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院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hexxj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我院201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方法:细菌分离按常规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12年版进行并判断结果。结果:2637株非重复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844株,占32.0%(844/2637),革兰阴性菌1793株,占68.0%(1793/2637)。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分离菌株的第一位。葡萄球菌属细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CNS(MRCNS)检出率分别为28.3%和78.0%,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VISA)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菌株。屎肠球菌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的耐药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位居第1位(占19.6%),肺炎克雷伯菌位居第2位。厄他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1.6%和66.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酯、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呋喃妥因、头孢替坦、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大于90%,并呈现多重耐药,对其他测试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20%以下,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9%和2.1%。结论:微生物检验为临床提供可靠用药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细菌耐药的关键。
其他文献
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VAS 评分
探讨分析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在我院骨外科就诊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3例行微创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22例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院工作的不断开展,照片档案在医院工作中多层次、大范围地产生。为保证照片档案资源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目前医院照片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
探究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Herbert螺钉结合自体骨移植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
伴随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免疫组织的化学以及众多分子的生物学应用,促使肿瘤的临床诊断技术有了长远进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肿瘤的临床
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越来越多,其X线影像表现更接近非特异性炎症,或者类似肺肿瘤,或者介于两者之间,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都缺乏传统肺结核的特征,这些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常给临床诊
探讨实施医护共同查房对护理工作的临床效应。方法责任护士随同医生查房,对分管患者的病情、诊疗计划、护理重点等全面了解,医护共同制定治疗和护理计划,保证治疗护理的及时性、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2013年9月,本科2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存
分析左氧氟沙星替换常规三联疗法中的甲硝唑,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初次治疗失败的疗效与安全性,从而指导临床更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