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田台地电场观测受干扰的因素分析

来源 :地震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省文昌翁田台地电场数据质量自2019年3月开始下降,地电场数据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日相关系数偏低、北南向长极距与短极距数据曲线呈反向变化、绝缘度趋向于零等情况.2019年3月—2020年10月,我们分别对观测室装置系统、室外外线路、连接口等逐一进行详细的排查工作和电极、电缆的对比实验工作,最终确定影响因素为电极故障和电缆线破损造成绝缘度下降.并在2020年10月进行了电缆线改造.2020年11月开始翁田台地电场数据质量回升,日相关系数恢复至0.8以上、六测道数据曲线变化一致和外线路绝缘度恢复至150 MΩ以上.经过此次翁田台地电场数据受干扰因素的排查,得出一些经验方法,希望给其他安装地电场仪器的台站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cience,the coupling between network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omplex network research.However,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upling between nodes,while ignored the coupling between edges.We propose a novel cascad
Opinion dynamics models based on the multi-agent method commonly assume that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in a social network result in changes in their opinions.However,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a social network is a macro-scopic statistical res
To enhance devic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fabrication cost,a series of electron transporting material (ETM)-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 is developed by TCAD Atlas.The accuracy of the physical mode of PSCs is verified,due to the simulations of PEDOT: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地区发生MS6.9地震,本文利用CAP方法反演了主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结果显示,断层节面Ⅰ:走向191°/倾角62°/滑动角173°,节面Ⅱ:走向284°/倾角82°/滑动角21°.此次地震为走滑型地震,最佳矩心震源深度约3 km,矩震级为MW6.7.结合震源机制解和定位结果分析认为,节面Ⅱ可能为实际破裂面,本次地震发生在冷龙岭断裂和托莱山断裂的交汇部位,本次地震与2016年和1986年2次M6.4地震震源机制解不同,显示出该区域复杂的构造背景.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中国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了M6.9地震,震中位于( 37.77°N, 101.26°E),震源深度为10 km.这是2022年中国大陆第一个接近7级的强震.距离此次地震震中40 km以东,2016年曾发生过门源M6.4地震;且东北部在1927年还发生过甘肃古浪M8地震.
期刊
引言rn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中国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了M6.9地震,震中位于( 37.77°N, 101.26°E),震源深度为10 km.在地震发生后,作者利用震源破裂过程、仪器观测数据资料,进一步考虑局部场地效应快速计算获得了此次地震的地震动强度图结果.震后快速产出的地震动强度图科技产品能够为震后的应急反应决策和地震应急评估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
Stock markets in the world are linked by complicated and dynamical relationships into a temporal network.Exten-sive works have provided us with rich findings from the top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ir evolutionary trajectories,but the underlying dynamical
随着断层面形貌测量、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地球化学元素测定和光释光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突破,基岩断层面在古地震研究方面的特征优势被不断发掘,日益成为国际古地震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专业角度开展了大量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本文在系统介绍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的进展、梳理归纳各类研究方法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现阶段基岩断层面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宜重点加强工作的若干建议,并对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为了解雄安新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中小学校园内开展情况及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和需求,课题组2020年年底在雄安新区3县选取部分中小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雄安新区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关注度较高且参加意愿较强,对地震应急避险知识认知水平较高,在地震预警常识、地震谣言辨别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震后救援、自救互救认知水平较低.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发放书籍、宣传册等传统宣传模式仍是防震减灾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随着抖音、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该类宣传形式拓宽了科普宣传渠道,同时深受学生群体喜爱.本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采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得到2022年1月1—31日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MS≥4.0共13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逆断型1次,走滑型9次,未知型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