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中的意义

来源 :保健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比较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及核磁共振诊断,并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确诊,观察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及确诊率.结果:两种诊断方式显示基底节区、脑干、丘脑是常见发病位置,核磁共振检出病灶48个,检出率为96%,CT检出率为36个,检出率为72%,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核磁共振均能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核磁共振检出率明显高于CT,清晰显示病变特点,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诊断的首选方法.
其他文献
对该院近五年来诊断明确的32例术后无绞窄的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采用TPN支持下的非手术治疗.28例经保守治疗梗阻解除,4例经5周TPN支持后再手术治愈,非手术治愈率87.5%.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易行的肺减容手术新方法治疗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探讨严重COPD病人对肺叶切除耐受能力及手术之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1例严重COPD并发肺肿瘤
观察口服谷氨酰胺(Gln)对老年肝胆手术病人的治疗作用.采用肠外营养(PN)加口服Gln治疗20例老年肝胆手术病人并与20例PN常规治疗组作对照.
目前,传染病已经不再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因素,然而,近几年来,一些已经趋于消灭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另外一些被控制的传染病也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新的传
通过营养支持、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脱机成功率.对36例机械通气病人,同时采用全营养混合液支持,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插管29例,股静脉插管7例,输注时间5~61天,平均19.2天.
自1987年12月至1988年6月,应用尿道内切开术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10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3.2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年5个月。1.2病因及病变部位均经顺行及逆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效果并作出分析.方法:选取小儿重症哮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接受机械
目的:探讨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采用连朴饮加减联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目的: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均为静脉麻醉剂,观察两种药物在麻醉诱导中作用.方法:将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比较两种药物从麻醉诱导到气管内插管后5 min内意识
总结了近十年所做的106例小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病例,年龄7天~12岁,平均6.4岁.穿刺成功率97.2%,并发症有导管错位4例,穿刺点皮肤感染2例,误入动脉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