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免疫净化方法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猪伪狂犬病在养猪生产中发生率很高,往往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导致乳猪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阐述了一例猪伪狂犬病的发生情况,总结了其防控措施,介绍了受感染猪场的免疫与净化方法,以期为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诊治;免疫;净化
  中图分类号 S858.28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280-01
  猪伪狂犬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危害,大型标准化猪场往往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中小规模户由于自身技术素质和硬件条件的限制而不够重视,造成很大的损失[1]。临床实践中用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苗注射,利用猪对疫苗和感染野毒产生抗体的不同,通过不断的免疫、检测、淘汰已感染野毒的种猪,更新阴性种猪群,使净化该病成为可能[2]。在多年的技术服务过程中,经常能遇到猪伪狂犬病(PR)病例,在6个条件较好、规模相对较大、对笔者很信任的养殖户猪场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免疫与净化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正确免疫与净化方法总结如下。
  1 发生情况
  2010年5月,一刘姓户猪场发生疫情,笔者应邀前往诊治,经询问畜主和临床检查,一开始是几头母猪咳嗽、发热、食欲减退,随后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这些弱仔不能站立、腹泻,死时头向后仰,四肢划动,通常在产后1~2 d死亡。
  随后未断奶仔猪发病发热、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发抖、共济失调,后躯麻痹,前行或后退转动,严重时倒地四肢泳样划动。8~15 d左右死亡。
  断奶后仔猪和小架子猪也发病,症状与上述相同,发热、咳嗽、便秘,有的猪呕吐,3~4 d后恢复正常。少数出现神经症状,震颤、共济失调,倒地后四肢痉挛或泳样划动。
  经现场剖检,肝脏表面有散在的白色坏死点,扁桃体及喉头有明显的坏死,肺出血瘀血,皮下毛细血管出血,肾散在瘀血点。
  2 诊断与防治
  根据流行发生情况、临床症状、现场剖检病理变化及使用抗生素无效等初步诊断为猪伪狂犬病,采取了典型症状的病猪的脊髓、脑组织及发病后康复猪的血清各一份送安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室检测,14 d后农大报告确诊为PR病。同时紧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一是使用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进行全群紧急免疫。所有存栏猪一律肌注弱毒苗3头份,仔猪2头份;同时对2月龄内的乳猪用弱毒苗0.5头份滴鼻。全群注射头孢菌素控制继发感染。开始几天仔猪死亡数有所增加,到12 d后,疫情慢慢平息,发病猪明显减少。在20 d后猪群基本稳定。二是由于伪狂犬病毒已侵入猪场,必须进行免疫控制,开展常年程序防疫。种母猪在第1次配种前间隔4周注射2次,每次产前2~3周注射1次;乳猪产后3 d用0.5头份弱毒苗滴鼻;育肥猪或后备猪10~11周肌肉注射弱毒苗2头份。该场未再发生PR病。但是由于条件所限,该场只严格按上述程序免疫,未进行PR病野毒血清学检测,因而也未进行淘汰,是否已净化不得而知。
  3 受感染猪场的免疫与净化
  3.1 基本免疫程序
  乳猪产后3 d用基因缺失弱毒苗0.5头份滴鼻;仔猪在10~11周注射基因缺失弱毒苗2头份;种母猪在第1次配种前间隔4周注射2次基因缺失弱毒苗,后每次产前2~3周注射1次;种公猪每6个月注射1次。
  3.2 净化原则与方法
  用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免疫猪群(母猪和生长猪)阻断排毒;定期检测猪群gE抗体,发现野毒血清学阳性种猪即进行淘汰;用伪狂犬阴性种猪更新种群;2~3年后伪狂犬野毒阳性猪数量减少直到最后成为伪狂犬阴性猪场,全场猪只生长发育正常,亦无可凝病例出现,血清学检测全部为阴性,即表明已得以彻底净化[3]。
  为防止猪场发生重复感染,则应以净化清除病毒为目的。通过清群、彻底的清洗消毒、淘汰、免疫,再用已知无伪狂犬病的猪重新组群,就可达到净化猪伪狂犬病的目的[4]。
  另一种方法是首先把保育猪和生产猪转移到另一个无伪狂犬病毒的猪场饲养,在10周时普遍接种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控制潜在带毒猪只的发病和排毒,阻断野毒相互传播和在个体之间的循环。其次,对繁殖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基因缺失苗,并对内外环境、用具、所有猪舍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数周之后对所有的种猪进行测试,淘汰野毒阳性母猪。重复1~2次,直到所有的母猪均为野毒阴性为止。同时加强环境消毒,减少野毒循环。为防止再次感染野毒,必须坚持免疫接种[5]。
  4 体会
  必须使用基因缺失苗(TK-ge)弱毒疫苗来抵抗猪群潜在感染和对抗野毒的攻击。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猪场只能用1种基因缺失苗,但是没有证明基因缺失苗和野毒株之间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因而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是安全的。
  受PR威胁较大的猪场,为了减少乳猪的感染发病,可使用滴鼻免疫,接种弱毒疫苗可在乳猪的鼻黏膜和扁桃体上复制,产生较好的局部免疫作用,不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滴鼻接种发病仔猪,能尽快控制疫情,并能有效地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
  育肥猪的母源抗体在10周时才转为阴性,育肥猪在10周时最适宜注射基因缺失苗,但如果母猪是野毒感染,则要到16周育肥猪母源抗体才能转为阴性,如果怀凝母猪已感染了野毒,则育肥猪可在16周龄时再注射1次基因缺失弱毒苗。伪狂犬病毒能在育肥猪群中相互传播,仅仅免疫母猪不足以预防伪狂犬病。
  5 参考文献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李占丽.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15,17(7):39-40.
  [3] 周伟,王佳禹,李文平.一起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诊断与防治[J].湖南畜牧兽医,2015(4):33-34.
  [4] 李霖,桂祎,王军,等.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5(10):42-43.
  [5] 杨凡,徐志文,李萍,等.一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综合防治措施[J].猪业科学,2016,33(1):48-50.
其他文献
摘要 兽药合理、科学地使用可有效防治畜禽疫病,然而,部分养殖户为追求更高经济效益,在兽药使用方面随意性很强,而且违规使用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现象依然存在,没有考虑到兽药违规使用带来的危害,造成兽药残留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本文就兽药残留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兽药残留;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急诊处理方法的效果,探究院前急诊急救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供参考。方法: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20例,根据处理方式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
根据偏好关系所具有的格序特征,将Von Neumann-Morgenstern理性行为公理体系中的连通性(完全性)公理弱化为格连通性公理,并相应地弱化连续性公理,得到了一集能更为合理地描述具有
2011年,对于天津地铁来说是蓬勃发展的一年,并且天津市也将大力发展其铁路、公路、交通枢纽站以及完善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在加快对地铁二号线、三号线、九号线设备安装调试的同
[目的]探讨以时机理论为指导的康复运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心
"幽幽四明山,菁菁附小园。"在六朝古都南京,坐落着一座小而精致的学校,这就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学校创建于1986年,如今有40多位爱岗敬业的教师,400多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品",应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受众关切的主观体验。办学之"品",不能只满足于某项成"品",而应该致力于项项成"品",以至汇成大"品"、做成"品牌"、创成"名牌"。要使办学之"品"由"低空掠过"的基
我国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起步较晚且形式结构和文化形态较为单一,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乡镇居民通常都会将注意力放在物质、经济收益的层面上,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并
根据在欧洲工作的经验,总结了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技术在当地面临的困境。指出,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现有废水处理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水域和水源保护的要求,污水厂
3月10日,佛山市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向外界透露,顺德将建设首条单轨列车项目。这条即将开建的轨道列车项目属于顺德轨道交通中运量1号线,该线路从轻轨顺德站起至同江医院为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