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联合电休克治疗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ar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异丙酚联合电休克治疗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C组)、抑郁模型组(D组)、电休克组(E组)、异丙酚联合电休克组(M组)和异丙酚组(P组).C组正常喂养,其余组建立抑郁模型.造模后D组正常喂养,E组和M组分别给予单纯电休克和异丙酚联合电休克治疗各6次,P组腹腔注射异丙酚100 mg/kg.各组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2天、干预结束后第2天用旷场法进行行为学评分.干预结束后第2天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学习记忆功能.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RT-PCR法检测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nNOS 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4组行为学评分均降低,学习记忆功能均减弱(P<0.05).与D组和E组比较,M组干预结束后第2天行为学评分升高,学习功能减弱,记忆功能增强,NOS活性、NO含量和nNOS mRNA表达降低(P<0.05).与P组比较,M组干预结束后第2天行为学评分升高,学习功能减弱,记忆功能增强(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电休克治疗可明显改善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和学习记忆功能,其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可能与异丙酚抑制电休克介导的海马组织nNOS mRNA的过度表达,降低NO生成过多所致的中枢神经毒性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麻醉诱导期易发生血液动力学的波动,尤其是老年人,术前容量治疗有助于维持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平稳[1].但诱导期实施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探讨全麻诱导期间AHH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期刊
期刊
目的 评价鞘内转染重组腺病毒介导入神经生长因子β(Ad-hNGFβ)基因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3组(n=32),假手术组(Ⅰ组)假手术后立即鞘内注射入工脑脊液;Ⅱ组和Ⅲ组制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术后分别立即鞘内注射入工脑脊液或Ad-hNGFβ基因.分别于术前1 d(基础值)和转染后4~28 d每4天测定整体行为学评
男性,32岁,体重52 kg,身高165 cm,因二尖瓣前叶脱垂并中度关闭不全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
期刊
全身麻醉下采用体外循环全身灌注热疗(EWBH)将机体中心温度提高到42℃左右,维持120min,并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2].但对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肿瘤病人实施EWBH时,如何维持心肺功能的稳定,是麻醉管理过程中的难题.本院对40例晚期肿瘤病人实施了EWBH联合化疗,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体外循环(CPB)致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7~67岁,体重62~82kg,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10例.L组在切开心包时开始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4 mg/min至术毕,CPB预充液中另加入利多卡因4 mg/kg,C组以同样速率输入等量生理盐水.L组随机选
期刊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并发癌性疼痛,其发生率达73%,中晚期高达90%.患者疼痛剧烈,呈进行性加重,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差,常采用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治疗胰腺癌内脏痛[1-3],NCPB有效镇痛作用可维持4~6周,荟萃分析显示其即时和近期镇痛有效率达85%[4]。
期刊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26~50岁,体重48~75 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舒芬太尼0.5 μg/kg组(Ⅰ组)、芬太尼5μg/kg+艾司洛尔1 mg/kg组(Ⅱ组)和舒芬太尼0.5μg/kg+艾司洛尔1 mg/kg组(Ⅲ组).3组均静脉注射试验用药、异丙酚1.5 mg/kg和维库溴铵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