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血法治疗老年性便秘34例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xuef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益气养血法;老年性便秘;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6-0039-01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老年性便秘,多属虚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等疾病,在临床屡见不鲜。笔者自1999年以来,以益气养血法治疗老年性便秘34例,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4例老年性便秘患者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60~80岁;病程1~20 a。查体:见肠鸣音减退24例,肠鸣音消失10例;胃肠钡餐透视见34例患者服用钡剂后8 h内钡剂在小肠均未排空,其中6例48 h后钡剂仍未完全排空。34例患者均应用过果导、开塞露、番泻叶等,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冠心病8例,合并贫血4例,合并脑梗塞8例,无合并症11例。
  12 诊断标准[1] 年龄均在60~80岁之间的老年患者,且具有以下症状:a、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2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b、大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c、常伴有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晕、心慌等症;d、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病史。
  2 治疗方法
  以益气养血法为主治疗。药物组成:党参15 g,黄芪30 g,肉苁蓉15 g,当归15 g,生熟地各15 g,木香15 g,大黄6~9 g(另包),白术15 g,甘草6 g。合并血压高加杜仲、磁石;眩晕加菊花、蒲黄;合并冠心病加瓜蒌、丹参。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15 d评判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大便间隔时间1~2天,质软,肠鸣音正常,胃肠钡透见钡剂到达回盲部时间为1~6 h,8 h之内在小肠完全排空,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大便间隔时间1~3 d,质软,肠鸣音正常,胃肠钡透见钡剂8 h之内在小肠基本排空,随访3个月未复发;有效:自觉症状消失,大便2~3天1次,质软,肠鸣音存在,随访半个月未复发;无效:自觉症状未明显改善,大便仍排不出。
  32 治疗结果 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4 病案举例
  孙某,男,67岁,于2007年3月10日初诊。近5年来,患者由于患冠心病,动则心悸甚,故长期卧床养病,周身无力,腰膝酸软,饮食减少,大便干燥,3~5天1次,每逢大便倍感痛苦。曾服用果导、番泻叶等,维持时间极短。近半年患者自觉症状加重,平时无便意,或虽有便意,临厕却努挣难下,伴大汗,腹胀,乏力,纳谷不香,所解之大便甚少。诊见:大便5天未解,左侧少腹部隐痛,气短,乏力,腹胀,食欲不振,面色不华,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查体:腹部膨隆,左下腹可触到粪块,肠鸣音消失,24 h胃肠钡透示:稀钡剂到胃部时间及蠕动波均在正常范围内,到达回盲部时间延长,超过8 h,48 h小肠内钡剂未完全排空。中医诊断:便秘(气血亏虚型),治以益气养血,方用上方加丹参20 g,瓜蒌3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经服上方4剂后,腹胀、腹痛减轻,有便意,排出黄褐色粪便,质软,无任何不适感。服药7剂后纳食增加,腹部胀痛消失,大便间隔时间2~3天,乏力等症悉减。查体:肠鸣音正常,腹软,无压痛。继服6剂,诸症消失而愈。瞩患者继服前方。3月后复查胃肠钡透见:钡剂在到达回盲部时间正常,8 h钡剂在小肠内完全排空。随访1年未复发。
  5 体会
  便秘在临床上可以作为一个疾病单独出现,也可以作为一个伴有症状出现。《丹溪心法》说:“老人虚,津液少而便秘。”《景岳全书》说:“阳结者邪有余,宜攻宜泻者也;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者也。知斯二者即知秘结之纲领矣。”结合临床观察可以认为,气血津液虚损是老年性便秘的重要原因。再则由于年老体弱,气血常不足,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而产生便秘,且以脾肾功能失调为主。由此可见,治疗老年性便秘应以脾肾气血为本。本方以党参、黄芪、白术补益脾气;当归、生熟地滋阴生津,补血活血;肉苁蓉补肾助阳,益精血,润肠通便;木香、大黄行气导滞,调中止痛。综观全方,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肾,润肠开秘之功。老年性便秘多属虚证,但临床常有虚实互见,寒热错杂者,故大黄的用量应随证增减,不可猛进攻伐之剂而犯虚虚之戒,变生它证。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62~263
  (收稿日期:2012-03-12)
其他文献
腹膜后纤维化( RPF)为临床罕见疾病,静脉血栓形成则是RPF更为罕见、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以深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RPF患者的诊疗过程,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龙柏社区2008—2012年"六癌"早筛的现况,了解5年来"六癌"的地区发病状况和人群分布特征,探讨"六癌"的社区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社区恶性肿瘤的一级预防提供切实
笔者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正在全球不断地扩散和流行,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灾难性疾病。西医治疗,特别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广泛应用,能够控制艾滋病病毒(HIV),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但也存在着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毒副作用、耐药等问题。中医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介入艾滋病的治疗存在着必要性及可行性。中西医并重,实现优势互补,可能是艾滋病
目的探讨血浆尾加压素Ⅱ与2型肝肾综合征(HR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已明确诊断为2型HRS的患者78例,患者入院后即开始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