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挖掘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inglongg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蚕豆的2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8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57份江西省蚕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单株分枝数及单株总荚数与蚕豆籽粒的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将57份种质资源分为两大类,其中第Ⅰ类群单株产量较高,可作为潜在高产优质蚕豆育种材料.8个SSR标记共扩增出65条清晰、可识别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9条,多态率为75.38%.通过NTSYS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43处将57份蚕豆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这些类群中不同来源的种质相互交错,表明江西省蚕豆资源间的基因交流较充分.综合以上结果,筛选出4份优异的蚕豆资源,分别具有产量高、抗性强、高钙高蛋白质含量等特点,可作为蚕豆新品种的育种材料.研究结果可为蚕豆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及蚕豆育种亲本的选择等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为实现小麦精量播种,设计了一种辅助充种、托种种盘的小麦气吸式精量排种器,该排种器能够利用型孔凸台在充种过程扰动种群、增加种群的离散度并提高充种性能;在携种区种子更易在型孔凸台的托持作用下稳定吸附,减小种子所需吸附的负压.运用离散元法仿真分析4种不同排种盘对种群的扰动情况,并加工试制4种排种盘,以转速、气室压强和种盘类型为因素,进行正交仿真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影响各排种性能指标的主次因素,得出带型孔凸台的排种盘其排种性能最佳,验证了离散元仿真的准确性.最后,采用试验因素的多目标寻优,以合
立足新时代、新理念和新阶段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选取2000—2019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分别构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表征有效协同衔接共轭变化,从时空动态视角揭示二者的变化规律、演进特征和有效衔接共轭程度,并采用多种回归模型探寻二者之间有效衔接机制、调节与中介的动力传导路径.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整体水平、有效衔接度均稳中有升,区域空间逐渐分化出西南地区优于西北地区的发展格局.后脱贫时代,人均GDP是调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衔接过渡到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