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家马公愚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许多有成就、有声望的书画家集中在上海,这里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磨合的窗口。其中引领艺坛一代风骚者不乏其人。马公愚即是引人嘱目的一位。
  
  一
  
  马公愚,本名范,字公禺。后以“禺”字冷僻,于其下加“心”为愚,改字公愚,以字行天下。晚年号冷翁,斋名肼石簃。别署阱石簃主。公元1893年农历11月29日生于温州,少年时与兄孟容就读于温州府学堂,毕业后返乡任教员,当时朱自清也在该校教书,两人往来频繁成为莫逆之交。
  从家学渊源上,永嘉马氏自明末清初,即以诗文、书画、金石篆刻世其家声者200余年。高祖父为解元,高伯祖为举人。公愚幼承庭训。学经史习诗文,擅书画与洽印。尝刻有“书画传家二百年”一方以自诩。
  需要简介一下其兄马毅。马毅字孟容,工花鸟山水,师承当地名家汪如渊(1867年[923年)。1924年朱自清印新诗与散文集《踪迹》,其中有《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一文,所录者即是马孟容所馈赠之画作,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欣赏恹意并惊叹“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这个小侧面可见朱自清与马氏昆仲诚笃之情谊。
  马公愚除家学功底外,青年时从瑞安孙治让(1848年~1908年,著有《墨子间诂》《古籀拾遗》《契文举例》等书,为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问学。饫闻教益,潜心于周鼎秦权,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1911年,他创办永嘉启明中学。1914年,创设东瓯美术会。1919年,曾与郑铎、沈卓民等友人在温州组建“永嘉新学会”,发表公开宣言,“提出改革归思想,创立新思想与新生活”之主张。1920年,永嘉新学会创刊《新学板》,一、二期分别刊有《知识迷信与信仰》《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破除社会阶级》《俄罗斯文学的特质与略史》等进步文章。此时的马公愚在文化界已崭露头角。
  
  二
  
  1929年,马公愚与兄孟容等艺友创办中国艺术专科学校于上海,他本人主要开书法课。同年。教育部举办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他被聘为委员。不久,又应聘为西湖博览会美术陈列委员。不幸的是,1932年。兄孟容溘然辞世,这对公愚是极大的精神打击。他只有愈发淬厉。向前奋进。1933年,作品参加柏林“中德美术展览会”。后又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及英国、意大利等处国际性质的展览。1941年,他与马漪(碧篁)等到上海大新画厅举行“永嘉五马画展”。事实上,马漪是孟容、公愚培养出来的新手。
  马公愚长期客寓于上海,有幸与著名金石家、收藏家褚德彝(1871年~1942年,浙江馀杭人,原名德仪,因避清帝溥仪讳议名德彝,晚号松窗,他对碑版研究深孚众望)同寓襄阳路颐得坊,过从甚密,颇有切磋情谊。其室内书画积楮累累。墨盎笔架,纵横于案头;自朝至暮,挥毫奏刀,几无暇晷。客有登其楼者,主人辄掀髯,莞尔而笑曰:“此余工场也,有渎芳躅矣!”
  天长日久,公愚负盛名,桃李满门,外籍人士亦有慕名从游者,患失眠,应置小自鸣钟于枕畔,左右还各一,自戏称“二钟居士”。他在上海美专、大夏大学任教,口碑甚佳。还出任过上海美术会、中国画会理事会与中华艺术教育社常务理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他晚年加入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叉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曾聘他为委员,上海中国画院(时丰子恺为院长)聘为画师。“文革”期间,备受摧残,1969年2月21日,在上海病故。遗体归葬温州,似幸者。1982年4月,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假上海美术展览馆举办“马公愚、李秋君、陈小翠、白蕉、董天野、潘志云、庞左玉、孙祖勃”八位书画家遗作展,以为纪念。众所周知,这件展览的本身具备平反昭雪的含义。
  马公愚的书法是篆、隶、贞、行、草无一不精,在书法界人称“艺苑全才”。有位久居沪上的老友认为王同愈(1854年~?江苏吴县人。为晚清江西学政)的行书绝对可与马公愚比肩。单从行草书王氏是以智永遗墨为蓝本。精能之至,疏淡隽永。不过,余以为此公没有留下篆隶作品。公愚则是全能的,他篆书得力于《秦公簋》还妙契《秦诏版》;这在当时是难得的一种取径。前者因严王东迁,界地于秦,使得本为西戎的泰国在文化脉络上也传承了周人。故以籀文为标准文学即其中之一,具有石鼓文一样的整伤严谨,结体微曲中求劲健,圆转中出刚狠,处处彰显着一种自矜自信的雄风。由于此老又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秦诏版,此乃急就刻成,几与彼时的秦印一般,有前小后大、前紧后疏,时长扁还不一。此处读其篆书《临颂鼎》依然仍隐约直窥此老的童子功。
  公愚的隶书融会汉《张迁》《史晨》两碑,雍容古雅,朴拙之中不乏江南才子的灵性(可参见《孟容公愚——书画传家三百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11月版)。关于此老的行书关国煊先生认为初习赵之谦,笔者未能看到他早年作品,从得见到的遗作中,是胎息钟繇与王羲之的路子。尤其在《宣示衷》《黄庭经》等法书中下了苦功。笔力浑厚而遵劲,不臃不媚,透露出一种儒雅隽永、清刚之气。本文的这帧扇面,即特别让后人品味此老的书法学养。
  凡业内人士均明白,书家写扇面是极其吃功夫,而又能看到作者创作心态,艺术语境的娴熟。因扇面不论有没有插扇骨,它本身总有些凹凸不平,迥然于四平八稳的宣纸。依笔者细读之,深感此老运笔驾驭的功力,非常人的能及。
其他文献
马公愚出身于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书画之家,家学渊源再加天赋和勤奋,使他成为马氏一门的翘楚,马公愚真篆隶草行备体皆备,篆刻、绘画和诗文都有相当造诣。在家国动乱,国难当头的岁月罩,他忧国忧民,作为一介书生,淡泊自守,决不与敌伪同流合污。他的书法艺术,在马氏一族,堪称一座突起的高峰,同时叉是承上启下的桥梁。马公愚终身从事书画艺术,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专科学校书法教授、大夏大学中
自从高二时班主任知道考美术类专业数学只是参考分时,就给予我不上数学课的特权。这使得我在数学课铃声响起时,在同学艳羡的注目下,拎着画具去画室画画,因此高中数学我的确是
2009年12月12日,潘天寿诗亭落成。出席庆典暨海峡两岸"潘天寿与传统诗学"研讨会的孙家正、袁行霈、潘公凯等数十位专家学者云集杭州,潘天寿诗词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作为诗、书
世间的物象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个面的光线过于强烈,另一个面将会在对比之下显得黯淡。如同摄影,镜头聚焦处的景物明晰,其它周围则会虚化而模糊。对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大概因为刚田在
1895年,一个具有现代特色的“新中国画”艺术家——陶冷月诞生了,他的祖籍就是集中国水乡之美的昆山周庄。
支付结算作为连接资金和经济活动纽带,是实现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村金融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
首先说明一下本文没有什么技术性.因为整个操作过程不复杂而且不需要任何技术,但是它的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我国陆续出现了一批专门处理支付信息的新型经济组织,诸如提供银行卡信息转接以及数据处理服务的组织、提供网上支付服务的非银行机构组织,这类组织
当前,大力发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对于促进我国票据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商业信用票据化,丰富企业支付手段,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降低银行经营风险,促进商业银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