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应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初中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肩负着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要求。然而,如果处理不好,因初中体育教学的复杂性而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与厌恶等负面情绪,进而出现缺乏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现象,不敢尝试、参与体育课。这样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育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应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的作用和意义
  1.1 增强体育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本身就是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教学,过去单调的、枯燥的体育教学模式就可以得到根本的改变,并且把初中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激发出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耐久跑”运动教学中,通过设计“异性追逐的游戏,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这个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制定一系列规则,让男生追女生在奔跑中保持较远的距离,而女生追男生保持较近的距离,借助这样的游戏活动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并有利于班级在体育学习中营造融洽的氛围。
  1.2 培养学生意志力,塑造正确价值观
  在当今时代,人们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学生从小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裕,但是意志力薄弱确实普遍存在的。体育运动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初中生的意志力,把他们在生活中的抗压能力提高上来,还有利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体育游戏展开教学,上述教学目标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实现。首先,学生置身于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之中,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其次,体育游戏可以把学生文化课上的压力释放出来把他们的焦虑情绪消除掉,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实现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1.3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成为评价高端人才的关键指标。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当作教学的重点来落实,让学生懂得通过团队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
  2 应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
  2.1 以游戏改变训练方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在训练中不是很积极,表现得比较被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运动训练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重复机械的动作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一旦学生对运动训练的内容感到无聊,就会影响他们的运动体验,进而影响体育教学的实效。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体育游戏,适当改变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在实用性方面,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运动兴趣,促使學生更好地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为了更好地贯彻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理念,体育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游戏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好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2 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兴趣,好体育游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个性和能动性长期受到压抑。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从而产生厌学思想。体育游戏教学法扭转了教师处于教学“一言堂”地位的局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体育课堂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以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在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后,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3 注意游戏教学的丰富性、可变性以及实施条件
  体育课程的游戏教学设计应注意丰富性和可变性。游戏教学丰富性可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内容之外,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进行适当的延伸,让学生了解课本内.容之外的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在教学形式上,要转变单一的口头讲述以及体育运动演示教学模式,以游戏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初中体育游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教学内容,锻炼自己。教师应在体育教学前对体育游戏的选择与安排多多思考,根据各教学阶段的任务与要求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游戏,改变练习形式,把握运用游戏的时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课题:大田县2020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立项标题《巧用游戏法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研究》,立项编号TkTZ--2075。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鸿图中学)
其他文献
1 前言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对后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后卫在进攻中不仅要具有高超的个人得分能力和助攻能力,还要在困难情况下及时、冷静的组织好队员的进攻和防守。作为一名优秀的后卫要有开阔的视野,极好的球感,快速的转身,隐蔽的传球和果断的突破,在任何不利的情况下仍能进攻对手的篮筐。优秀的控球后卫掌控者一支球队控球的大量时间,他们在篮球场上的活动范围大,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直接突破或者借助队友的挡拆与掩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等阶段体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条件,需要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抗挫折技能。初等阶段体育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上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技能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本文旨在对初等阶段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抗挫折技能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初等阶段体育教育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学生选择坚持还是逃避,这将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在新的时
期刊
素质教育核心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知识灌输和运动技能的培训,而是要让体育成为一种文化,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情感,让学生热爱体育,钟情于体育,自觉参与运动,从而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效率的作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注重小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让小学生乐学、爱学,在提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物质水平的提升,使得国民精神有了质的飞跃,我国逐渐将发展重点投入到教育活动当中,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儿童培养意识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儿童的综合能力提升,而结合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来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儿童身体素质的提升并不重视,而且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得儿童意外伤害的几率大大提升,因此,本文将针对小
期刊
武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发展历史,对于技术难度要求也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对青少年开展武术训练是极其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所以,一个基层体校的教练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武术专项训练的开展质量,它需要教练从客观实际出发,利用专业的训练手段有效开发青少年的武术潜能。2020年9月22日,国新办举行了就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政策有关情况发布会,并提出“体校今后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体育的接班人和
期刊
1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1.1 主观意识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缺乏主观重视,认为体育锻炼只是一种课余放松的手段,与听音乐、逛街、打游戏等休闲方式的作用基本相同。因此,对于体育锻炼的参与往往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偶尔参与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本来学习就已经非常劳神费力了,如果再去消耗一定的体力去参与体育锻炼,会造成进一步疲劳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人才竞争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成为在完成学校教育之后,已经从业的社会成员再次进行学习深造的一种重要教育活动,同时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本文简述目前继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应建议性解决措施。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继续教育思想顺应时代发展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体育教育的自身改革与发展对新时代的体育教师
期刊
校园足球有助于学生健身、健心,培养优秀的坚韧品质,所以校园足球在高中校园也是开展的如火如荼。文章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开展情况和对策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通过南通市特色学校发展现状折射校园足球情况,通过南通市中学足球特色学校的管理模式,师资力量,资金投入等,有助于政府在中学足球特色学校的资金投入上做到有据可依,调查南通市各个中学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现状况对未来的中学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期刊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经济建设无论发展到任何时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国民的思想政治建设也不能落下。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一群青年,肩负着时代发展的使命,因此,要在大学教育期间辅以政治教育,才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培出优秀的建设者。本文将围绕着新形势下的高校体育教育同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径的探索展开论述。  所谓“课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理念的逐渐成熟,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体育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构成,对推动学生科学成长起到关键作用。为满足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要求,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科学渗透,能够充分发挥体育学科优势,强化德育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德育渗透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德育效果的提升,需要教师充分结合体育教学实际,优化德育渗透思路,推动德育教育高效开展。  1 小学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