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英语衔接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面对着日益严峻的生源多元化挑战,其中来自中职类学校的单招类、注册类和中职转段类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些中职类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且各个学校的英语教学情况参差不齐,给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对中高职英语衔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英语;中职学校;高职学院;中职类学生
  1 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背景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其中的关键和基础。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升级。同时,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压力的日趋紧张,吸收来自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成为许多高职类学校缓解生源压力的必然选择。在国家产业和教育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中高职衔接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
  2 中高职英语衔接的实施现状
  2.1 中职类生源比逐年升高
  近年来,中职类学生在高职院校新生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主要由三类生源组成,即中职单招类、中职注册类、中职3+3转段类。根据调查,某高职学院新生报到人数中,中职类学生分别占该院2016年的30.9%、2017年的38.4%、2018年的41.9%。由此可见,中职类生源占比逐年上升,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已經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源的多元性特点也使高职英语教学成为主要的教学难点。
  2.2 中职类学生的高职英语教学困难重重
  (1)英语基础较差。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较差,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语法知识、听力、阅读和写作等能力都与高职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有较大差距。某高职学院2016年组织的词汇测试大赛结果显示,参加竞赛的中职类学生的词汇数量大部分都在800上下,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学生的词汇量要求分别为3400(A级)和2500(B级),中职学生即使参加B级考试,其词汇量也有不小差距,这些基础上的差距导致许多学生面对高职英语学习时觉得困难重重,很难坚持下去。
  (2)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难度大。通过对中职类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观察,发现大部分中职类学生在课堂教学学习、配合老师回答问题、参与课堂其他活动等方面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无法利用原有的英语知识完成课堂的英语交流、课后的翻译练习。此外,由于对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无法有效理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专注于学习内容和活动,因此课堂纪律相对较差,给任课教师造成较多的干扰,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
  (3)高职英语课程考核通过率较低。由于高职类英语考核主要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参考,而这一测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听力、语法、词汇量、应用阅读能力、应用翻译和应用写作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要求略低于大学英语四级。尽管相当多的学校通过分级教学等改革降低了对中职学生的考核要求,但该类学生总体通过率仍然较低,对高职英语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造成不小压力。
  3 中高职英语衔接中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培养目标不同
  2009年我国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等职业英语教学侧重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其自信心,帮助其掌握学习策略。而2007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则要求: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场英语交际能力。这充分说明,中职英语教学重在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仍然属于知识学习范畴,而高职英语教学强调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二者在培养目标和方向上有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给中高职英语衔接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3.2 课程体系和教材不同
  作为公共基础课,中职英语的课程任务本身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而随着高职英语教学任务与未来工作岗位衔接的日益紧密,开始侧重其职业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由于双方的定位差异,中职英语的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基础语言知识展开,而高职类课程主要侧重通过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衔接提高其职业能力。目前,江苏省中职类学校一般选用苏教版《江苏省职业学校教材·英语》,教材重点强化基础词汇学习、基本语法体系和初级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而高职类学校则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英语教程》《新职业英语》等为主,教材不仅重点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侧重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和职场英语应用能力,更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运用语言的工作能力。
  3.3 学习内容不同
  根据学校所处区位经济特点的不同,不同中职学校的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课时有所不同。比如,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标准要求较高,将课程学习分为视听能力、口语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四个模块,课时总量高达216课时,但部分学校实际的教学内容则有很大程度的缩水,许多学校的实际教学课时只有144课时左右。高职类课程则强调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使其掌握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保证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的英语业务资料,培养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培养其未来岗位所需的基本职场交际能力。
  4 如何有效解决中高职英语衔接的突出问题
  4.1 改革中高职英语衔接中的教学模式,尝试“差异化”教学模式
  很明显,当前的中职类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也无法完成传统的语言训练和学习方式。这就要求高职学校为其开设具有“差异化”特征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英语课程,探讨针对该类学生的可行性课程标准,选择恰当的教材或者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具体来说,这种“差异化”特征主要表现在:转变教学模式,发挥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课堂教学向任务型、小组或团队协作型教学转变;教师不再担任传统语言知识点的讲授者,而是资料提供者、课堂活动设计者、完成过程中的咨询者和监督者、整个教学任务的参与者,同样,学生将转变为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练习环节转变为语言运用过程,教师和团队中语言能力较强者将解决语言障碍,但其他学习过程对所有学生仍然具有参与性。这将极大地减少学生对传统课堂的乏味感和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4.2 加强中职类生源英语教学团队的培养,提高团队教师的针对性教学能力
  要实现上述“差异化”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教学模式,改变其对中职类学生的态度和刻板印象,提升其教學信心和教学能力,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基层教研室必须成立专门的中职类教学小组,研讨该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符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素材。其次,通过小组示范教学或公开课,树立教师为中职类学生教学的新形象,帮助教师完成自身教学角色的转变。
  4.3 加强教学内容改革,转变中职类学生差异化学习的重点
  针对差异化教学,教学内容既不能脱离语言学习本身的特点,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词汇、语法等学习内容,语言教学应当穿插在任务教学的过程之中,并体现出专业“差异化”学习的重点。针对旅游、会展专业的学生,应当鼓励其进行接近其工作过程或具体岗位的英语口语表演类任务;针对贸易类专业的学生,则选取外贸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文档进行小组竞赛知识抢答;针对建筑、室内装修等专业的学生,则选取案例教学与案例模仿,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语言知识运用与专业特色结合,从而使学生从过去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方向转变,语言学习和工作过程的衔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力。
  4.4 加强教学管理,培养中职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风气较差,课堂自理能力较弱,不能主动完成教学内容学习,考试不及格率和积欠率较高等状况,合作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严格把控学生的日常考勤,狠抓学生的学习风气。对不遵守教学管理的学生要及时交流,对不能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学生要严把课程考核关,不能完成积欠考的学生要实行升降级。既要鼓励他们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又要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以真正推动学生自我转变,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业。
  4.5 改进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评价机制
  评价要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作业、测验、课内外活动等形式;终结性评价可采用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等形式,也可采用真实性任务。考核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注重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兼顾策略、情感和学习态度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在考核中分别占相应的比例。
  5 结语
  当前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我国职业教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中高职英语衔接是中职类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衔接机制,应寻找双方合作的共性特点,抓住中高职英语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培养一批充分适应中高职英语衔接教学特点的教师队伍,帮助学生积极实行向高职英语学习的转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和未来。
  参考文献:
  [1] 高原,曹晔,马四顺.中、高职课程衔接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3).
  [2] 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3):3-11.
  [3] 代唯良、钟永发.关于中、高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J].职教论坛,2010(11):54-56.
  [4] 罗广文,潘军英,苏依冷.基于新教学大纲下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与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5] 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和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56-59.
  作者简介:沈剑(1976—),男,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英语语言与文化、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各种超高频电子整机需要高性能的表声波压电器件。介绍了新的压电薄膜——ZnO/AIN复合压电薄膜的制速、结构和性能,并给出主要研制结果。
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实验装置与方法,可以仅用一个平面磁控溅射靶来方便地合成各种金属多层膜。小角X光衍射(XRD)分析证实了采用此实验装置与方法制备的Fe/Al多层膜的良好周
针对码率较高、实时性强的扩频抗干扰接力通信系统的窄带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器件并行实现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滤波器的设计。该系统是针对DSP器件的特点,采用TMS320C30数字信号处理器
笔者运用实地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了江苏省6家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情况,总结了江苏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现状,归纳了江苏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问题,结合文创
用于实和数据对留学人员进行了分析,说明留学人才是我国科学技术人才资源的宝库,并提出了吸引他们回归祖国服务民族的措施。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长期以来,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美国语言学家萨比尔(Sapire)说:“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人类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
以结构网络分析法为基础,导出了结构荷载效应特征函教算式.由此,可确定结构荷载效应的分布概型及其数字特征.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美术设计中渗透并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意义,然后从传统色彩、书法艺术、传统纹样以及传统造型等角度出发,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设计中的有效渗透体现,以供广大读者研究和参考。  关键词:美术设计;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体现  美术设计需要依赖传统文化元素的底蕴展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将现代文化作为媒介。作为设计师,应当深入了解并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将其合理渗透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