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84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10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术,大部分患者瘤床放置银夹标记.术后采用NE(诺维本+表阿霉素)或TE(紫杉醇+表阿霉素)或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化疗6周期.化疗后全乳接受调强放疗50 Gy分25次,瘤床电子线补量10 Gy分5次.ER/PR阳性的患者均给予三苯氧胺为主的内分泌治疗.结果 随访截至2007年12月,随访率为100%,随访满1、2、3年的例数分别为108、88、58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8/108)、100%(88/88)、98%(57/58),局部复发3例;放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乳房远期外观形状良好,未出现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及心脏损伤等副反应.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生存率高,复发转移少,副反应轻,达到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局部控制率目的 。

其他文献
目前食管癌治疗多提倡手术及放化疗综合应用,临床上Ⅱ、Ⅲ期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常给予放疗,但具体哪些患者可从术后预防照射中获益,现阶段并无定论.笔者将2001-2003年收治的12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单纯手术和术后放疗的疗效分析,试图找出术后放疗受益者的临床特征。
期刊
现代医学认为,肿瘤是一种基因病,癌变组织存在基因表达或DNA结构的缺陷或变异.已有研究显示人体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表达分布是不均一的[1,2],它们为揭示DNA-PK广泛的生理功能提供了依据.目前DNA-PK在大肠癌[3]、食管癌[4]、膀胱癌[5]、口咽部肿瘤[6]、血液系统肿瘤[7]、乳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和脑部肿瘤[8]等所关注的是DNA-PK表达水平与
期刊
随着癌症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生存期延长,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文献报道达30%~50 %.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对57例N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放化同步治疗即全脑放疗(WBRT)+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现将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调强放疗技术对减轻患者治疗后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方面的意义.方法 参考EORTC QLQ-C30并结合鼻咽癌的相关症状及副反应,制定了包括35项内容的"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面访问卷调查了142例鼻咽癌无瘤生存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随访中位时间为25个月,按不同的放疗技术将患者分为调强放疗组(IM
目的 分析改良根治手术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10个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结果和预后因素,探讨放疗的作用和部位.方法 146例患者被同顾性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单因素(Logrank法)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肿瘤和治疗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9个月(7~90个月).放疗比未放疗显著提高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91.0%比59.7%
目的 探讨放疗在ⅠE~ⅡE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0-2006年收治的177例患者,其中单纯化疗37例(中位4周期),化疗(中位3周期)+放疗(中位剂量52 Gy)128例,单纯放疗(中位剂量58 Gy)6例,放疗(中位剂量54 Gy)+化疗(中位5周期)6例.结果 首程化疗后有效(CR+PR)率为65.3%,接受放疗后的为92.8%(x2=2
目的 比较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疗(IMRT)方法在子宫颈癌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OAR)保护方面的差异,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体外照射的合理方法.方法 对10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CT增强扫描,在计划系统内勾画临床靶体积(CTV),CTV均匀外扩1.0 cm生成计划靶体积(PTV),同时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卵巢及股骨头作为OAR.进而设计出CRT
################
瓦里安2100C加速器通过循环水来冷却发热元件主要是为保持主机恒温,保证加速管、微波器件等对温度变化敏感的重要部件的正常工作.一般要求恒温(40±2)℃.水温<38%属于水温低故障,水温>42℃属于水温高故障。
期刊
目的 探讨延长时间的调强照射对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系(CNE-2)放射生物效应的影响以及初步机制研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次照射组、模拟调强照射组,照射采用6 MVX线照射2、4、6、8 Gy(成克隆实验增加1 Gy剂量点),剂量率3 Gy/min.单次照射组完成时间1~3min,模拟调强照射组各剂量点分别等分割5次,每次间隔8.0~8.5 min.采用克隆分析法检测不同照射模式下CN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