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程中的护理效果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y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程中的护理效果与价值.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孕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温馨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中对产妇进行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能够优化分娩结局,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分娩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价值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疫情期间扫拖型机器人安装不同拖布对地面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扫拖型机器人分别安装棉质拖布和混纺纤维拖布,准备2个水箱,依次装满2000 mg/L浓度次氯酸钠消毒液和20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分别工作0.5 h、1 h、2 h、3 h,测定不同消毒液水箱四个工作时间点,两组拖布的有效氯浓度。结果:随着工作时间延长,两组拖布的有效氯含量均逐渐减少;混纺纤维拖布对含氯消毒液的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于棉质拖布。结论:与棉质拖布相比,扫拖型机器人安装混纺纤维拖布,对含氯消毒液的有效浓度维持时间更长,
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老年慢阻肺患者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SAS)评分及抑郁(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
目的:探究在临床护理带教规范化培训中双向评价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实习护生100名,根据不同临床护理带教方案分为两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带教方案,观察组采用双向评价法下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案,比较两组护生操作技巧评分、护理能力评分及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操作技巧评分、各项护理能力评分及带教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规范化培训中双向评价法的应用,既能提升护生操作技巧及护理能力,又能提升带教效果。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护理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隔离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隔离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针对性隔离及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目的:探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30 min后体温低于对照组,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钾及血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
目的:评价中医规范化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社区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针对性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试验组给予中医个性化干预,根据体质状况进行中医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24周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24周后的躯体功能、肌体疼痛、健康状况、躯体角色、生活力、情感角色及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规范化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五子散热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及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腕踝针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腕踝针联合五子散热熨治疗,同时给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患侧水肿体积均低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应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的价值。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认知功能,促进康复,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目的:探讨流程化糖尿病小组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流程化糖尿病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结果:试验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及血糖控制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流程化糖尿病小组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血糖控制达标率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改善肛肠科术后肛门疼痛及排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科患者20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肛门疼痛评分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内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科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肛门疼痛程度,缓解便秘症状,提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