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讽寓\"这一西方文学术语最早被欧美汉学家取代中国本土话语中的\"比兴\"范畴,用于研究汉唐《诗经》注释传统。20世纪80年代围绕这一用法是否恰当的争论,成为跨文化、跨语际的文学研究中,文学观念和理论话语碰撞的典型案例。这一对概念既有基于普遍的艺术经验和文学观念的相同之处,也有各自根植于中西不同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的独特性。二者在概念历史、语义结构、种属关系和意义主题上具有类同之处,但在适用体裁、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上存在差异。中西关键词比较不只是探明各自的义理内涵,更着眼于为中西话语参与当代文论建构找到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