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算法

来源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传统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测试用例自动生成已经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算法效率不高的问题.花朵授粉算法是新发现的一种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将该算法应用到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面具有寻优精度高、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但会产生早熟现象,无法跳出局部最优解,从而造成收敛速度慢、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混合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算法,将群体爬山算法思想混合并融入花朵授粉算法中,保留了寻优精度高等优点,同时提高了标准花朵授粉算法的脱困能力和运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测试用例自动生成上精度较高,同时在收敛速度和计算效
其他文献
腾冲火山群是我国目前仍具喷发危险的火山群。本文首先对火山区的地壳运动背景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介绍了火山区的形变监测情况,再依据1998~2004年的水准测量及2002~2004年GPS观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时,我国前兆台网在网运行的七十多套钻孔体应变仪中,除个别仪器雷击或探头损坏外,其余运转基本正常,几乎全部记录到了此次地震。其中位于震中方圆1 000 km范围内的共有12套仪器,均为"十五"新上的TJ系列应变仪,包括了四川、甘肃、陕西3个受灾最严重省份的全部体应变仪,以及宁夏、云南、山西的部分仪器,分析结果如下。
随着互联网数量的不断增多,海量的数据信息为互联网用户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推荐系统带来了技术性的挑战。用户-评分矩阵对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大数据
通过研究数据检查应遵循的原则及常用数据检查方法,针对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研究数据检查规则方法及检查内容,设计并实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检查系统。
本文分析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县MS7.3级地震的可能发震构造,介绍了中期地震预测情况以及地震发生时全球、我国大陆地区及周边几个重要地区地震活动所处的状态,并分析了震前出现的可能地震活动异常现象,以期有助于深入认识这次地震的发生。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防震减灾方面,移动互联网将在防震减灾社会化管理上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等一些国内外专业机构已经初步能做到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一些地震数据产品,但这仅仅是移动互联网在防震减灾方面应用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应用需要人们去发现、开发和推广。本文讨论了移动互联网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应用和作用,希望能通过借助这一最新的科技手段,提升防震减灾事业科技水平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一般认为各类地震前兆观测资料都是以不同的方式监测与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有某种关联的信息,通过研究该类信息,有助于认识地震发生的机理。通过大量研究表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该地震的参数如下:1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震时间:北京时间2009年8月16日15时38分;
现阶段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存在构建用户兴趣模型过程复杂、繁琐,蕴含的语义信息要素较少或者不完整等问题,研究基于本体的用户模型构建方法已十分迫切和必要。为此,
(1)地震科学数据管理的意义。地震科学数据不仅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信息源和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也是国家十分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经过近50年的努力,地震行业已经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