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社会管理的流弊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光年间,清朝走向衰势十分明显,已无力改善对城镇的管理,国库不实,养活不起大批官吏,致使城镇管理落在“编外”人员的手中,流弊丛生。
  关键词:官府;商会;梁山
  清代官俸之薄亘古未有,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官、民地位悬殊,官员侵害商民利益的行为时常发生,也为州县官员收受贿赂、额外勒索大开方便之门[1]。
  官府任用“编外”人员维护社会治安,曾是清末在城镇管理上的一项弊政,内蒙古塞外边城包头有许多的事例。其中一次商民告状竟能胜诉,着实让我们感到意外,胜诉的原因之一在于官方曾有限制官员、胥吏对商民进行欺诈的纸上明令,第二个原因是包头商民有告倒德厅主的决心,太原知府不得不如此处理结案。这些事例至今已成为城镇发展中的珍贵史料,值得整理和研究。
  在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的拆迁工作中,发现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一通“严绝流弊”石碑,其碑高214厘米,宽80厘米,碑额大字“严绝流弊”。从碑文得知,内容是有关城镇管理的,碑文内容称包头镇(县级以下行政单位)铺民(在城镇开铺的商人)上告德厅主自莅任以来,“凡遇殴伤人命,匪情盗案,不以公断,且向商民强索银四千六百两;户书孟秉昭索银二百两”等情况,此案经由山西省巡抚批示,委托太原知府“王大老爷断案和结”。处理结果是“德厅主离任,门丁发落,户书孟秉昭斥革衙外”,由新委派的厅主按新立章程办事。兹后审理匪情盗案不得强索及侵扰铺民,铺民胜诉,故刻“严绝流弊”石碑向社会警示,以保护铺户的合法利益。由于碑文部分字迹已难辨认,且为古代词语,我们结合其他史料反复试读,对当年包头的社会状况进行说明。
  清代包头城镇的社会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商会参政,丐帮管理监狱,官府萨拉齐厅(口外相当县级单位称厅)下设的包头镇分巡厅(俗称巡检衙门)对商会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并有守城巡查的任务,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近日见到报纸转载《南京通史·清代卷》一则史料,获知南京城也有包头镇类似的情况,我们不妨将南京城与包头镇进行对比,有助于讨论该碑所反映的问题。
  南京是省会城市,衙门众多,人口稠密。包头是一个塞北小镇,地方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是很难详加比照的,但有相同点,即南京官府管事的“职官数量十分有限,在管理纷繁复杂的城市事务时,常显得捉襟见肘……各衙门的具体事务实际上大多由多家经制之外的胥吏(这里指编外的小官)、差役等完成”。由于“官府人手不足,还需借助保甲等城市基层组织来加强对社会的管理与控制,甚至发动普通市民参与巡防”。胥吏和差役“不是国家的正式工作人员,不享受俸禄和升迁待遇,也不接受严格的考核。虽然他们只是从百姓中佥派或雇募的差役,但其行为代表官府”,这些“编外”的人员仗官侵害商民的行为时有发生。
  包头镇所发生的问题,就是因为官府人手不足,经费短缺,致使城镇管理的具体事务落在官府“编外”人员的手中,这些人具有半官方的身份,凌驾于百姓之上,因而弊端丛生、乱收费问题突出。有权管理包头镇社会事务者,要首推民众组织的商会、官府萨拉齐厅和包头镇巡检衙门。
  萨拉齐厅:光绪年间,萨拉齐厅新官到任,各镇商行例纳公费银1~2万两,同知周桂敷到任后,主动裁减,包头镇商行交1200两。例纳已是商户公开的负担,平日还有其他征税。
  商会:包头是清代开始形成的一个移民城市,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不少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汉族人先后来包头垦荒定居,商业由此兴起。从事贸易的多是山西人,为了相互关照,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便成立了商会,最早的名称叫商贾会馆,道光元年(1812)改称大行,大行的负责人称总领。商会除主管包头镇工商业外,并受萨拉齐厅的委托,负责地面之事,如打架斗殴、民事诉讼、支应差傜、迎请官府、摊派款项等事宜,这些都由大行办理。道光三十年(1850),在今东门大街关帝庙后设大行办公所。1915年成立包头镇商会,以后又有更名,但性质未变。本文行文为了方便均称商会。道光年间包头商会内部组织不明,同治年间大行负责人仍称总领,下设会计、文牍、庶务和办差人员,又有文武甲头各1人,总计25~30人。在街上跑杂差的有13人,内部杂役5人,传达2人,上街收款4人,街头查办维修工程2人,共计26名。50多人已是人浮于事,每年花费银子3500~4000两[2],俨然是一个兼管城镇的办事机构。碑文中言德某人在任内的4年多时间内,强索银4600两是接近事实的,厅主指的是职务,或是民间对其职务的俗称。1913年民国进行改制,裁撤清代所设置的包头镇巡检衙门,成立包头镇警务分局,由萨拉齐县委指派局长1名,共有警察50名,商会管理地方行政事务之权告终。
  园行:包头镇菜农的行业组织称园行,道光间加入了大行,同治年间从大行中分出,包头镇社会形成大行、园行“共管”的局面,在地面上有所分工,在园行辖管区出了事,由园行直接处理。在大行内设议事机构,由大行出代表4人、园行出代表1人组成,巡检和巡官对议事机构有监督之责。
  巡检衙门:山西省归绥道萨拉齐理事厅(管理汉民的县或稍高于县在塞外的行政机构)包头镇分巡厅,文职称为巡检,从九品,武职称为把总,巡官相当于办事科员,在大行议事机构中只有监督之责。管理社会的职能在实际上由商会施行,“严绝流弊”碑文中称的“德厅主”,我们只知厅主是职务称呼,未敢确定他就是巡检衙门的人,但在当时的包头镇却是一个掌握实权者。孟秉昭属于胥吏一类人物,这种人依仗官势,什么坏事都能做得出来,是由厅主雇佣的。
  清代商会头领本是商人出身,是从各行业大商号经理中推选出来的,一旦这些经理在商会掌权,便觉得十分荣耀。有些人修养很差,耀武扬威,在商会内大吃大喝,多吃多占是最为平常之事,出行时坐着轿子,前有虎头牌、牛皮鞭开道,不是官员却像似官员,官味更足,经费收支没有制度管束。大行办公所具体处理地方各项行政事务,包括审理匪盗、调解民事纠纷等,实权在握。
  碑文中的被告人德厅主颇似商会中实际的处理事务的掌权人,地位在总领之下,为什么德厅主很难被告倒,要一直把官司打到省里去,笔者认为他極可能是这样一类人物,即在官场上有活动能力,有处理社会管理工作的丰富经验,对上成了商会总领信得住的人,对下有一批胥吏、门丁一类的爪牙可供其驱使,社会上有个被称作“梁山”的组织可供其利用,白道、黑道结合起来,方可显示该人的威力和神通。   巡检衙门官名全称是包头镇分巡厅,巡检可称为是该厅的厅主,若有贪污渎职违法之事,至少有萨拉齐厅长官弹劾他。至于德厅主,我们总认为他不是巡检衙门的人。
  “梁山”:包头的“梁山”是为商会打下手的,研究社会问题时,对“梁山”不可不知。“梁山”是包头流氓底层社会的总称,仅是命名为“梁山”,并没有《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思想,在统治阶级面前是顺民、爪牙、彻底的奴才。这种组织有许多帮派,包头的“梁山”是由“锁”“里”两家联合组成,“里”家人员以乞丐和打“莲花落”“数来宝”的行乞艺人为骨干,可以走遍天下到处流浪;“锁”家以吹鼓手和轿夫为骨干,“梁山”的领导权始终被“锁”家鼓房所把持。
  “梁山”人员行使警察的权力,例如清朝和民国初年,在死人沟(地名,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慈人沟)有关押人的“黑房”,凡是在包头逮捕的人犯,以及五原、东胜和萨拉齐厅后山地区送来的人犯,先押解到包头由死人沟看管,然后再往萨拉齐监狱解送。“梁山”人员执行警察和特务工作,外边看“梁山”的人是在为大行、园行办事,行乞人到处流浪,实际是在充作耳目。他们在赌场、庙会维持秩序,在街道巡查,在春节期间“闹社火”,历史上发现有斗殴和交通堵塞的情况,都有“梁山”的人出现,这些不怕死的人,人人见了都害怕。夜间巡逻打更时提着大行的灯笼,可以盘问、检查、逮捕夜不归宿的行人,守城门的兵丁离开城门时,甚至把城门房子里掌管的钥匙交给打更人,打更人便可利用机会营私舞弊,夜间私开城门,放行商旅,获得银两。他们还负责防火救火工作,掩埋无主的死人,协助官府的仵作检验尸体,充作法医破案的助手。做这些服务的工钱统由商会支付。
  “梁山”是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对内管理极严,帮有帮规,家有家法。对乞讨人和在“梁山”中讨生活的人有刑罚生杀之权,且对外封锁一切有关“梁山”的消息,违者重罚。
  清末民初,包头死人沟东西两沟住着“锁”“礼”两家,“梁山”弟兄有800余人,这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有各种偷盗的能手,有要饭的,这些人都有“头目”,这些“头目”都与“鼓扛房”有来往,办红白喜事时,派人为雇主抬轿子,以此开工钱,乞丐则到红白喜事家要钱讨吃,新中国成立初期讨吃窑只剩下200余人。“梁山”设有“忠义堂”,在门前“挂着大行的虎头牌和牛皮鞭,闲杂人等都要肃静回避,在神堂中供有祖师像,并设有囚室、伙房,有专供记账先生(户书一类人物)和“把式匠”(会武功的打手)居住的宿舍,“头儿”出门有保镖的跟在后边。他的“兵符”“印绶”是一根木杖,名叫“拐挺”(俗称打狗棍、杆儿),平时放在祖师牌位后面的供桌上,有事的时候用它行刑打人。“梁山”的人一方面为大行缉盗[3],一方面中饱私囊。
  碑文中称“买空卖空”的句子,文意前后不相连,是被告人反驳原告的话,即不承认被控告的事实。“买空卖空”原是指包头粮油业资本家搞投机买卖,俗称“倒粮盘子”,其营业性质是“买空卖空”。交易粮食的时候,一般不动用现粮,只是存有足够现粮,以应付买主要求付现粮之需,投机者利用粮食涨跌来牟取暴利,有人“买空卖空”大发横财,有人落得倾家荡产。“买空卖空”在此处是比喻语,文中所说内外“规礼物色”,指的是对上级官员送财礼、物品进行打点的陈规陋习,即行贿、受贿,为非正常开支,不能将此转嫁于民。“街巷均立甲头”是指乾隆八年(1741)在包头实行的保甲制度,置“牌头”“总甲”,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在汉民中实行,从而加强对户籍的管理,“走西口”的晋陕汉人移居包头,并在包头落下户籍。甲头有治安巡查之责,像明代的南京那样。
  道光年间,清朝走向衰势十分明显,已无力改善对城镇的管理,国库不实,养活不起大批官吏,处处保守,已无力改革,碑文所说侵扰商民的流弊却愈演愈烈,已成为旧社会是无法革除的顽症。包头近处的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右旗都存在类此现象。民国时期包头屡过大军,粮草由包头商民无偿提供,冯玉祥军队向商会垫借过现洋三百五十多万元,石友山军队向商会垫借过一百三十多万元,这些垫借多是有借无还,商会将此损失交给商户均摊。■
  参考文献
  [1]郝秉键.雍正帝:整治陋规 澄清吏治[N].中国文化报,2014-03-24.
  [2]中共包头市委机关.包头史料荟要(第6辑)[M].包頭:中共包头市委机关印刷厂,1983.
  [3]中共包头市委机关.包头史料荟要(第2辑)[M].包头:中共包头市委机关印刷厂,198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跌倒评估在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52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均由主管护士按"坠床与跌
整形美容治疗范围广,手术涉及体表组织的修整、形态及功能的改善,以及用组织移植的方法修复与再造外表组织及器官等。因此患者使用的导管遍布身体各部位,其类型主要有负压引流管
目的:分析狂犬病确诊前后患者家属的心理过程,提供适时心理干预。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狂犬病患者确诊前后家属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家属不同的心理反应
目的:评价应用腕部及前臂远端扩张皮瓣治疗手背皮片移植术后瘢痕及瘢痕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治疗8例患者、13只手。一期于手腕及前臂背部植入扩张器,术后常
摘要: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进入了可视化、碎片化的传播时代,短视频成为移动端内容表达与消费的主要形态之一。因此,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要注重短视频内容的生产模式,本文对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模式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短视频;生产模式;思考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人们可以通过不同
10月10日,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第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市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有限
[摘要]目的:观察釉基质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粘附、增殖及迁移等生物功能的影响。方法:消化法培养人正常角质形成细胞,采用MTT比色法及体外划痕法,观察人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在不同浓度釉基质蛋白(50、100、l 50及200“g,m1等浓度的EMPs)包被的培养孔表面粘附、增殖及迁移情况,试验各组依次命名为EP1、BP2、EP3、EP4组。结果:①细胞粘附性实验中,EP2、EP3及EP4组在接
摘要:本文对如何走出新闻舆论监督的思想误区、明确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明确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采写舆论监督报道提出相应的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度”  一、舆论监督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正确的出发点  (一)媒体实施舆论监督时必须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有利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维护稳定的目的出发,密切配合党和政府
摘要:视觉传达是视觉传播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视觉传达的有效设计能让人们从视觉感官中具体认识不同的事物,提高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知度,同时从不同影像的生动呈现中,也更能给人们震撼的艺术感受,给予人们充足的视觉享受。本文从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点入手,对视觉传达的功能性和艺术性进行辩证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视觉传达;功能性;艺术性;辩证思考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
刊登在2018年2月2日《解放军报》一版头条的文字类通讯《陆战雄师:钢多气盈骨更硬》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一等奖。这篇新闻作品对场景、情景的描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