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精致生活不失奔放内涵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haoba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与玉,正好印证了契丹人追求生活上的奢华与精神上的自由奔放。辽朝的金银器制作精美绝伦,各种技艺不断精进,上承汉唐传统,又通过草原丝路广泛吸收西域诸文明的成果,使其得以发扬光大,同时也注入本民族的生活习俗特点,为下启后世,做出时代的历史贡献。辽朝金银器造型简单大方、典雅精致、高贵华美,造型和装饰风格同时受到周边游牧民族、中亚文化和唐、宋金银器造型艺术风格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异域民族风情。
  而辽朝玉器在风格上自由奔放,肖生玉器神态自然,纹饰简洁,注入了契丹人自由奔放的精神,他们敬奉自然,向往诗与远方的世界。
  通过对传世的辽朝金银器、玉器等文物进行赏析,可以解读契丹在物质文明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独具契丹特色的艺术风格。
  高翅冠
  冠饰之风流行
  辽朝建立之后,契丹族便刮起了戴冠饰的流行之风,冠饰不分性别,男女均可佩戴,这些发现在辽朝墓葬的壁画中均可证实。高翅冠是契丹贵族妇女广泛流行的一种冠饰。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鎏金高翅银冠用鎏金薄银片分片锤击成各部位的形状,并用细银丝缝缀加固而成,呈现出富有层次的浮雕装饰效果。这表明辽朝的金银器制作工艺已在继承唐和五代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与本民族的传统风格融为一体,形成新的特色。冠顶圆形,两侧立翅高耸,看起来很像鸟飞翔时展开的双翅,冠正面和两侧立翅镂空并錾刻火焰宝珠、凤鸟和云纹等花纹,冠顶缀饰道教造像。契丹人受到中原道教影响开始信奉道教,公主的伯父和叔父都是虔诚的道教信徒。此冠以道教为饰反映了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传播。
  佩饰
  戎装也尽显华贵
  契丹人因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信仰,制作出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饰物,包括冠、簪、镯、耳坠、戒指、带饰、佩饰等。捍腰又称扞腰,为契丹民族重要佩饰,围于腰部,起保护腰部的作用。《辽史·仪卫志二》所记的“田猎服”中有:“皇帝幅巾,擐甲戎装,以貂鼠或鹅项、鸭头为捍腰。”这种旨在御寒和保护腰部的戎装,唐宋都有,称为“抱肚”。据《契丹国志》载,在每年新罗进贡契丹的礼单中就有“金抱肚一条五十两”。
  漆器
  数艺并施于一器
  妆奁盒,盒内黑色漆胎,外以鎏金嵌宝石錾花银箔包镶。整体略呈曲角四方体,与内置铜镜造型相合。外表以镶嵌的玉、玛瑙、松石以及金银器錾花、锤揲等技术组成各式精美、华丽的图案纹饰。盖表构思精巧,装饰繁复。盒盖内镶有一层银箔,其上鎏金錾刻“庭院赏乐图”,描绘墓主人生前场景。当中涉及的包金包银技艺萌于鲜卑,后被契丹人发扬光大,通行于辽代的系列马具、服饰首饰类金银饰件的加工制造中。还有银衬多宝嵌技术,银衬是一种将银片直接锤揲在漆胎外的工艺,起到固定、美观的作用;多宝嵌即集玉石、象牙、玳瑁、云母、金银等宝物为一器的工艺。而此妆奁盒如此奢华而繁复装饰手法,又承袭了唐代中原的风格,盒子内装有一面飞鸾凤纹铜镜,这说明契丹是很爱美的民族。
  春秋战国以来,漆器主要兴盛于中国的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北方草原鲜有完整的漆器出土。此件漆胎鎏金器的发现,为我们研究辽代漆器及金银器的装饰工艺和技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杯盏
  融合多元文明风格
  在辽朝契丹族墓葬出土的金银器中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身影,辽朝早期和中期的金银器同时受到了唐朝文化和波斯萨珊、中亚粟特及拜占庭等地文化的影响。在器物的造型方面,金银器的花朵造型和多棱块面来源于粟特金银器。如鎏金高士图银杯,造型就源于中亚粟特系统器形,而杯柄部装饰简约,且柄部下不封口,联珠棱为焊接的做法均与唐代金银器有别,应视为契丹人的创新与发展。杯口口径偏大,杯体较深,又有着拜占庭工艺的艺术风格。开光内高士作书写、把酒、执扇、饮酒、捧钵、抚琴、阅书狀。杯沿、折棱、足沿及开光边框均为联珠纹饰,为萨珊王朝常用纹饰,而金银器上装饰颗粒状联珠则为粟特风格。
  还有金盏亦为盛酒茶用具,外壁錾刻五组双雁衔花纹。鹅、雁为辽代重要祭祀物,辽代金银器频见鸿雁纹,或与契丹人“春捺钵”捕鹅猎雁的独特制度有密切关系。
  凤形玉佩
  美好祥和的祈愿
  契丹是北方游牧民族中,大量使用龙纹和凤纹等中原民族纹饰的民族,在此之前的游牧民族中并不多见。尤其是凤纹,广泛地出现在辽朝的各种工艺装饰上,契丹人喜欢用凤纹图案装饰美化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趣。辽朝凤纹的主要特征是凤头比较大,头上有凤冠,眼睛大而有神,嘴部似鹰,脖子通常呈S 形曲线,身体较长呈展翅欲飞状,尾部由几根长翎尾组成。辽代玉器纹饰在延续唐风的基础上又进而细致入微地刻画与强调,较多地采用了镂雕、平雕和浅浮雕、阴刻相结合的工艺,但辽代玉器的阴刻线条略显软滞,不及唐代挺拔、犀利。由于游牧民族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与观念造就了这个时代刚健有力、粗放豪迈的精神特质,反映在凤纹造型中,自然也呈现出粗犷遒劲、自由奔放的形式风格。此凤凰纹白玉佩饰用阳纹、阴刻两种线条表现其饱满的羽翅,增加了图案的精美感和细致感,静中有动,形神兼备。
  摩羯形玉佩
  独特的图腾崇拜
  契丹族虽然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但其民族习性较为开放,在玉器的制作题材上也是非常随意自然,不受任何程式化的束缚。玉器的造型不仅具有浓郁的自然情趣,还兼顾适合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佩和饰件的造型有龙、凤、鱼、鸳鸯、鸿雁、海螺、猴、蛇、蟾蜍、蜥蜴、蝎子、摩羯、马形和狻猊形等形象。其中,尤以摩羯形最为特别。
  “摩羯”为佛教中的一种神鱼,龙首鱼身,其地位类似中国的河神。大藏经《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云:“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噬一切。”在渔业发展下,契丹人开始对于摩羯有特殊的图腾崇拜,以摩羯为纹饰做成玉器表达了人们希望借此可以得到如来的恩惠和保护。以玉雕琢的摩羯鱼较为少见,大英博物馆藏的此对玉摩羯佩,圆雕一龙首鱼身形象,龙张口含珠,肉鼻上卷,龙发后飘。龙身为鱼形,并生双翼。下部有供佩系之穿孔,此类造型流行于辽金时期。摩羯源于印度,从这里也反映出契丹族吸收和融合西方文化的因素。
  肖生形玉佩
  原始的动物崇拜
  辽朝玉器中,肖生造型者有很大比重。肖生造型中所涉及的写实动物有鸿雁、鸳鸯、狮、鱼、马、狗、猴等,这与契丹民族喜欢钓鱼以及四季捺钵游猎习俗有关。鱼是肖生造型中最为常见者,辽朝盛行佩玉鱼,用以表明尊贵身份,也兼取鱼之吉祥寓意。
  而白玉熊看上去憨态可掬,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辽代写意的玉器造型通常简约,一般只呈现出动物的基本形态,少细致的纹饰,显得颇为生动,也展现出玉材本身温润光滑的质感。
  契丹族玉器的造型,不仅有多元一体的特点,而且还有一器多用的功能。既是装饰物,又是实用器。鱼形盒、螺形瓶等,可装纳随身携带的香料或小件物品。这种集装饰、实用功能于一体的玉器,是为适应契丹人游牧生活的需要而设计的, 是契丹族玉器的又一大特点。
其他文献
相较于北京与杭州,广州的当代艺术活动与收藏氛围算不上浓厚,甚至连近年突飞猛进的深圳、杭州都有赶超之势。作为华南地区的文化中心,这里的青年艺术家散落在几处艺术聚集地和艺术区,不少艺术机构依旧在运用自己的力量支持、推广青年艺术家。而广州的青年艺术家既有家学传承的“艺二代”,也有为数众多的自由艺术创作者,他们以松散的形式在各自发声,同时要兼顾共性与个性、生存与创作的关系,用两条腿走路是青年艺术家的常态。
期刊
竹刻,孕育于秦汉,萌芽于晋唐,含苞于宋元,盛放于明清。扇骨,仅寸尺间,历经岁月却更有韵味。而竹刻和扇骨结合,在小面积上的创作,却是一个小众的艺术领域,在这其中,不仅可以穿越时间窥见材质的温润,也能感受技术的精湛和艺术的细腻。  小小扇骨有讲究  竹子在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等地。品种繁多,有250余种。  而竹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上古时期,竹器就在人类的生活
期刊
寿州窑,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创烧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兴盛于隋唐,衰落于五代。停烧于末。在“南青北白”的格局下,寿州窑以其独特的风格,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寿州窑烧制了许许多多的陶瓷用品,大致可分力饮食器、盛储器、酒具、文具、寝具、玩具、建筑用瓷等,釉色崇尚黄、黑釉,造型浑厚饱满,古朴沉稳,姿态万千,多样的造型符号传递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瓷器制作水平和审美文化,为深入研究中国古陶瓷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期刊
3月底的香港,巴塞尔香港艺术展、各大拍卖行拍卖季、艺术馆和画廊新展轮番上阵,开启了新一年亚洲艺术市场看似蓬勃兴盛的大幕。今年,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业界对于提前了解全年东亚市场的风向的意愿也变得比以往更加强烈。从苏富比、保利、嘉德和匡时在香港拍卖的收槌情况看,似乎营造出一种“冬去春来”的气氛,亿元拍品、市场黑马狂刷朋友圈……但在高价成交背后,市场真实行情是否也同样耀眼?在笔者看来,艺术市
期刊
鞭与锏,作为一种打击兵器,常被统称为鞭锏,首见于五代时期,沿用至清朝。而鞭、锏为众人熟知,是因为明清章回体小说《隋唐演义》中对唐初名将秦琼、尉迟恭的善使熟铜锏,他与罗成“传枪递锏”;尉迟恭善用铁鞭,与秦琼“三鞭换两锏”故事广为流传;鞭、锏的形象伴随秦琼、尉迟恭的门神身份,具有极其广泛的大众认知。  史料中的鞭锏  鞭作为军器首见于五代史料。《新五代史》载五代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使人为大铁鞭以献,
期刊
贫穷艺术(Poor Art),常容易让人望文生义,被误以为是贫困、简陋或是物质匮乏的艺术,实际上,贫穷艺术主张用最普通、平凡的材料进行创作,同时具有反商业、反固化形式的特点。这一流派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悄然兴起,1967年,意大利评论家杰马诺·切兰(Gemmano Chelan)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当时在热那亚的波特斯卡画廊(Bertesca Gallery),切兰组织了一场名为“贫穷艺术
期刊
自从屈原先生开创香草美人的比兴之路,一点旖旎的小香香就成了男神征服女神的别致手信。礼物从来都讲究个以小见大,以小博大。  孙思邈的《千金方》不仅救死扶伤,还有衣香和面膜的方子,芳香养生,也是满足唐朝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一面镜子。日本的平安时代,对应我国的是从中唐到南宋,这个时候也是中国诗词歌赋与豪华制香风气最鼎盛的时期,所以日本平安时代三大才女之一的清少纳言说:中国进口的铜镜有了云翳,偶不嗨森
期刊
以农耕为本的华夏文明自古以中国自居,意为“中央之国”。  在外国人对我们的称谓中,除了日、韩、越南等周边邻国同样称我们为“中国”;欧美各国因瑰丽多彩的陶瓷而称“China”;还有鲜为人知的称谓——“Khitay”,即契丹。这个消失在中华历史长河中的民族,曾建立起興盛两百余年的辽王朝,不仅统治中国北方辽阔的疆域,还创造过辉煌灿烂的辽文化。强大的军事力量与文化辐射力让辽朝声名远扬,威震欧亚,以致于今天
期刊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深刻影响着艺术经营者的命运。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许多在线下没有了阵地的卖家,纷纷把目光转移到网络上。本来去年就已经敞开风口的直播,今年更是出现了井喷的现象。  搞创投的人嘴上经常唠叨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现实果真如此吗?至少在艺术品行业,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与数码科技、食品家电等其他日用产品有所不同的是,艺术品作为一种以精神消费为特征的奢侈品,由
期刊
春节前慕名前往位于上海的明珠美术馆,听闻由安藤忠雄操刀设计,是一座将展厅与书店相连的美术馆。只身在空间里走过每个角落,都能感觉到光明的照拂,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安全感。一直很好奇,在商场的顶层允许设计师“开个洞”“填个蛋”这样大胆前沿的设计,到底是怎样的团队有如此魄力?直至与明珠美术馆的执行馆长李丹丹对话后,许多萦绕心头的谜底才一一解开。  理念,真正打造“有书店的美术馆”  李丹丹回忆,自己是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