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评估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与提升容积关系的应用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AH)的不同所对应的容积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上颌窦外提升所需骨移植材料的容积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50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锥束CT(CBCT)影像资料,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40~78(58.3±12.3)岁。利用Mimics 21.0软件重建上颌窦三维模型,通过Materialise 3-matic 9.0 Research软件切割获取上颌窦底不同提升高度对应的容积。观察上颌窦底提升一定高度(4~12 mm)所对应的容积,并对各提升高度所对应的容积进行侧别间及性别间比较;采用Pearson法对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的不同与容积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上颌窦底提升容积与提升高度的理论方程。

结果

当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12 mm(间隔1 mm,取整数)所对应的上颌窦的提升容积分别为(0.41±0.12)、(0.62±0.17)、(0.85±0.23)、(1.13±0.31)、(1.43±0.38)、(1.76±0.46)、(2.11±0.55)、(2.11±0.55)、(2.88±0.77) cm3,各提升高度对应的容积左、右侧别间及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与提升容积之间呈正相关(r=0.866,P<0.01)。将性别、侧别、提升高度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上颌窦底提升容积与提升高度的理论方程:提升容积(cm3)=0.31×提升高度(mm)-0.96,经回归方差分析,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R2=0.750, F=669.258, P<0.01)。

结论

CBCT可以快速获取上颌窦三维模型,并且可以根据上颌窦底提升高度准确预测上颌窦提升容积的量,为临床种植术前评估所需骨移植材料的容积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循着工笔画发展的大致脉络,可以寻绎它历代演变的情况,在偶或同外域绘画的比较中,见出它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进而,勾画出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基本风貌与画坛格局。 Followin
目的:分析探讨门诊妇科检查室医院感染潜在风险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门诊妇科检查室2018.2-2020.2月发生感染的18例医院感染事件,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