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髻凤冠(下)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ng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604年,隋文帝崩,杨广继位。对杨广这个历史上被称为隋炀帝的人,民间文学把他描绘成荒淫无度的君王——以各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沉迷于女色。但《剑桥中国隋唐史》却说,即使怀有敌意的修史者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即他的正妻萧后,一个聪慧和有教养的妇女,从未遭到他的冷落而被宫内其他宠妃代替,她始终被尊重,而且显然受到宠爱。
  萧后究竟何德何能,一生中竟然赢得了前后6位帝王心?最后一位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唐太宗不仅以前朝皇后之礼厚待她,死后还随葬她一顶比大唐皇后冠还多1树的13花钿后冠。
  根据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颁布的《武德令》,皇后冠形制是“首饰花十二树,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
  此间的花为“花钗”,这在《通典·后妃命妇首饰制度》中有载:“大唐武德中制令,皇后祎衣,首饰花钗十二树,余各有差”,是延续北朝以来的制度。“后周制,皇后首饰,花钗十有二树。”
  至于花钗的基本造型特点,有两股钗脚弯成U字形,东汉以来可以看到不少在发髻顶端插作一排钗的形象。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有“头上金钗十二行”。唐代依然可见不少此类形象,但无花饰。
  而“花钗”则应是在钗首上装点各种金银花朵之意,时多称“花钗,钗以金、银涂,琉璃等饰”;“花钗,任以金银杂宝饰也”,可知“花钗”的特征线索为带有金银嵌宝琉璃等华丽装饰的花朵钗首,并有两股钗脚的首饰。
  唐代出土首饰,可归属为花钗类的并不少,其中有一类数量较大,形态为两只细长的钗脚在顶端结为一束,接着展开一片扁平花叶型的钗首,构图以花叶为轮廓,并填以各种鸟兽绶带纹样。这种花钗大量出现于晚唐五代墓葬,而敦煌晚唐供养人形象中也屡屡看到,在头上对称插作一排,数目不等:也有在头顶脑后随意插三两朵者,如簪花仕女图所示,在五代陶俑中也可见。
  另外一种,则是在U型钗脚的顶端钗梁上,嵌套一朵金花,大多做金银嵌宝装饰,华丽非常。
  其中最重要的例子来自贞观年间下葬的唐吴王妃杨氏墓,尽管遭到破坏,但在棺床上还是遗留了两只花钗,钗首装饰硕大的宝花,钗身不短,钗脚长19厘米。花上珠宝镶嵌,花型饱满,符合“金银杂宝琉璃饰”的特征,宝花的四周还有6片小叶。而仔细留意宋明皇后礼服画像和礼典插图中的祎衣首饰花树,则也是一朵朵饱满的花朵,并四周带有花叶。
  吴王妃的棺床上还遗留有玉佩料珠,而这残留的花钗,则应是现存实物中,最有可能是后妃首饰制度中“花钗”的实物。这对于也算贞观年间下葬的萧后冠的修复还原或有一定价值。
  何谓“小花如大花之数”?
  历代礼制均称“小花如大花之数”,小花应是独立于大花的小花树,大小花树总计24株,这在后世记载中有提及,《宋史·舆服志》“其龙凤花钗冠,大小花二十四株,应乘舆冠梁之数”:《大金集礼·舆服》:皇后冠服“前后有花珠各一十二”。
  至于花树的插戴方式,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将24树花钗在发髻上端左右对称插戴一排;一是周围插满如冠状。前者形象多出现在供养人盛装中,非礼服插戴;宋明后妃礼服冠在唐代花树的基础上添加了龙凤,升级成为“龙凤花钗冠”,但花树依然围绕插满冠体,再参考初唐李寿墓女礼服线刻中初唐首饰搭配,以及出土北朝一唐初的冠饰,似以后者插戴方式为合理,即将大小花树围绕头部插覆满,这样在宋代正式转变为冠也显合理。
  “两博鬓”则是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发式。《三才图会》:“两博鬓即今之掩鬓”。下垂过耳,鬓上饰有花钿、翠叶之类的饰物,为一种假鬓。历代贵族妇女专用以表贵贱、别等级。这种发式始于隋,而流行于唐、宋、明各朝的贵族妇女。
其他文献
网络存储,字面意思就是连接到网络上的存储设备,不过相比于专业商用级别的数据中心来说,功能进行了一定精简,而易用性和价格则平易许多。这些特性让NAS作为一种存储中心在SOHO一族中颇为流行。  信息爆炸的年代,纵然你的手机有64G,笔记本有512G,也未必能容纳得下膨胀的信息摄取“欲望”。更不用说多终端已经基本是每个家庭的共同现实。面对这种状况,相信你也希望有一个家用数据中心可以让各个终端一同访问,
期刊
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壮阔的南太平洋,现实中的“中土世界”(新西兰为电影《魔戒》取景地),杜文超和他的爱人选择在这里度过幸福的蜜月,更用无人机航拍记录一路风景。他的蜜月航拍视频、照片及游记发到网上,获得众多网友点击。  带无人机同游  我们在2016年4月16日,启程前往新西兰。光是准备行程攻略,就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搜集各种资料,查看他人的经验和游记,整个过程还是比较辛苦的。  要携带大疆无人机一同
期刊
张明华从未想过航拍可以如此简单。即便是作为从业者,他也未曾料到航拍可以如此流行。  航拍是什么?在已过不惑之年的张明华眼里,航拍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飞机,而是一种类似哲学的事物。“它是在无穷的空间给了你一只手,它让你的镜头无处不在,让你的眼睛无所不在,可以伸向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  这个答案,是张明华用几十年的摄影人生经验换来的。是他用航拍路过了亚非欧太多地区的风景,看过了太多的战争与和平之后,逐
期刊
小航模飞行器、固定翼……曾经高大上的技术装备,近两年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时尚玩家的“新宠”。时尚人士将这些航模飞行器运用到了日常生活、航拍写真、婚庆创意……带动了一条新兴的产业链。  婚礼仪式的航拍优势  1.航拍的运动范围大,空中拍摄可以让整个婚礼场景尽收眼底,呈现出更大气的效果。转场灵活,可以在摄影师不能到达的位置进行拍摄,各个高度、角度,实现360°全景。可以捕捉到如电影画面般流畅的复杂
期刊
航拍打破了婚纱照的老套路,新人们也贡献出不少新姿势。不远的将来,这些动作想必都会成为航拍婚纱照的新标准。赶紧现在就拍起来!  1无人机瘫  简单粗暴,两人往地上一躺,无人机升上高处90度拍摄,即可获得最标准上帝视角。可以并排躺,也可以头脚交错躺。可以在草地上躺,也可以在船躺,或者直接在床上躺?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2浑然天成  想要获得全景时,将无人机飞远,让新人照片中占据较小位置,营造一种天地苍
期刊
婚姻,中国人历来看作终身大事。随着时代的流变,中式婚俗也有了很大改变。虽然各地婚俗不尽一致,三媒六聘的繁琐礼节也早已少人遵循,但婚礼前后还是有不少讲究。时代在变化,婚礼也不断增添新内容,就像航拍及无人机的流行一样,结婚,也要与时俱进。  从先秦以来,“六礼”便是婚姻仪式的统一规范,“六礼”规定了结婚就必须经过六大手续,才能真正完成了结婚。  六礼分为:  1、纳采——采并非彩金的采,而是男方家庭向
期刊
青,像物生时色也;岛,被水围着的陆地。这大概就是青岛这个地名的来历。  物生时色,究竟是什么色?自古以来,青字最难说清。按照老子的逻辑,可以说清的青就不是常青、恒青了。岛还是被水围着,青岛却耐不住寂寞地突围着,延伸着。  记两次出海  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帝王一生也都在突围和延伸。于是六国灭了,车同轨了,就连文字也都统一成了符号感更强的小篆。他看看海内,感觉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便走到青岛,走到琅
期刊
风吹麦浪,这大概是很多人对于丰收的印象。之前受限器材跟视觉的角度,我们对于丰收场景的想象,可能都是比较固定式的,有了无人机加持之下的空中视角,可以换个角度,感受它超越印象之外的美意。  《焦点》:拍摄这组照片主要用到了哪些器材?  张可荣:用的是大疆悟Inspire 1 Pro禅思X5。  《焦点》:关于Inspire 1 Pro,有怎样的使用感受?  张可荣:大疆悟Inspire 1 Pro的稳
期刊
全球飞行影像系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DJI大疆创新,9月2日宣布携新书《俯瞰世界——航拍摄影师眼中的地球之美》开启公司创立10周年纪念活动序幕。  这部画册展示了由世界各地知名航拍摄影师和航拍爱好者拍摄的精彩照片。《俯瞰世界》收录众多高清航拍图片,并以此向大疆的10年创业历程致敬。在过去10年中,大疆满足了世人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渴望,用航拍设备重新定义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消费级的大疆精灵Phantom
期刊
西藏本身不具备更多,除了石头和冰雪;但通过对它的凝视,它给予的一瞥便可成为无限。  古城拉萨是一巨大载体,容纳着古今多少故事;又是忠实的守望者,目送过数千年沧桑岁月。正像时空交错穿越剧的结尾那样,蓦然回首时,已是今天,但见兴冲冲八方来客。  至迟在两千年前,拉萨河谷还保有森林与沼泽的生境,大昭寺就是在以土填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上世纪80年代该寺维修,气象学家还-惊喜地发现,更换下来的梁柱确为建寺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