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下基层”是成为优秀记者、破解基层难题的必修课——来自“走转改”活动实践的思考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ts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以来,《重庆日报》农村版新开辟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春耕一线调查》栏目着重突出“走转改”过程中带指导性、方向性的调查分析报道,我采写的《农技推广,亟待突破“最后一公里”》报道反映了农村农技队伍老化,农技服务不够贴心系统,离农民越来越远的问题。
其他文献
以菊花"宁波黄"为试材,探讨了该品种在肇庆市优质栽培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宁波黄"嫩枝插条具有较强的生根能力,自然生根率达93.8%;20~40d的补光处理明显推迟"宁波黄"的花期,
从地块的选择、作床及消毒、扦插时间、插穗选择及剪取、生根粉的调配,插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悬铃木嫩枝扦插育苗的方法,以期对当地少球速生法桐苗禾高质量的快速繁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4月通磬翌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05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结了
我国“十二五”规划意见,给我国未来社会传递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转型、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和主推文化产业发展的讯息,这预示着2011—2015年将时刻弥漫着社会转型的基调。不难
我们从事教育,不管是训练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想法就是:学生不管是念本科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甚至是博士后研究,都是要就业,这是我们教育的理念。假如这一点我们都做不到的话,今天
泰优1号是首批列入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的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浙江省示范的种性表现.总结出其强化栽培技术。
进入21世纪,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大力倡导,以及生态工程的积极推进和贯彻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从生态工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来看,
试验结果表明,钾肥用量对蔺草的丛总茎数、成草高度、草茎粗、成草率、长蔺率及经济产量有显著影响。在试验范围内(折K2O用量0-487.5kg/hm^2),丛总茎数随着钾肥用量增加而递增;草茎
桤木林下种植草果是屏边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产业的发展虽已初见成效,但还有一些不利因素,针对产业发展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利用储存丰富的天然玄武岩制备了一种可用于金属表面防护的低成本的热喷涂粉体,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天然的玄武岩中添加金属氧化物降低其熔点,然后与Zn粉混合采用聚合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