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ly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创新的手段是在借鉴西方演绎手段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推陈出新。为此,要全面认识到西方的演绎手段,在表现民族艺术作品,展现民族情感时的优点与弊端。
  关键词:美声唱法 民族声乐 声乐艺术
  一、民族声乐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民歌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可以说在我国声乐发展史上,民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戏曲、曲艺、以及说唱艺术,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见证了我国民族声乐历史的整个发展历程。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种认识上的抽离,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有两个特性,一是集体创作性,另一个是口头传唱性。它根植于富饶的民间音乐沃土。简练的音乐语言,生动、形象。1956年5月2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在此鼓舞下,我国从事音乐创作的广大艺术家们,积极投身对音乐的创作以及演绎中去。一时间音乐艺术之花开遍神州大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促进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在改革开放思潮的涌动下,中西方文化进一步交流,声乐艺术也进一步发展。借鉴美声唱法演绎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行为,渐入普通人心。与此同时,国内的声乐艺术创作者积极汲取西方声乐演绎的营养成分,丰富自身的民族声乐艺术,并且收到鼓舞人心的效果,极大的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二、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
  (一)气息的运用
  气息的正确运用不仅能够减轻表演者的表演疲劳,而且能够将艺术作品蕴含的真实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以往的民族唱法演绎中,大多数的表演者都不能够很好的运用气息。因此,在表演的初始阶段就不在状态,无法与观众产生情感的交流与共鸣,给观众以底气不足,散漫的感觉。在融入了西方美声唱法的元素后,演绎者在对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进行演唱的时候,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气息的走向,而且表演者通过作品与观众产生了高度的情感的交流。之所以能够实现用美声声乐语言来表现民族声乐的情感,是因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者在对民族唱法进行创新时,立足于民族自身声乐独特的表现手段,并完美驾驭美声唱法中的各种演绎手段。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对气息运用的教授与训练,力求演奏过程中气流的急缓、轻重、渐变都能把握的恰到好处。
  (二)咬字唱腔的运用
  民族艺术的美声表现语言,源自于意大利歌剧。演绎者在用西洋美声来演绎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保正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既能声音通畅,又能咬字清晰。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对民族声乐作品用西洋美声来演绎的时候,要求要提起软腭,并立起后咽壁,以此形成一个稳固的咽腔,供稳定的气流。
  (三)共鸣的运用
  以往的传统民间唱法中注重对局部共鸣的实现,以口腔共鸣技术为主。在借鉴了欧美唱法中的混合共鸣表现手段后,我国声乐教学实践要求要将喉咙打开,稳定气流通道,抛弃以往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的卡、挤、压的演唱程式。全面调动共鸣腔,实现发出声音音色的圆润。通过对声音音区的控制,达到对真假声使用比例的调控,进而实现发出声音与胸腔、口咽腔以及头腔产生共鸣,使发出的声音色彩绚丽多变,并传递到更远的地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不同的表演风格的时候,对共鸣腔的调用,要从作品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实现了美声演绎手段的科学性与传统民族演绎手段的特殊性的高度统筹。
  三、民族声乐发展道路上改进之处
  (一)借鉴认识上的不足
  在演绎方式上,西洋美声注重混合共鸣,重视歌唱感的整体性,在实际表演的时候采用的是全共鸣,这种全共鸣的特点是:音量大、音色高昂、饱满圆润而不失穿透力。美声唱法对发声的要求是:自然、高亢;对音色的要求是,清脆、滑美。并且要求要有恰到好处的共鸣以及圆滑的连贯音。另外在起音、滑音、持续音装饰音以及收音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总而言之,所有的手段都是在烘托表演内容的华丽,表演场面的宏大。
  (二)多元化的发展不失改进之处
  中国的民族声乐文化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以及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西北“信天游”的高亢广远而不失委婉环转;“花儿”的自由活泼生动形象而不失高亢激昂;江南小调的绵柔温婉而不失细腻情感。
  四、民族声乐不足之处的应对策略
  (一)多元化全面发展,走向世界
  中华民族声乐是历代先贤经不懈努力与艰苦卓绝的斗争发展而来的,是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结晶而成的。因此,继来者在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时候,要坚持多元化发展的这一理念。这是对过往者的尊重,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回望过去的同时,引发对民族声乐未来的展望与思考。力求推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感受中国声乐艺术的魅力。为此,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谦虚态度与学习精神,立足民族自身文化的基础,汲取世界民族文化的营养,丰富发展自身民族声乐艺术;学习西方先进的演唱方法、表演程式、演绎手段;完善国内民族声乐理论体系的同时学习西方的声乐理论。用正确的思想指导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实践,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注入新鲜血液。
  (二)运用科学的演唱技术
  虽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是从演绎手段以及演绎体系方面来说,还不够完善。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投身对民族声乐艺术演唱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中去。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民族声乐艺术家能够将美声唱法的优点为我所用。与中国传统演唱技巧不同的是美声唱法在强调吐字清晰的同时将什么放在第一位,注重声音的饱满、通透、圆润、清纯、松软、活泼、绵柔。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对咬字的处理,既要考虑到发生又要兼顾行腔。所以,在具体的声乐学习或是实践中,对咬字的处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表演者要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修养力度。除此之外,对其他民族的声乐作品也要多加练习,特别是某些具有民族音调特色的中国声乐作品。以此实现用美声演唱手段的表现程式,来反映民族声乐作品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马菲.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1,(04).
  [2]陈岳琴.美声唱法下民族声乐演唱的科学性[J].楚雄师范学院院报,2009.
  [3]李小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4]施启龙.中国民族唱法发展的新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其他文献
构造了基于概率的连续体结构动力特性拓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以结构的形状拓扑信息为设计变量,结构总重量极小化为目标函数,满足结构多阶固有频率约束的可靠性要求为约束条件.
考虑梁结构的预应力,导出了结构的应力及其灵敏度公式.同时,结合结构单元应力水平和相对差商,对于带有尺寸和拓扑变量的连续体组合结构优化问题,建立了一套优化准则,在双方向
目前对调压室水位波动的研究主要有图解法和数值计算。尚未看到考虑阻力项后调压室水位波动随时间变化的显函数计算方法。本文从调压室的基本微分方程出发,采用泰勒级数展开式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两年来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随访15d~3个月,根据预后分为临床痊愈组及预后不佳组,比较两组的基线特征并进行
摘要:安远民间吹打乐是以吹管乐为主、打击乐为辅,配以弹拨乐的器乐合奏乐种,是安远地域内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形成,富有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的民间民俗艺术形式。笔者从其音乐本体入手,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安远民间吹打乐的指法与定调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对安远民间吹打乐的传承和保护有所帮助,对民间音乐起到资料的丰富作用。  关键词:吹打乐 唢呐调名 指法 定调  安远县位于江西赣州南部,同治版《安远县志》载: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实际工程中的大型机组,在线性理论分析基础上,引入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油膜力项,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形成一个比较接近实际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包括陀螺转子-非稳态非线性
目的探讨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肩关节疼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32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肩关节疼痛部位、程度及缓解
倒立摆的摆起过程是复杂的非线性力学与控制的综合问题,当力学模型和参数确定时,寻求有效方法计算控制律函数是实现
将无网格再生核质点法(RKPM)用于刚塑性可压缩材料轧制过程的模拟,采用罚函数满足本质边界条件,选用矩形影响域的张量积核函数,利用有限元网格作为积分单元,对求解域内和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