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县区应急能力建设创新实践

来源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通过调研珠海市香洲区“十二五”期间应急管理工作实践,系统梳理总结归纳以“搭建一个平台、强化两方意识、夯实三类体系、提升四项能力”为核心的香洲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创新探索,剖析当前应急能力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十三五”期间提升应急能力建设的路径规划。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面临的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和社会风险愈发频繁复杂的局势下,应急管理对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和和谐发展越发重要。区县级人民政府作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主体,如何有效加强区县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是政府公共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珠海市香洲区地处珠江口西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水连香港,南接壤澳门,背倚珠江三角洲腹地,是沟通港澳台、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往来的重要口岸。伴随未来城市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珠澳大桥通车,珠海将成为珠江西部地区进入香港新的“桥头堡”,区域战略性地位毋庸置疑。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内的中心城区,可预期未来将承接大桥所带来的巨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红利”,香洲区在省市和国家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将会日益显著。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流动趋势增强以及城市内部的愈发复杂,如何进一步加强香洲区区域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打造大桥时代的全新城市版图保驾护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香洲区应急能力建设探索
  “十二五”期间,香洲区按照广东省、珠海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积极贯彻落实“无急可应,有急能应”的指导理念,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紧紧围绕“宜居城市,幸福香洲”建设目标,形成以“搭建一个平台、强化两方意识、夯实三类体系、提升四项能力”为核心的基层应急实践探索模式,努力推动基层应急能力迈上新台阶。
  (一)搭建一个平台,强调互联互通
  搭建区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香洲区是广东省第一批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充分利用区应急指挥中心、区城管指挥中心,依托区信息中心机房、政务网络等各种现有资源,努力建设“指挥灵敏、协同有序、运转高效、有急能应”的区应急平台体系,实现对风险源头和突发险情的实时监控、有效预警、信息报送、全面研判、辅助决策等主要功能,满足全区应急实践工作所需。目前,平台建设进程已完成第一、二期工作,己建成应急指挥平台硬件系统,第三期拟委托有关科研院所,开展基于平台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工作。
  (二)强化两方意识,重视文化培育
  1.领导干部培训稳步实施。完善党政干部应急业务培训制度,坚持定期组织各级应急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专题研讨班,落實新招录公务员应急课程培训,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深入学习相关法律规范、应急预案以及工作方案,加强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思想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宣教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充分利用诸如安全生产月、科普宣传周、防灾减灾日、“百人百场”应急宣讲等专题宣传契机,推进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教育面向社会各界普及,大力加强对预案和应急知识的科普宣传。配合香洲区官网、香洲区电视台、广场电影以及各类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推动森林火灾、台风内涝、雷暴闪电、滑坡泥石流、疾病防控、安全生产事故等灾害的防灾减灾及避险自救科普宣传,营造基层社区整体应急文化氛围。迄今为止,营造香洲区已有25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三)夯实三类体系,注重流程规范
  1.机制体系基本建立。至2016年底止,已基本形成全区应急管理工作网络,设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和覆盖全区所有镇(街)的应急工作联络网,界定具体责任人、第一响应者,落实应急值守责任。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工作人员坐班、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每日零事故报告制度,信息报送立足“快、准、精”,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置。在大型活动以及重大节假日期间,制定专门的值班安排,加强值班力量。在强化本职应急值守工作的同时,注重建立辖区相关部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以实现信息共享,完善与公安、交通等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通报机制。
  2.预案体系初步全覆盖。制定《珠海市香洲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新修订《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不断完善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珠海市香洲区防汛防风应急工作预案》《珠海市香洲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香洲区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加强镇街、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预案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总体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社区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六大类预案体系,推动预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落实。
  3.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制定珠海市香洲区《领导赴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流程》,实现紧急状态综合协调、快速响应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细化应急管理考核办法的关键性指标,制定《香洲区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开展对区应急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考核。制定珠海市香洲区《新闻发言人管理制度》《新闻发言人工作流程》,规范对外发布制度,明确发布流程体系,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四)提升四项能力,着重预防准备
  1.源头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开展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定期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全区相关单位全面深入排查,对于辖区内、系统内排查出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均按类别登记造册,建立风险隐患档案和工作台账,积极整改,努力消除风险隐患。建立完善突发事件监测系统,扩充涉及自然灾害黑点、动物疫情和林业生物灾害、安全生产检测监管、公共卫生安全检测管理等五类数据库,适当增加监测点密度,力求全面掌握各类风险隐患情况。   2.综合救援力量逐步提升。通过各种层次的培训、交流、参访等,锻炼队伍,着力提高应急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确保各级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能发挥应急值守、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和紧急服务等功能。加强以保安队伍、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社会志愿团体、民兵预备役为依托的基层救援队伍建设,落实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响应力量。依托拱北口岸公安消防大队成立了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并投入80多万元购置应急装备和器材。2013年3月,区森林消防机动大队正式成立,人员、车辆、应急灭火装备配套齐全,提高了应对森林火灾的能力;依据省、市有关规定,区三防成员单位组建了防汛防风抢险队伍。
  3.物资保障能力日趋完备。迄今己形成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实物储备与能力储备、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相结合的多层次储备体系,搭建起较为完善的区应急供应物资保障体系。已建成华发健身广场、海滨泳场、湾仔回归广场、香洲广场、拱北口岸广场5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搭建可安置14.4万人的庇护场所(含12个固定以及123个临时庇护场所),配齐必须的设施、器材、用品、指示设备和物资(如储备一定数量的食品、饮用水、帐篷、床垫、急救箱、移动厕所等)。各镇街级庇护中心与附近商场签订救灾物资代储协议,按不少于50人储备标准(食品、饮用水、衣被等),确保安置期间受灾群众基本需求的及时满足。根据《珠海市基层三防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己建成区级沙石堆料场3000多平方米,储备了包括救生艇、橡皮艇等防汛物资。
  4.应急联动能力成效显著。注重加强应急指挥部、应急办、相关成员单位与上级部门、周边地区以及珠海发电厂、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港口、口岸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信息沟通与应急协助,注重联合监测预警,统一调配物资与救援队伍。在珠海市的指导下,形成多层次的应急联动体系,推动建设高效快捷、运转有序的应急协作指挥、应急物资储备合作保障、应急力量跨区域演联演训等机制,提高应急联动能力和处置效率。
  三、应急能力建设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机遇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提出,将使香洲区应急管理工作获高度重视,助推应急工作更上台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证了一定基础的财政经济实力,为建立健全应急服务体系提供资金保障。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通信网络日益完善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加快信息传播、提升应急快速响应和应对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新常态背景下,驱动经济发展已从要素以及投资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有助于为社会降低和消除风险隐患。在依法治国以及反腐倡廉强力推进下,舆论监督渠道广泛多样,对于公共安全的关注、诉求、参与度逐渐增多,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公共安全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高压线”。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成为党的执政力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任务,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能力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面临挑战
  “十二五”期間,香洲区按照《“十二五”期间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香洲区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细则》的部署和要求,建立健全应急体系机制,应急能力建设得到较大提升,但与《规划》和《细则》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有些任务进展实施相对滞后,应急能力仍有较大幅度提升的空间。
  1.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区应急办级别较低,人员配备尚未完全到位,难以有效统筹协调全区的应急管理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应急管理协作配合不够顺畅,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公安交警、劳动监察、国土规划、医疗急救等部门及部分大型企业与区政府的互动仍需加强。镇街及相关办事机构尚无专职编制人员,保安门卫充当应急值守,已有设施设备落后,总体而言基层应急工作力量薄弱,不适应高效应急处置的需要。
  2.预案编制及演练亟待加强。部分成员单位预案体系建设不够合理,单一预案缺乏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部门预案之间衔接不够紧密,预案间兼容性不强。演练“演”的成分较多,贴近实战应用性不够。各级各部门应急演练开展次数较少,演练形式单一,对演练后期的评估和改进重视不够,应急演练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
  3.应急实战能力有待提高。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仍有差距,人员素质、装备数量以及质量不足,综合能力偏弱,实战差距较大。各部门的应急联动能力亟待提升,快速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不足。未能有效统筹组织基层救援队伍,志愿者等社会组织应急力量薄弱,尚未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在应急处置中的协同力量。
  4.应急物资基础不够坚实。应急资金投入不足,物资基础仍显薄弱。现代先进的高科技手段仍未广泛深入运用于各类应急事件的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应对等环节。全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亟需加快推进。
  5.公众应急意识能力有较大差距。部分民众存在主观认知偏差,缺乏“居安思危”风险意识,对应急宣教培训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应急意识普遍较为薄弱,自救互救能力不强,缺乏应急素质和能力。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实施珠三角一体化和推进港珠澳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导致的挑战和考验呈现复杂严峻态势。香洲区内高新区、保税区、万山区等经济功能区产业间的关联紧密,在经济新常态、传统制造业下滑的新时期,因欠薪、企业停产等导致的风险增大。紧密互联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增加香洲区对外交流机会,提升港澳台和国外媒体的关注度,未来对外依赖性、互动性将增强,国际经济波动、金融危机、全球恐怖主义威胁对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公共安全环境日趋复杂,突发事件处置敏感性和难度增大。
  四、提升应急能力的路径设计
  “十三五”时期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应急能力建设可着重从以下路径探索。
  (一)促进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推动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依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部署要求,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契机,基于法制化建设提升公共安全治理能力。贯彻落实、深入学习国家层面、省市层面应急法规条例,抓紧“立、改、废”工作实施,结合基层实际,完善现场指挥与协调、工作考核、信息报送、部门协调、紧急调度、应急物资补偿、新闻发言人等机制流程,建立健全配套制度设施,完善工作体系,实现应急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二)加强预案体系建设,着力实战性和可用性
  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预案工作的落实,着重应急责任单位、大型企业、重大工程、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以及社区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努力建成“全面完善、科学管用、贴近实际、操作性强”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着力增强预案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实践性,注重提升部门预案间衔接性,严格落实演练工作规划,相关责任单位至少每年开展一次以上应急演练。
  (三)重视应急宣教,提升基层公众应急能力
  将应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预案要点以及应对常识纳入全区干部培训的重点内容,增强各级干部对应急工作的认识,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大力倡导公共安全文化,加强对灾害防御、抢险避险及卫生科普知识宣传,积极推动应急科普常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推动建设“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企业”。依托智慧城市建设,选址校园、企业、社区作智能应急试点工程,推动突发风险智能应急管理深入实施。
  (四)完善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工作执行力
  通过建章立制、自学、培训和急难险重任务锤炼等形式,着力提高应急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确保各级应急机构能充分发挥应急值守、应急指挥、综合协调和应急服务等功能。依托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及共青团、红十字会等,组建形式多样、功能互补、反应灵敏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应急志愿者队伍管理制度。大力抓好公共卫生、防汛防洪、环保等领域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探索实施专业领域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制订专家队伍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工作参与等机制,发挥智库团体在应急实践中的作用。
  (五)夯实隐患排查整治,推动风险处置“关口前移”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改进监测技术手段,关键基础设施、人流密集场所、港口码头等重点区域实现监控全覆盖。建立隐患排查长效工作机制,实现整治计划与年终总结并重、隐患排查与事后整改并重,确保各类突发风险隐患整改措施的实施到位。建立安全隐患信息有偿举报机制,善用新闻媒体公布重特大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发挥公众与媒体监督作用。
  (六)完备应急配套设施,加强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继续抓好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建设,配齐必须的设施、器材、用品和物资(如流动厕所、饮用水、急救药箱等等),着重充实完善防洪防火、生物災害、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救援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立即到位。统筹各级各类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因地制宜地加强全区应急庇护场所实施点规划。推进应急指挥支撑系统建设,争取2017年内区应急指挥平台工程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
  (七)提升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切实履行应急职责
  建立突发事件灾情快速评估系统,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在快速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迅速判定事件或灾害分布范围、损失程度、规模等,建设相关数据库及电子地图,实现动态管理和监控。加紧编制恢复重建方案,加强对恢复重建的规划、相关标准制定和组织实施的监督管理,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恢复重建工作机制。
  (八)强化应急新闻宣传工作,掌握舆论引导权
  规范区级政府以及主要单位新闻发言人流程,健全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新闻宣传预案,搭建畅通应急指挥系统与媒体间信息传输通道,充分开发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打造权威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公共事件发生期间,及时推送权威一手信息,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澄清事实真相,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其他文献
[摘 要]闸北法院三家官方微博对促进司法公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在发布内容、表达方式、沟通互动以及日常管理上存在些许问题,建议在微博功能定位、运行规律以及管理措施方面作出完善,以使微博在促进司法公开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关键词]官方微博;司法公开;功能定位  司法公开,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对于彰显司法民主、实现司法正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落实司法公开原则,既要依托传统的实体载体,也要充
期刊
黑道公主
期刊
[摘 要]“法律监督”是我国法律中的一个专门术语,具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专门的国家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运用法律规定的手段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察督促并能产生法定效力的活动。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是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于直接受理案件侦查活动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成为人民群众反映较多、学界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在此从加强对反贪自
期刊
花样校园吧
期刊
Lesson87——诚实的奖励……
期刊
编者的话  最近由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学院主办、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市朝阳区社区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2015北京‘朝阳杯’社区青少年成语漫画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主办单位是实实在在地做事,为了办好这个大赛,他们聘请漫画家张新华、吕鸿群用了几个月时间到校园为孩子们做成语漫画创作的专题讲座和创作辅导。青少年成语漫画大赛的主旨在于将成语用漫画的形式表现,更好地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成语的兴趣,
期刊
再次来到昆仑的世界,我们要帮帮瞌睡的粉兔子,她太贪玩了,累得睡着了,它的同伴还等着它去聚会呢!快来帮帮它吧!规则是只能顺着标注的箭头前进哦。
期刊
根据工作部署,2016年惠州市开展了放开非保障性住房物业服务收费试点改革工作。惠州市按照试点工作方案,搭建了物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初步建立起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努力探索由市场决定的物业服务价格机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惠州市物业服务行业发展和管理的基本情况  到2016年底,惠州市共有物业服务企业663家,其中一级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29家(占4.37%),二级资质的物业服务企
期刊
为进一步完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顺应价格改革趋势,促进物业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河源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际情况,本着推动物业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保障企业和业主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河源市发展改革局开展了一个多月的调研。现就河源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和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河源市物业服务行业基本情况  河源市物业服务行业起步较晚,通过近几年的缓慢
期刊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地下管廊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城市基础建设中。由于建设成本昂贵,采用PPP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职能,进而加快建设的效率。但在项目运营初期,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判断PPP模式的经济可行性。本文运用物有所值评价法,对开展PPP模式的项目进行事前决策评价,并运用实例展示定量分析的评价全过程,给未来的相关PPP项目提供参考。  一、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网络化市政管网体系的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