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与讽寓的相遇与耦合——从海外汉学到当代文论话语

来源 :中国文学批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讽寓\"这一西方文学术语最早被欧美汉学家取代中国本土话语中的\"比兴\"范畴,用于研究汉唐《诗经》注释传统。20世纪80年代围绕这一用法是否恰当的争论,成为跨文化、跨语际的文学研究中,文学观念和理论话语碰撞的典型案例。这一对概念既有基于普遍的艺术经验和文学观念的相同之处,也有各自根植于中西不同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的独特性。二者在概念历史、语义结构、种属关系和意义主题上具有类同之处,但在适用体裁、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上存在差异。中西关键词比较不只是探明各自的义理内涵,更着眼于为中西话语参与当代文论建构找到适
其他文献
今年夏天,一部题材新颖、另辟蹊径的古装探案剧《御赐小仵作》闯进大家的视野。仵作是什么?许多人刚看到片名时都会发出这个疑问,简单地说,仵作就相当于现代的法医。这部剧讲述了唐中晚期,独自去长安闯荡的仵作世家少女楚楚,遇到断案如神的安郡王萧瑾瑜,和景翊、冷月等人搭档探案的故事。伴随着案件逐个破解,团队一步步揭开谜底,最终发现了一桩延续18年的惊天大案。  剧中扮演楚楚的是苏晓彤,她曾在《大宋少年志》中也
小时候盼望着快快长大,长大后又想回到小时候,所以当小时候遇到长大后,那些成长的烦恼,你也遇到过吗?迷你意:小时候总是抱怨怎么还不长大  上小学时,放学后,面对学校门口琳琅满目的小零食和小玩具,看一眼都觉得是奢侈。如果家长来接,那必定是不能多停留的,就算是自己回家,也只敢在小卖部外面站着远远朝里看一眼,因为囊中羞涩,买不起。于是,每次路过炸土豆块的小摊、装满冰激凌的冰柜、摆放着芭比娃娃的小转盘时,我
提出了一种用于对无人机进行电子侦测的覆盖0.4~8.0 GHz超宽带微波接收机,具有异步搜索和同步跟踪的功能。该超宽带接收机采用两次变频体制,所采用第一本振为宽带本振,通过单刀双掷开关选择同步本振或异步本振作为第一本振,第二本振采用固定本振。该超宽带微波接收机具有平坦度低、杂散小、交调低、抗外界干扰能力强,且具有并行搜索信号能力和高精度侧向跟踪能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