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从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让学生感悟历史文化精髓,陶冶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文章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为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重要性;策略
  历史具有奇妙性、神秘性、矛盾性,在每一个不同的时间节点上都有不一样的文化印记,它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沉淀,也是对先人生活实际的一种记录,探寻历史的文化与精神是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最根本的初衷[1]。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既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又可以让学生形成完善的心智和高尚的灵魂,还能让学生获得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文精神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探究人在历史中的价值和作用,体现对人的尊重和重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2]。
  (一)历史具有时空性
  对于历史人文精神的培养,既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文化形成的过程,又可以深入发现历史的真相,并探寻人类历史文化的价值内涵。
  (二)历史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人文文化的沉淀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让学生知道人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让学生本着以人为本、对先人文化的尊敬态度学习历史。
  (三)历史是哲学的、矛盾的,也是发展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既可以让学生深入感悟历史文化,又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从特定的历史场景出发,结合历史时空要素客观评价,并可以以正确的价值观评价历史。
  (四)历史具有感染性和传承性
  对很多历史精神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求索品质,可以在秉持人文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历史真相,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历史课堂。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从历史的时空性分析,它是我们生活的昨天,是昨天一切生活以及人类活动的文明印记。所以,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想象空间,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历史;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承认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探究,将传统的“讲授性”课堂转变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模式。
  2.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尽管学生是整个历史课堂学习的主体,但是这并不是代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不发挥作用,教师是课堂的整体主导者,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只有发挥出应有的引导、启发作用,才能使学生更轻松地了解历史,运用正确的方式去探究历史。所以,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利用科学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历史矛盾和冲突,并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其不断探索和研究,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带着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究历史,在学习探究中逐步培养其人文精神[3]。
  (二)培养策略
  本文以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进行分析,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抛出历史命题。通过还原特定的历史情境,学生能结合历史事实发现历史价值,所以情境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非常有帮助。例如,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幅汉人剃头的图片,并在图片上附上说明,即清朝初期“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对汉政策,抛出历史问题:“还原特定的历史时空,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2.设置矛盾,引导学生。历史总是矛盾的,只有体现历史矛盾性,才能让学生在分辨是非中发现历史价值,培养人文精神,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矛盾点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辩证,释疑解惑。可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进行辩论,辩论过程中,教师担当裁判,不参与辩论过程,让正反双方就自己认同的观点进行阐述,以客观史实为基础,就事论事,针对问题进行辩论,这样学生就能从中找到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结论。
  3.分组辩论问题,划定人文精神培养的“三大步”。可以根据历史命题,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辩论几个历史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历史问题需围绕历史命题,而且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层是分析强化专制皇权的政策,例如“分析自秦朝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各朝各代为强化专制皇权都实行过哪些政策?”第二层是分析强化专制皇权的政策的利弊,例如“以现代人的眼光看,這些政策对当时的社会中低层人民产生了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第三层是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人文精神视域下,我们应如何以史为鉴,探寻历史价值,吸取历史经验?”
  4.教师总结,明确思路。双方就如上的三个问题辩论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的若干问题进行总结,因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所以总结的点应集中在事件的历史价值,对人的历史价值、尊严和命运的维护上,主要包括“专制皇权下上层皇权拥有者、士大夫基层和底层劳动人民的历史作用”“应如何正确看待人在皇权专制时代的价值”等等[4]。为方便学生学习,教师可采用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知识点的方式,罗列问题的同时也列明知识点。
  三、结束语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学习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其次是要采定科学、细致的方法和策略,利用历史知识的特点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结合史实资料还原历史真相,探寻历史价值,培养其人文精神。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更多更好的培养策略还需要各位高中历史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泳昆.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8):156,275.
  [2]徐敏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3X):4-5.
  [3]闫秀洁.浅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基础教育论坛,2018(13):45-46.
  [4]马军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
其他文献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影响2009年浙江房地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以及产业内部供求关系等因素后,认为2009年浙江房地产市场仍将处于调整期,尤其是上半年将延续去年下半年的
从宪法的角度考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法律地位应该认定为基本法律。基本法律的认定应该有新的标准。从宪法渊源的角度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属于宪法性法律。但是宪法
语文教师要合理设计写作教学计划,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写作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新课
教育改革是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不断创新的推动力。目前,教师教学累,学生学习效果差及参与积极性不强等因素是导致初中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难以提升的根本原因。文章从师生行为
锡兰橄榄(Elaeocarpus serratus L.)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鲜果含水量77%,总糖16.7%,钙0.96%,磷0.96%,蛋白质2.44%,脂肪3.55%,每100g含维生素B4.03mg,维生素C274.12mg,可溶性固形物15%-18%。以锡兰橄榄为主
【摘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升。在探索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案的时候,应当力图做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和高效性,从而以积极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知识积淀和进步。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便是看学生学习进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疾病,对健康危害较大。作者应用国产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并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其对慢性乙型肝
近几年来,实验室安全已经越来越被国家重视,实验室消毒方法也层出不穷。笔者所在的实验室规定了兽医实验室消毒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室环境消毒、实验室器材消毒、实验室物品消
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进行电视腹腔镜妇科手术676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摘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文章就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提升英语运用能力来提高英语素养展开探讨,分析有效的方法,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习能力;学习素养;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的教学观念对学生有着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