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沦陷那一天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的下午,风声很紧,我们从西郊搬到西单牌楼左近胡同里朋友的屋子里。朋友全家回南,只住着他的一位同乡和几个仆人。我们进了城,城门就关上了。街上有点乱,但是大体上还平静。听说敌人有哀的美敦书给我们北平的当局,限二十八日答覆,实在就是叫咱们非投降不可。要不然,二十八日他们便要动手。我们那时虽然还猜不透当局的意思。但是看光景,背城一战是不可免的。
   二十八日那一天,在床上便听见隆隆的声音。我们想,大概是轰炸西苑兵营了。赶紧起来,到胡同口买报去。胡同口正冲着西长安街。这儿有西城到东城的电车道,可是这当儿两头都不见电车的影子。只剩两条电车轨在闪闪的发光。街上洋车也少,行人也少。那么长一条街,显得空空的,静静的。胡同口,街两边走道儿上却站着不少闲人,东望望,西望望,都不做声,像等着什么消息似的。街中间站着一个警察,沉着脸不说话。有一个骑车的警察,扶着车和他咬了几句耳朵,又匆匆上车走了。
   报上看出咱们是决定打了。我匆匆拿着报看着回到住的地方。隆隆的声音还在稀疏的响着。午饭匆匆的吃了。门口接二连三的叫“号外!号外!”买进来抢着看,起先说咱们抢回丰台,抢回天津老站了,后来说咱们抢回廊坊了,最后说咱们打进通州了。这一下午,屋里的电话铃也直响。有的朋友报告消息,有的朋友打听消息。报告的消息有的从地方政府里得来,有的从外交界得来,都和“号外”里说的差不多。我们眼睛忙着看号外,耳朵忙着听电话,可是忙得高兴极了。
   六点钟的样子,忽然有一架飞机嗡嗡的出现在高空中。大家都到院子里仰起头看,想看看是不是咱们中央的。飞机绕着弯儿,随着弯儿,均匀的撒着一搭一搭的纸片儿,像个长尾巴似的。纸片儿马上散开了,纷纷扬扬的像蝴蝶儿乱飞。我们明白了,这是敌人打得不好,派飞机来撒传单冤人了。仆人们开门出去,在胡同里捡了两张进来,果然是的。满纸荒谬的劝降的话。我们略看一看,便撕掉扔了。
   天黑了,白天里稀疏的隆隆的声音却密起来了。这时候屋里的电话铃也响得密起来了。大家在电话里猜着,是敌人在进攻西苑了,是敌人在进攻南苑了。这是炮声,一下一下响的是咱们的,两下两下响的是他们的。可是敌人怎么就能夠打到西苑或南苑呢?谁都在闷葫芦里!一会儿警察挨家通知,叫塞严了窗户跟门儿什么的,还得准备些土,拌上尿跟葱,说是夜里敌人的飞机许来放毒气。我们不相信敌人敢在北平城里放毒气。但是仆人们照着警察吩咐的办了。我们焦急的等着电话里的好消息,直到十二点才睡。睡得不坏,模糊的凌乱的做着胜利的梦。
   二十九日天刚亮,电话铃响了。一个朋友用确定的口气说,宋哲元、秦德纯昨儿夜里都走了!北平的局面变了!就算归了敌人了!他说昨儿的好消息也不是全没影儿,可是说得太热闹些。他说我们现在像从天顶上摔下来了,可是别灰心!瞧昨儿个大家那么焦急的盼望胜利的消息,那么热烈的接受胜利的消息,可见北平的人心是不死的。只要人心不死,最后的胜利终久是咱们的!等着瞧罢,北平是不会平静下去的,总有那么一天,哨们会更热闹一下。那就是咱们得着决定的胜利的日子!这个日子不久就会到来的!我相信我的朋友的话句句都不错!
   1939年6月9日,昆明。
其他文献
初二刚到二中时,我们成了室友,因此我们认识了彼此,经过辛苦的军训后,我们渐渐熟悉了起来,以至于我们每一次偶然或刻意撞见时都会相视一笑,然后开始“表演”:“你有意见啊?”“有意见!”“有意见保留。”然后哈哈大笑,每一次我们都笑得十分真诚,十分洒脱。   初二,我们不表演了,因为我们成了好朋友,每一次吃饭、上厕所、回宿舍......好多好多事我们都在一起,形影不离。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
期刊
之前宣布延播的《爸爸去哪儿6》最近更名《一起出发吧》登陆芒果国际版。节目零宣传悄悄上线,没想到杨烁的“军训式育儿”迅速登陆热搜,在社交网络发酵,引发广泛争议。杨烁的育儿方式错在哪里?老话说,严养儿子,宠养女儿,靠谱吗?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事件回放:“军训式育儿”上热搜,杨烁当选“最凶爸爸”  节目中,节目组选择了一处高原作为拍摄地,因为高原地势崎岖,环境恶劣,所以选择此地就是想看爸爸们如何安抚
期刊
规矩变了   第一次去女友家吃饭时,我想活跃下气氛,就准备讲个笑话,她爸很严厉地制止道:“我家有个规矩,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   后来去的多了,每次吃饭的时候,她爸都要听我讲笑话。   女友小声地问她爸:“您忘了咱家的规矩了?”   她爸也小声地回答:“这货吃饭也太快了,不让他说话咱都没菜吃了!”     别人的儿子   妈妈在厨房干活,喊我把垃圾倒了。  
期刊
那段時间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事事不顺,处处受挫。   他很灰心,很绝望,甚至想熄灭自己生命的灯盏。   他去拜访一位高僧。   高僧问:“一盏灯什么时候最亮?”   “同一盏灯,什么时候光亮不都是一样的吗?”他说。   高僧把他带到一个黑暗的房间。   高僧点亮一盏灯,灯光很快就把整个房间照亮了。   然后,高僧手持灯盏,走到阳光底下。   “同是一盏灯,而在阳光中,我们似乎感
期刊
“只要父母还健在,不管多大我们都是个孩子!”最近,“45岁能被妈妈打是很幸福的”这个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很多人在为文章主人公杜永华的孝心点赞的同时,也感同身受、唏嘘不已!   小时候,母亲是我们最安全的“避风港”,不管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只要回家投入母亲的怀抱,所有的委屈都瞬间烟消云散。上小学时,因为考试不及格怕父亲用竹枝教训我,只好久久徘徊在家门口不敢进屋。母亲看见后一把拉我进来,随即给我盛上
期刊
母亲在村头拾柴禾,抖动着手将一根根柴禾拢在怀里,一小捆就拾了大半天。柴禾把影子拉得细长,像母亲的身躯一般瘦。一阵寒风呼啸而来,恶狼一样扑向母亲,母亲像一片单薄的秋叶,随时都可能被大风刮走。   没想到这个冬天来得这么早,没打招呼就径直闯进了母亲的生活。母亲在遥远的路上,想象着家里的温暖氣息,艰难地使出全身力气,冒着寒风,踉踉跄跄地把一小捆柴禾背回家。   母亲平凡得像一根小草,又渺如毫发,走起
期刊
我刚刚开始喜欢文学时,正在宁波第二医院口腔科进修,有位同屋的进修医生知道我喜欢文学,而且准备写作,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他从前也是文学爱好者,也做过文学白日梦,他劝我不要胡思乱想去喜欢什么文学了,他说:“我的昨天就是你的今天。”我当时回答他:“我的明天不是你的今天。”那是一九八○年,我二十岁。   我九三年开始用电脑写作,已经是386时代了。前面用手写了十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上都起了厚厚的茧,
期刊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网友在西藏纳木错拍摄的群星闪耀的照片,瞬间,我的心被这种旷远而永恒的美击中,仿佛置身在故乡那片古老而神秘的星空之下。   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正是懵懂的少年,对许多事都是视若无睹。迷恋上星空是从那次走夜路开始的。那是一个美丽的夏夜,我和外婆吃请回来。小脚的外婆自然走不快,而我一直蹦蹦跳跳走在前面。   那晚,风儿温柔,麦子在拔节生长,萤火虫提着灯笼在眼前倏忽而过,夏虫在唧唧
期刊
爱是世界上最让人费解的难题,有人认为它是温暖的,甜蜜的;也有人认为它是负累的,令人心痛的;而我认为它是隐形的,纯净的,丝丝缠于心间,淡淡盘绕身边,伴着一个又一个的美梦滋味悠长。   金色柔和的阳光洒满全身,淡雅柔和的轻风抚过额头——又是一个甜美的梦,在每个灿烂的早晨,我微笑着醒来。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只因妙趣在梦中。于是乎,夜于我来说有些神秘。   每到夜晚,我放下一天的疲倦,倒在
期刊
一提起澳大利亚,人们就会说起森林火灾。仅2019年11月份,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就发生了100多场火灾。森林大火席卷了澳大利亚东南部,其间还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次,昆士蘭州的一片山林着了火,树木、野草噼里啪啦地燃烧着,火浪咆哮着迅速往前推进。一条高速公路从山林中穿过,宛如一条天然的隔离带,本可以阻止大火蔓延,没想到山火好像长了脚一样,跨过十几米宽的高速公路,蔓延到了另一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