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自主学习空间, 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认为,老师通过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自主识字、勇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探究 激发兴趣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新课教学的前奏曲。预习一篇课文时,指导学生首先迅速浏览一遍新课文,大概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懂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没有读懂的。接着对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可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有关工具书、参考书,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点攻克,把问题解决,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问题,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留待课堂上听课时解决。
  2.随手笔记的习惯。但凡学习拔尖的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会采取这种科学的阅读习惯——随时做笔记,可以是文字,更可以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涂写,在以后的学习中,从“随手笔记的习惯”中获益匪浅。
  二、培养学习中自主识字的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打破课堂、教材的局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充分注意课外渠道,运用各种机会创设多种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识字。
  1.自学识字。在检查预习效果时让学生找出字在音、形、义方面的难点,发现共性问题全班指导,指读不带拼音的字,说出组词和意思,完成后当堂听写所学的生字,发现错漏及时补救。
  2.场景识字。利用多媒体课间出示模拟的蔬菜市场,让学生边观察实物,边说出菜名,边认识汉字。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制作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名称卡,再在课堂上展示这些卡片,增加识字量,提高学习兴趣。
  3.环境识字。利用班会课,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引导学生朗读校园内的标语宣传牌。
  4.游戏识字。通过唱儿歌、猜谜语、顺口溜等学生喜爱的游戏进行识字。运用这种形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有了它,知识不再枯燥;有了它,学习不再乏味;有了它,学生便能在快乐中学习。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在揭示课题后,按传统教法,教师往往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地球的文字介绍,或由学生叙述所查找到的有关地球的资料,一连串的术语及数字给学生带来的是漠然与乏味,而利用信息技术导入,则效果大相径庭。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本课,揭题后,立即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地球的录像:远看,在浩渺的宇宙中,地球像一叶飘忽的扁舟;近看,地球像披着一层白纱的蓝宝石;特写一,地球上人类幸福的生活;特写二,人类肆意破坏环境,自然灾害接连而至……鲜明的图案,生动的背景音乐,加上极具感染力的解说词,学生仿佛步入太空,又仿佛周游世界,从不同角度对地球有了初步了解,而深入探讨“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的问题更是学生渴求的。此时,师生双方顺势转入新课的学习便水到渠成,在整堂课中学生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乐于学习、积极学习的氛围极为浓厚。
  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了语文学习空间,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首先,我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想弄明白哪些问题,经总结后归纳出如下几个要点:(1)新型玻璃“新”在哪里?(2)新型玻璃有哪些用途?(3)还有哪些新型玻璃?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自学课文。有的上网搜索资料,有的上网交流信息……忙得不亦乐乎。在汇报时,学生对玻璃的了解超出本文要求,以至在谈到学完本课的感受时,许多学生异想天开,渴望不久的将来他们能创造许多功能奇特的新型玻璃。从学生兴奋的发言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创新思维的迸发,感受到了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快感。
  综上所述,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不但提高了学生能力,而且陶冶了学生情操,达到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习惯
  没有问问题的意识,就没有创造性。在每次预习作业完成后,我都会认真批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并且适当地在上课时抛出学生预习时存在的,期待能够通过全班的力量解决的疑问。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就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自己发现问题,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觉学习,进而才能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姚瑞卿.中学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计划[J].教育杂谈.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基础教育课题《以课文为载体,通过五步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法形成自主学能力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3]GHB1098)。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主体自我肯定与欣赏能量的强弱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弱,也是新课程总体理念能否充分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肯定欣赏 自我肯定欣赏能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描述的是阅读中的一种现实。其实,也适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同样是语文课堂,教师个体的不同,出发点、侧重点异样,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的效果,学生的所获,可谓天差地别。借用王尚文所说:
摘 要: “说课”之后,作者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失败,试图找到规避的方法和策略。“意识淡薄”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胸无成竹”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三思而后行”是提升语文教学境界的关键。一线教师要不断充电,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灵动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关键词: 说课 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  两年一次的A级课评比,我又一次落选了,而且是从8人中选5名,这样大的几率中落选的。这
摘 要: 新课标提出课堂上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尽可能地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巩固、完成。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能感动人的课,感动学生,感动自己,感动听课者。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对目标要求烂熟于心,整节课上教师与学生做的一切都要围绕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语文课堂太沉寂了,语文课太缺少活力了”,这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因此,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何使语文课鲜活起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一线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老师用心打造艺术课堂,采用多种教学艺术,使语文教学融入时代气息,跳动时代脉搏,唱出时代最强音。  一、利用影视,让灰色的语文课堂亮起来  我校学生大多是住校生,通过电视获取语文
摘 要: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职责所在,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近年来我们以“与诗为友,以诗养德”的理念为先导,充分发挥古典诗词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的作用对进行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人文素质 重要性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具有引领人生发展的功能。中学古诗经典诵读与教学,有助于我们用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感染学生的情感,陶冶
摘 要: 少年的闰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的手是那样“红活圆实”。然而中年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他的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他的手已经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一对比,深刻地揭示了
在教育传播中,老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他们的学习,就要注意材料(信息)的选择,信息太简单,学习精力不易集中,容易产生大厌烦情绪,学习 In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a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指出不仅要完成基本的识字教学任务,而且要培养一定的阅读能力、创新意识及相应的创新能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学者的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如何进行培养,从而引导老师指引学生学习,为他们的将来筑牢基石。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读式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一、“读式教学”概述及与学生创新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
全文分析了采用模式识别中的小波分析方法对电缆故障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小波变换的故障检测原理来选择故障点并且提出一种故障检测的办法.经过仿真处理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故障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展开生命教育的必然性。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