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思品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jun0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多数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与教师交流少,不愿公开自己的心事,许多教师埋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答。然而,高中生已初步认识到了事物的复杂性,懂得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道理,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得到更高的发展,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地分析并判定各种事实材料,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意志品质方面,高中生意志独立性和坚持性都有迅速发展,具备了不过分依赖教师的独立品格和自主能力。笔者认为,高中教师应正视学生的这些特殊心理,关注其在学习心理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特点,理解高中语文教与学的特性,采取最适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让其具备以下一些读思品质。
  一、深读课文,品悟文章的旨趣
  时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喧闹而浮躁,缺乏对课文到位的深读。学生远离课文、架空内容、天马行空地发表所谓独立见解,课堂教读的“语文味”越来越淡。笔者认为,教读课文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心灵宁静地读到课文深处,走进课文的生活和作者的心灵。比如,祥林嫂为什么死命挣扎也不肯嫁给贺老六?她死了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再回到鲁镇后,为什么人们仍叫她祥林嫂?祥林嫂为什么会心甘情愿捐门槛?这些问题,仅靠走马观花似的读读课文是不可能深刻认识到的。只有心灵宁静地深读进去,并走进鲁镇人的封建习俗和主人公的灵魂世界,走进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学生才有可能较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一定要心灵宁静,使心灵有所震动甚至震撼。唯如此,方可深知其意、得其趣、悟其旨。
  二、深刻体验,感受作品的背景
  就阅读课文而言,没有深入、用心的体验,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思辨、感受和感悟等。高中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体验一般有两种,即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所谓生活体验,就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充分调动个人的经历、阅历、思想和认识等,把这种生活体验融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中去,借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感受、理解和认识的深度,阅读其实就是读自己,就是读自己的生活体验。这种用生命和心灵与课文和作者深度对接、高度相融的体验,必须以学生心灵的宁静为前提。比如,学生要想深刻体验玛蒂尔德的心灵世界,就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到玛蒂尔德的心灵世界和当时法国的社会生活中去,宁静、深入地体验、感受和思辨,进而深刻而全面地把握玛蒂尔德这个文学形象。否则,学生很可能仅仅停留在“虚荣心害了玛蒂尔德”这样浅表的认识上,而看不到造成虚荣悲剧的社会因素,更看不到玛蒂尔德诚信、勇敢、勤劳、乐观等积极人生态度的一面。所谓情感体验,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和生命充分体验课文所蕴涵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既是学生与课文、作者的情感碰撞、交流和融合,也是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最佳形式。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情感体验必须通过宁静的心灵来进行并最终完成。
  三、宁静品味,探究语言的奇妙
  好文章的语言是需要心灵宁静地进行品味的,不如此就难以嚼出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1.在语境中品味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语言的运用都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关键看字词或语句是否适合当下的语言环境。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文字敏感力,要能够从课文的一字一词出发,教学生把关键字词或语句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咀嚼,把课文的语言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而使他们洞幽烛隐,见微知著,把握精髓,深刻领会词语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如“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这两句诗中的“语”字,实际上远没有“音”或“声”字更符合琵琶的自然属性,但作者白居易却偏偏不用。这不是因为作者不知道“音”或“声”用起来更符合琵琶的自然属性,而是听了琵琶女的自诉后,作者那颗心与琵琶女贴得更近了,更能听懂琵琶女的心音。为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灵宁静地真正走进诗的语境。
  2.在比较中品味
  不同的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其语言含义是不尽相同的,表达效果也有很大差异。教师要善于利用变式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心灵宁静地去揣摩、品味,以达到品深嚼透的阅读效果。比如,朱自清散文《春》中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几句,若改成“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的小姑娘”,从信息角度看,应该是无差异的,但若从句式的表达效果来看,则有天壤之别。课文中的原句,将长句截成短句,节奏变得更加明快,与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喜悦、热爱、奔放的情感是很吻合的;如果写成一个长句,尽管语意上没有什么差异,但那种热烈、奔放劲儿则荡然无存。如果教师不肯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并心灵宁静、恰到好处地进行这种变式比较的品味,那么学生对课文中一些看似寻常的关键词句就很可能视而不见了,因而也就不可能深透地悟得语言运用的真谛。
  3.在联想中品味
  心灵宁静地在联想中品味就是让学生借助联想把眼前读到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进而加深对作者笔下的情景、意境的体验,以加深对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这种品味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玩味语言的乐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语的内涵,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韩少功的散文《我心归去》中有段话: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这段话中某些词句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归乡心切、孤寂无聊、简直要发疯的心灵世界。要想更深刻地体验、感受这种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仅凭语境和比较品味还不够,还需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相类似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再现类似的生活情境,将心比心,引导学生联想自己非常想家或无聊时的生活体验。通过调动学生这方面的积累,他们就会真切地体验、感受和理解作者那种“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的思归之心,从而领悟作者语言的奇妙。
  (作者单位:558300贵州省平塘县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是培养高中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化学的动机。教师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探索化学的神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创设一些充满趣味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神奇和有趣,以便时刻保持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新鲜感,好奇心,从而顺利学好高中化学学科知识,实现高中化学学习目标,与化学教
期刊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与学习认知活动紧密相连,情感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情感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本文论述了情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能及情感惨透的作用,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教育是解决语文问题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情感渗透 高中语文 教学过程  情感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败。健康的情感是人对事物客观认识的前提,也是善待事物发展的起点。所以,培养
期刊
本人从事历史教学已经十多年了,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物质环境,以及促进学生创造智能发展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变课堂教学程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造动机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
期刊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数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味道真好”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总结自身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得失,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儿童的心理需求,注重诱导学生学习兴趣,讲求课堂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学、能学、会学。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尊重儿童的心理需求  小学生尚处于儿童阶段,儿童们作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心理需要的动机。学习活动
期刊
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反馈教、检、学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反馈来实现。而考试后的试卷讲评,正是这种联系和反馈的重要而且可靠的手段之一。  试卷讲评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数学试卷讲评是有效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数学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应把肯
期刊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一、实与虚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  班主任工作的务实,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
期刊
【摘要】高中政治课的政治性,时代性,思想性需要教师加强课前反思,要在课堂教学中少走弯路,用最少的投入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就要对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情境,学生认知水平等进行课前反思。教师常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总结教学过程的得失,就会有效的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课前反思 反思内容 反思意义  课前反思,就是上课之前对教案的预设,备课效果,之前教学过程的得失进行思考,对学生学习本学科
期刊
【摘要】在十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师生互助互爱,和谐合作是班级发展的命脉。  【关键词】班主任 和谐 师生关系  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这是当前我们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而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灵魂。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既要做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又要做参与者,因此在创建优秀班集体所有的活动中,班主任应该做“领头羊”,不做“牧羊人”。本文从四方面阐述班主任怎样做好“领头羊”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学生 班级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灵魂。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要做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参与者,这样才能树立
期刊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下,语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教学局面,以下是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受.  一、阅读课中,究竟谁来主导,教师与学生谁来唱“主角”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刚刚脱离童稚的学生来说,由于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实际的课文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只能停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