及自信心。崇尚“轻体育”的人认为轻度运动比重度运动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因为机体的轻松运动或者是适量运动,在未引起身体疲劳感时,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加快,促使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增强,促进健康。只要你领悟了“轻体育”“动”的本质,任何运动形式都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健身方式。这是一种不拘形式,不重视输赢,只追求在愉快的运动中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从医学角度讲,这也是一种心理的训练。轻松的活动,可以使人体分泌一种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量,兴奋神经细胞,加快新陈代谢,还能使胃的活力变得有规律,使唾液和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令人朝气蓬勃。据研究,“轻体育”最能促进体力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可使人处于一种比较持久的轻松愉快状态。 “轻体育”更重要的特点是使锻炼轻松化,让参与者无拘无束地以欢快的心情进行运动;每个人可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各自的内容方法。
  传统的普通体育课是带有“强制性”模式的教学,课堂组织虽然严密,但无生气,抑制一部分同学的个性发展,忽略了学生间的身体素质差异和心理特点。传统体育课以竞技体育内容居多,以轻体育为教学内容较少。体育课教学内容、方法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轻体育项目的特点是不受场地、器材、人数、学生身体素质条件的限制,人人都可参加,尤其是对体质较差或身体较胖的人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轻体育教学方式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可兼顾体质好的和差的双方情况,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增强体质的健康课,它是适应健康、娱乐体育新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 将一些教学内容以轻体育教学方式进行,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避免竞技体育项目技术动作复杂、枯燥等造成的厌学情绪。轻体育是将体育向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上转移的一种尝试和突破,同时,也是体育课娱乐化的一种趋势。轻体育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轻体育的内容丰富,练习的强度可以调节,可以贯穿体育课的始终。我们要在体育活动中尊重学生,要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和心理感受。探索和发现并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以身心快乐为手段的体育锻炼应当是体育课永远追求的主题。轻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中枢神精系统的兴奋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精力和良好的心情,并有利于其它文化课的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也在不断地创新。作为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在工作中要擅于观察与发现学生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的改进教学内容与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认真总结和开拓思路,寻找出更有益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身心健康的教学手段,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朱保民.浅谈武术运动中的哲学思想.少林与太极,1991.(5)14-15.
  [2]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1.
  [3] 论校园体育精神的特质与价值向度,闵健著,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4] 《体育与健康》,金福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
  秦忠民男,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中教一级体育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环节及特色部分之一,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传统教学体系还左右着现代高职的发展,特别是受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真正理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体系的关系。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在高职教学中落实到实处。本文从高职教学环节中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简要论述了实践教学体系在高职教学体系中的
期刊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个电池电压检测系统,用于本科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配套实验,该实验具有很好的综合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非常好的帮助。实践证明学习效果非常好,该实验做得好的学生在2008年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关键词 综合性实验;VHSIC硬件描述语言;可编程逻辑器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 要结合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经验,分析了应用型本科该课程特点,揭示了现行该课程教学中的弊端,提出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包括:采用自顶而下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合理选择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和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自顶向下    AbstractBased on long-term experiences in teaching compute
期刊
摘要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实践的教学模式,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程序设计这样应用性强的课程。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程序设计课程;应用    一、在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原因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实践的教学模式。“项目”由教师按照具体教学内容进行
期刊
摘要 本文对《葡萄酒工艺与品尝学》这一食品类的专业实践课程,从创设不同的趣味情境——问题情境、视频情境、表演情境,知识竞赛和品尝会议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通过这些课堂情境的研究,以此提高师生的互动效果,从而化化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葡萄酒工艺与品尝;趣味情境;师生互动;教学质量    《葡萄酒工艺与品尝学》(以下简称《品尝》)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与其说其是一门食品专业类的课程,还不如
期刊
摘要 本文在阐述对精品课程认识的基础上,从“精品课程对象的选定,建设目标、设计思想、建设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等五个方面介绍《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思路。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认识与体会,本文还提出“精品课程建设如何落实在教学效果上”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示范建设    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位,课程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只有从课程建设人手,不断提高各门课程的质量,才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教学篇章语言学的理论为框架,讨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通过构建语境知识训练学生的语境反应和重构能力。建构语境知识,主要包括熟悉语言语境,建构情景语境和学习文化语境。  关键词 语境;听力教学;教学篇章语言学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听力教学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和背景,语言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情景、特定的人之间进行的。但长期以来,
期刊
摘要 阅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中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在近几年政治课教学改革中,阅读已被广泛地引进课堂,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突出了可读性。许多内容和道理一般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初步理解。要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就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可读性,加强对学生课堂阅读指导,把读和教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政治课;阅读;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带
期刊
摘要 病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学科特点是以形态学为基础,兼具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病理学特点及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 病理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病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其学科特点是以形态学为基础。兼具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这不仅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解
期刊
摘要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从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词、句、语法等方面阐述了其特点和相应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翻译方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