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新路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o1361315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三年承办江西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连续三年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由原来的20%提高至90%,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业,初步实现了行业就业、体面就业。
  短短6年时间,学院已经培养出1500余名企业争抢的优质人才,学生就业薪资创造了五年平均月工资8329元排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2016年,毕业生月薪最高达到1.7万元,行业就业率达85 %,取得突破性发展成效。
  日前,记者深入江西省宜春学院采访,欣喜地看到,宜春学院服务外包学院闯出了一条培养国家紧缺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新路。
  走产教深度融合的道路
  暑假期间,宜春学院服务外包学院2014级420名大二学生留守学校,人手一台电脑,听合作企业达内集团、慧科教育集团等企业的工程师讲授Web、前端开发;2013级380余名学生在暑假期间到“北上广深”各合作企业参加为期4个月的岗前项目实训;2015级460余名大一新生也在合作企业进行为期3周的见习,通过实训,提前认识行业。该校探索“校企深度嵌入式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每年把“北上广深”的40多名软件工程师请进课堂,把学生派到“北上广深” IT合作企业去实训。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服务外包产业迅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紧缺,而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又找不到出路。为打破困局,宜春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办学之路,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快创新机制转型发展。2011年,该校在江西省率先设立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并依托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成立了江西省高校唯一的软件服务外包学院。
  目前,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专业被列为江西省高校首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宜春学院——中软国际”是全省计算机类专业中唯一被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宜春学院服务外包学院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嵌入式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在与企业进行行业共建、专业共建、师资共建、实验平台共建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符合该校实际的特色道路。
  校企双方根据对行业的预测和专业特点,由双方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详细论证和建立科学制度,保证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
  为了让学生认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兴趣,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合作企业派高管或技术精英负责该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在培养方案中,每学期都开设有职业素养课程,使学生在思想上、个人素质上逐步完成从学生到合格的企业员工的平滑过渡。
  组织大一新生赴合作企业所在地了解企业的内涵、IT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状况,实地感知城市IT产业园区,组织资深开发人员、企业总经理、企业人力总监来校开设讲座。
  企业实训是由优秀工程师在每个学期末来校实施2~4周的强化训练,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体验真实工作案例和真实工作环境、真实工作压力,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和氛围,保证了学生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企业通过微课、慕课等方式,选派优秀工程师担任班主任,远程辅导学生。通过俱乐部,工作室等形式组织学生完成大作业或实战训练。
  企业充分利用寒暑假,有针对性地布置实用项目,让学生自主完成,并由企业集中答辩、评分。大四上学期,学生到合作企业基地进行一学期的岗前实训,实训结束后,再在企业顶岗带薪实习,强化岗位技能,有效缩短了学生角色转换的周期,并使学生的入职起薪大幅提高。
  宜春学院服务外包學院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常态化、制度化邀请企业精英到学校讲授专业认知课程,培养在校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学生在入学后就签订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就业保障协议,毕业后到中软国际、Oracle、华为、中兴、IBM等众多知名企业工作。
  宜春学院服务外包学院实施“校企深度嵌入式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在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全程渗透,建立了企业实训制度、企业基地岗前培训制度和顶岗实习制度。据了解,合作企业优秀工程师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来校,对学生实施2至4周的专业强化训练,学生大二、大三暑期到“北上广深”见习、实训,大四上学期,学生到合作企业基地进行一学期的岗前实训,实训结束后顶岗带薪实习,强化岗位技能,有效缩短了学生角色转换的周期。
  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服务外包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校企联合、产教融合,打通学生高就业率最后一公里的创新途径。
  宜春学院服务外包学院精心选择合作企业,合理做好企业的地域布局。目前,学院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国三大经济圈都有实质性深度合作企业:从合作层次上看,有本科,有专科;从合作方式看,有就业训练(最后一年自愿自费到企业指定地点训练,企业负责保证就业质量)、知识转移(对方投资实验室,并负责培养学校师资,负责学生就业)、嵌入式专业共建(大一开始、企业课程全面嵌入,企业保证学生就业质量)等,为办学注入了最积极的创新因子。通过校企共建校内实践工程训练中心、校企共建实训中心、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方式进行深度合作。
  记者走进宜春学院服务外包学院,听到实训室传来清脆的键盘敲击声,这是来自“北上广深”的合作企业正在为2014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暑假实训。
  “我们为学生提供的实训设备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不仅人手一机,在购买苹果电脑方面就投入100余万元。这个暑假的安排是14级的学生在校内实训;15级大一新生在“北上广深”合作企业见习3周,进行实训,提前认识行业;13级学生也在暑假期间到各合作企业参加岗前实训。”服务外包学院院长甘诚智介绍,这些是“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部分合作内容。
  记者发现,在各个实训教室,既有指导学生在线下操作的指导老师,也有在讲台上讲解理论的授课老师,这些老师都是来自合作企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精英。
  正在为学生进行实训指导的张老师来自上海海同公司,授课任务是服务器开发。当记者询问张老师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时,他说学生的整体素质比想象的好,潜力大,效果好。比如网上商城项目,布置了任务就能出效果,他对这批学生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名2014级学生王文清告诉记者,最大的收获就是能与老师一对一交流,学习中有问题随时可以问老师。大二学生胡鑫自信地告诉记者,现在就到一个公司去做前端开发也没问题。再通过两年学习、实训,去广州大公司工作也应该没问题。甘诚智告诉记者,拿给学生实训的作业,都是企业成功项目,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一毕业就能达到传统教学模式下工作两三年的经验水平。学院一直秉承“开放办学”的基本理念和“校企合作,多方共赢”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企业成长”的发展目标。
  通过校企高管互访、校企教职工互派、各种形式的校企对接论坛等方式,宜春学院服务外包学院实施的校企深度嵌入式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渐入佳境,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新春开学,金溪县发生了两件新鲜事:已经调入金溪县职业中学的两名教师要求到农村浒湾中学任教;金溪县教育局电教馆、教研室的5位教师,相继向教育局递交了报告,主动要求到农村学校任教。  不同于其他地方,教师争相往城里跑,从2014年开始,推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金溪县,这两年来持续出现一股县城教师争相到农村交流轮岗的热潮。  三月暮春,记者来到昔日王安石笔下的“锦秀谷中春”——金溪,
期刊
为进一步推进2016年全市中考体育考试改革工作,4月28日,宜春市在奉新县召开了中考体育考试改革现场推进暨工作布置会。  与会人员首先到奉新二中参观了奉新县中考体育考试现场,详细观摩了中考体育考试使用仪器测试流程。观摩结束后,各县(市、区)教育局汇报了中考体育考试改革工作情况,市教育局基教科、市中招办负责人分别就2016年中考体育考试使用仪器测试、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做了部署、提出
期刊
36年来,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坎坷的山區小路,想得最多的是渴望飞翔的山村孩子。她的心中始终秉持一个目标,就是用心呵护每一个山村孩子的梦想。她以自己的坚守和热爱,诠释了“教师”这个阳光下最光辉职业无私奉献的涵义。她,就是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0名2016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支月英榜上有名。  她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期刊
在古代鲁国有一对邻居,一家姓施,一家姓孟。两家分别都有两个儿子,更巧的是两家的儿子都一个爱好学问,一个爱好兵法。  施家的两个儿子,分别去齐国和楚国游说:爱好学问的儿子去了齐国,齐国国君很欣赏他宣讲的仁义之道,遂让他担任众公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去了楚国,楚王很欣赏他的用兵之道,遂任命他为军师。就這样,两个儿子都获得了重用,施家很快富贵起来。  看到施家的情况,孟家的两个儿子就来到施家求教,施家
期刊
吉安市吉州区是江西省已认定的10个省级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之一。该区创新督导责任区建设机制,将“督”与“导”结合,扎实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  据了解,吉州区通过层层选拔,在全区在职教师、教研人员和行政人员中遴选出23位责任督学。吉州区科学划分责任区,将辖区内完小以上所有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全部纳入责任区,全区全面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凡是涉及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后勤服
期刊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萍乡市教育局以“五个一”为抓手,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熟记、领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断提升育人成效。  一、坚持一个核心,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元素融入到师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不断提升立
期刊
当送爽的金风拂过收获的大地,琅琅的书声又响彻美丽的校园;当桌上的台历再次翻到了九月开学季,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教师节——一个让人心怀感激心存感恩的美好节日。每年的此刻,阳光打在我们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头,总有一些与教育与校园与成长相关的记忆让我们珍藏和铭记,总有一些与之相关的人和事令我们崇敬和感动。  诚然,令人崇敬和感动的,不只有教师,还有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人们!  在热烈
期刊
8月19日晚,红色音乐舞蹈史诗剧《井冈山》,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大礼堂隆重上演,参加全国“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讨会的200多名代表,欣赏了井冈山大学100多名学生精彩的演出。10年来,红色音乐舞蹈史诗剧《井冈山》演出了198场、观众近20万人次,成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  80多年前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不仅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而且孕
期刊
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传家也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在过去,老师比父母重要。为什么?因为父母给你的是血肉之躯,老师给你的是智慧之躯。也就是说父母给你的是硬件,老师给你的是软件。老师是传法的,替天地把智慧、宇宙间的能量、密码传给你。所以,过去师徒关系比父子关系重要得多,老师点亮你的心灯,否则你只是行尸走肉。  有一个故事,问子贡父亲去世了,他守孝多少年?有的说三年,有的说三年多。但子贡的老师去世,子贡守墓六年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徐光明)如何将井冈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8月26日,江西省教育厅在南昌举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体备课培训班。江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工作者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谈了体会和经验。  记者获悉,为更好推动井冈山精神进课堂,江西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组织开展“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教育教学。该门课程安排16个课时,1个学分。  井冈山大学扎实推进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