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分析性语言研究述评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性语言研究法是近年来语言学界新出现的一种针对我国分析性语言特点的语言研究方法.目前语言学学者运用该方法已做出了很多成绩,分别从语音、语序、句法结构、词类、语法形式或整体语言特点等方面对不同语系、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涉及汉语、景颇语、哈尼语、拉祜语、傣语、普米语、壮语、布辛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分析性语言研究方法有助于发现汉藏语系语言的特点,解释特殊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注重解析语言特点间的联系.该方法不仅是对我国早期汉语研究的积淀与多年少数民族研究的探索的升华,还是对语言学理论在我国语言研究中入乡随俗的思考,是我国语言研究方法的创新.
其他文献
有明一代,出现大批《史记》评点著作,唐顺之的《荆川先生精选批点史记》就是其中产生时间较早的一种.该书在明清两代的书目中鲜有著录,且至今未被学界予以充分重视.然而,此书不仅是一部以文学性为选文标准的《史记》选本,而且还是一部从文学角度批点《史记》的评点本;由于产生时间较
文学作品中的滇缅公路,是一条抗击外辱之路、中外友谊之路、民族团结之路、追求自由之路,这些构成了滇缅公路的正面意象的丰富内涵.滇缅公路同时也是一条苦难之路、危险之路、屈辱之路.滇缅公路意象生成的原因主要有:筑路的恢弘与悲壮、滇缅公路的特殊贡献、世界的广泛关注.
在玉溪“米线节”流传的区域,有不同的口头讲述解释米线节的起源,不同的讲述对应着不同的群体文化.“漂木成神”透露出米线节可追溯至本地山林信仰,“阿普治水”表达了迁入者农耕文化的诉求,“甥舅争神”则反映出根源不同的村落相互融合的过程.
毛际可是清初著名的学者.本谱以毛际可《安序堂文钞》《会侯先生文钞》《浣雪词钞》为主要资料依据,旁征毛氏诸多亲友、交游的别集、年谱、方志编纂而成,对毛氏生平、仕宦、交游、著述等进行了梳理和考证.
奇异诞生故事在大理白族地区流传范围较广,当地的奇异诞生故事从母题上来说有单纯的“神奇怀孕母题”“怪异降生母题”“奇异长相母题”“神速生长母题”,同时也有复合母题存在.奇异诞生故事表达出人们传宗接代的美好愿望,表现了人们对英雄主义的崇拜,体现出民众的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文化内涵,与白族人民的信仰、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滇南杂志》为清嘉庆年间云南布政使梁敦怀幕僚曹树翘所辑,其附“方言”载《夷雅》一编,分别为“释天”“释地”“释亲”“释身”“释宫”“释器”“释食”“释用”“释植”“释动”“释杂”,总11篇.其所记语言涉及彝语、壮语、傣语、纳西语,语料来源于乾隆年间所编《东川府志》《恩安县志》《丽江府志略》《广南府志略》,仿《尔雅》体例“依类训释”.《夷雅》的编纂顺应清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认识和治理需要而产生,其目的是解决“虽薄海同风,而各种方言仍难臆揣”的夷言莫解的现实困难,期“补《周官》土训、象胥之未备”,游滇者可“
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但其中难免会存在若干舛误与疏漏,而对其中作家作品的有关问题进行订正与补充,可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
傣族地区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创世神话,形成了相对统一又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神话谱系.傣族先民借助神话想象,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创世神话,这些创世神话开创了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维持了天、地、神灵、人类及动植物之间的秩序和生态平衡,稳定了种族的繁衍.创世神灵以神奇的力量和超凡的智慧共同构筑了开天辟地、人类大兴旺的世间传奇,神的谱系特征独具特色,其神话的数字谱系又带有鲜明的宗教特征.
清代吴树声《诗小学》在《诗经》训释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此书对《诗经》的训诂方法得当,立论公允,颇多创获,这在其运用“因声求义”方法进行训释时表现尤为突出.其“因声求义”之方法,主要表现在“明假借”“探语源”“通转语”“明古音古韵”等方面.
澄江话属于西南官话滇中方言小片,其形成与元明清的江淮、北方官话和四川方言关系密切.一些普通话“子”尾词,澄江话不加后缀“子”,而采用重叠、儿化、儿化重叠等几种不同形式,体现出名词形态发展的不同情况.澄江话“子”尾词采用名词重叠形式主要受四川方言影响,采用儿化形式主要受老南京方言影响,儿化重叠则是两种方言影响的叠加,反映了方言接触的历史层次和影响的多样性,在多方言的接触和影响中,不仅有某一方言特征的延续,也形成方言影响的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