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对于会展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对其培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从近些年的会展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其现状是十分令人堪忧的。对此,本文从会展行业对从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将会展英语课程“ESP+实践”进行结合性的教学,对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展英语专业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深入性的探讨,旨在通过会展行业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后续的顺利就业及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会展;英语专业教学
随着近些年我国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展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有较多会展被定义为国际性展会。在此发展背景下,会展业需要大量既懂会展,又懂英语的涉外会展人才。通过在百度中搜寻关键词“会展招聘”后发现,较多会展策划服务的企业都在大量招聘此方面的人才,当然其要求也是非常具体的,如应聘人员的学历、技能、经验及个人综合素质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具有良好英语语言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国际会展人才的培养,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ESP理论介绍
ESP的全称为“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专门用途英语,一般与特定的职业或学科有较为直接的关联,是以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为中心,开设的具有专门化内容的英语课程,常见的有经貿英语、酒店英语等。以教学理念角度分析,ESP一般有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①课程设计需要全面满足学习者的各种需求;②教学内容必须围绕专门、行业而确定;③加强对语言、词汇、技巧、语篇和体裁与特定活动适应性的具体分析;④和普通英语教学有较为明显的区别。ESP不是只进行英语教学,也不是只进行专业知识教学,而是以语言和专业为中心开展语言实践课,需要加强对学生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中语言应用灵活沟通的能力的培养。毋庸置疑,会展英语就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在会展行业背景下的职业英语有效沟通能力和会展业务处理能力的ESP课程,其目标要设置为培养学生的会展行业相关的职业能力。
二、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会展英语课程准确定位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钱鑫、陆雷在谈到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中提出了较多的问题,首要问题即是会展英语与基础英语界限不清,会展英语课程不是基础英语课程的后续,所以必须要将英语与会展进行有效联系,这样会展的策划、管理与组织等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会与英语进行完美的融合。另外会展英语课程开设的课时一般时间都非常的短,并且相关教材都比较注重读写训练方面,较多都是与会展行业相关的文章,其中的单词数量十分的多,内容也比较枯燥无趣,内容介绍的重点在于对会展相关行业知识的介绍,适合会展行业情景交流的对话是少之又少。这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严重不符的,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不断消退。
三、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会展英语教学探讨
目前各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学生的教学中推行的都是“能写、能说、会做”的人才培养方针,国际会展人才培养模式是围绕以英语为基础、会展和商务为内容、能力为核心、实践为途径进行的。一般都是从会展英语课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选取与会展行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强调与突出实践,这样才能循循渐进的培养其会展行业中的职业英语交际能力。
1、 会展企业小组制
会展英语专业教学的第一天,就需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扮演不同的会展行业相关的企业,如会展场馆企业、会展策划企业和会展参展企业等,每个角色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企业小组对自己企业的名称、LOGO、企业标牌与简介等都需要进行具体的创作,并且各学生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也需要制作自己的名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会展行业情景对话实践。相信通过这样的会展企业小组制之后,各学生会快速进入到会展行业的各工作角色中,这样必能为后续的学习过程进行更好的铺垫。
2、会展工作需实施过程制
选取、安排和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举办会展的整个工作程序为具体依据(展前、展中与展后)。工作过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如展前会展了解、会展策划,展中会展举行、接待客户、销售产品,展后的会展和客户接待,相信通过对会展工作过程的英语学习之后,必能有效锻炼其英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会展行业的工作流程,强化学生在会展行业背景下的综合工作能力。
3、学习项目坚持任务制
高职院校一向倡导“学中做、做中学与学做结合”,并且在此教学理念的有效引导下,需根据工学结合模式,在每章的主要学习内容中,都需要选择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能充分感知到自己学习的主体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提高最终的学习效果。比如:展前阶段的展会策划过程中,会展策划公司小组与会展场馆公司小组成员间、参展公司小组成员与会展策划公司小组成员间,都必须要完成电话咨询展览事宜的具体学习任务。展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会展场馆企业小组需对会展策划公司对于场馆设施和设备故障的投诉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会展策划企业小组需向参展商介绍所举办的展览;参展商小组需完成对展览会现场的产品发布介绍和接待买家及参观者等学习任务。对于最后阶段而言,各企业小组都需要对展会的情况和各自服务对象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并提交反馈报告。
4、坚持循循渐进的实操制
不同阶段的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会展英语专业的教学特征与人才培养目标,就注定了老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想要顺利掌握一门外语,并不是简单的,必须要在合适的语境中进行反复的使用。作为一门ESP课程,会展英语专业的学生需在会展行业相关的情景实践中提升职业英语有效沟通能力。因此,实际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的融入各种实践任务,任务的类型可大可小。此外,课程设计中还需要合理安排三大实操项目,促使会展英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融合处于不断同步状态,确保语言培养和会展实践一体化的目标得以同时推进。 第一,行业认知实习。展前阶段教学结束之后,学习过程不能就此结束,还需要辅以实践过程,如,给予学生参观正在举行展会
的机会,对会展中心企业和会展策划企业对会展的布置和安排进行具体性的了解,在此实践参观过程中,能对展前阶段的学习重点内容进行回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参观活动后,能对会展公司所提供的精致服务进行了解,对参观商如何展示自己、与买家和参观者如何交流等进行更好的了解,相信这必能为后续的展中阶段学习做好更为全面的行业认知准备。第二,对会展训练进行模拟。展中学习阶段后期,需要定期举办英语小商品模拟交易会。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公司小组的角色,以分任务的形式来对整个模拟会展进行筹备与举办。会展策划公司成立英语小商品模拟交易会筹委会,撰写策划书,根据学生学期初拟定好的角色担任会展策划、宣传、招商、布展等工作。整个模拟会展彻底完毕后,各公司小组都需要进行总结,并上交完整的总结报告,对模拟会展的体会进行及时分享,这样才能及时对自己在前段课程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明确的认知,促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的进行查漏补缺。第三,举办真实的会展项目。真实的会展项目是培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關键所在,其真实的会展项目需以校企合作项目为准,并且会展策划公司必须要指定具体的辅导人员,并担任指导老师的角色,加强对学生相关会展企业的培训,相信通过学生不断参与到真实的会展活动中实操之后,必然可以从对会展的抽象认知到具体认知过渡,并通过校内的虚拟项目、英语小商品模拟交易会等将学习到的会展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在校企合作项目中进行更好的展示与表现,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促使学生职业能力的急速提升。
【总结】
高职会展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ESP课程教学的具体探索,合理设计会展举办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将“理论+实践、语言+技能、校内+校外”的教学与普通的ESP教学进行完美融合,彻底从传统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确保语言与商务训练处于完美融合状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机会,提升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真正为会展行业提供所需的人才,促使学生得以更为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肃高职院校会展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兰州外语职业学院为例[J]. 姜虹. 海外英语. 2010(05):136-137.
[2]关于培养高素质“双E”人才的思考——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曾衍文,张莉萍. 创新. 2013(01):100-103.
作者简介:
王大利(1978-),女,硕士,单位:西安外事学院,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与文化,英语教学。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会展;英语专业教学
随着近些年我国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展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有较多会展被定义为国际性展会。在此发展背景下,会展业需要大量既懂会展,又懂英语的涉外会展人才。通过在百度中搜寻关键词“会展招聘”后发现,较多会展策划服务的企业都在大量招聘此方面的人才,当然其要求也是非常具体的,如应聘人员的学历、技能、经验及个人综合素质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具有良好英语语言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国际会展人才的培养,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ESP理论介绍
ESP的全称为“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专门用途英语,一般与特定的职业或学科有较为直接的关联,是以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为中心,开设的具有专门化内容的英语课程,常见的有经貿英语、酒店英语等。以教学理念角度分析,ESP一般有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①课程设计需要全面满足学习者的各种需求;②教学内容必须围绕专门、行业而确定;③加强对语言、词汇、技巧、语篇和体裁与特定活动适应性的具体分析;④和普通英语教学有较为明显的区别。ESP不是只进行英语教学,也不是只进行专业知识教学,而是以语言和专业为中心开展语言实践课,需要加强对学生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中语言应用灵活沟通的能力的培养。毋庸置疑,会展英语就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在会展行业背景下的职业英语有效沟通能力和会展业务处理能力的ESP课程,其目标要设置为培养学生的会展行业相关的职业能力。
二、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会展英语课程准确定位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钱鑫、陆雷在谈到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中提出了较多的问题,首要问题即是会展英语与基础英语界限不清,会展英语课程不是基础英语课程的后续,所以必须要将英语与会展进行有效联系,这样会展的策划、管理与组织等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会与英语进行完美的融合。另外会展英语课程开设的课时一般时间都非常的短,并且相关教材都比较注重读写训练方面,较多都是与会展行业相关的文章,其中的单词数量十分的多,内容也比较枯燥无趣,内容介绍的重点在于对会展相关行业知识的介绍,适合会展行业情景交流的对话是少之又少。这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严重不符的,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不断消退。
三、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会展英语教学探讨
目前各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学生的教学中推行的都是“能写、能说、会做”的人才培养方针,国际会展人才培养模式是围绕以英语为基础、会展和商务为内容、能力为核心、实践为途径进行的。一般都是从会展英语课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选取与会展行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强调与突出实践,这样才能循循渐进的培养其会展行业中的职业英语交际能力。
1、 会展企业小组制
会展英语专业教学的第一天,就需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扮演不同的会展行业相关的企业,如会展场馆企业、会展策划企业和会展参展企业等,每个角色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企业小组对自己企业的名称、LOGO、企业标牌与简介等都需要进行具体的创作,并且各学生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也需要制作自己的名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会展行业情景对话实践。相信通过这样的会展企业小组制之后,各学生会快速进入到会展行业的各工作角色中,这样必能为后续的学习过程进行更好的铺垫。
2、会展工作需实施过程制
选取、安排和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举办会展的整个工作程序为具体依据(展前、展中与展后)。工作过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如展前会展了解、会展策划,展中会展举行、接待客户、销售产品,展后的会展和客户接待,相信通过对会展工作过程的英语学习之后,必能有效锻炼其英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会展行业的工作流程,强化学生在会展行业背景下的综合工作能力。
3、学习项目坚持任务制
高职院校一向倡导“学中做、做中学与学做结合”,并且在此教学理念的有效引导下,需根据工学结合模式,在每章的主要学习内容中,都需要选择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能充分感知到自己学习的主体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提高最终的学习效果。比如:展前阶段的展会策划过程中,会展策划公司小组与会展场馆公司小组成员间、参展公司小组成员与会展策划公司小组成员间,都必须要完成电话咨询展览事宜的具体学习任务。展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会展场馆企业小组需对会展策划公司对于场馆设施和设备故障的投诉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会展策划企业小组需向参展商介绍所举办的展览;参展商小组需完成对展览会现场的产品发布介绍和接待买家及参观者等学习任务。对于最后阶段而言,各企业小组都需要对展会的情况和各自服务对象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并提交反馈报告。
4、坚持循循渐进的实操制
不同阶段的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会展英语专业的教学特征与人才培养目标,就注定了老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想要顺利掌握一门外语,并不是简单的,必须要在合适的语境中进行反复的使用。作为一门ESP课程,会展英语专业的学生需在会展行业相关的情景实践中提升职业英语有效沟通能力。因此,实际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的融入各种实践任务,任务的类型可大可小。此外,课程设计中还需要合理安排三大实操项目,促使会展英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融合处于不断同步状态,确保语言培养和会展实践一体化的目标得以同时推进。 第一,行业认知实习。展前阶段教学结束之后,学习过程不能就此结束,还需要辅以实践过程,如,给予学生参观正在举行展会
的机会,对会展中心企业和会展策划企业对会展的布置和安排进行具体性的了解,在此实践参观过程中,能对展前阶段的学习重点内容进行回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参观活动后,能对会展公司所提供的精致服务进行了解,对参观商如何展示自己、与买家和参观者如何交流等进行更好的了解,相信这必能为后续的展中阶段学习做好更为全面的行业认知准备。第二,对会展训练进行模拟。展中学习阶段后期,需要定期举办英语小商品模拟交易会。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公司小组的角色,以分任务的形式来对整个模拟会展进行筹备与举办。会展策划公司成立英语小商品模拟交易会筹委会,撰写策划书,根据学生学期初拟定好的角色担任会展策划、宣传、招商、布展等工作。整个模拟会展彻底完毕后,各公司小组都需要进行总结,并上交完整的总结报告,对模拟会展的体会进行及时分享,这样才能及时对自己在前段课程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明确的认知,促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的进行查漏补缺。第三,举办真实的会展项目。真实的会展项目是培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關键所在,其真实的会展项目需以校企合作项目为准,并且会展策划公司必须要指定具体的辅导人员,并担任指导老师的角色,加强对学生相关会展企业的培训,相信通过学生不断参与到真实的会展活动中实操之后,必然可以从对会展的抽象认知到具体认知过渡,并通过校内的虚拟项目、英语小商品模拟交易会等将学习到的会展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在校企合作项目中进行更好的展示与表现,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促使学生职业能力的急速提升。
【总结】
高职会展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ESP课程教学的具体探索,合理设计会展举办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将“理论+实践、语言+技能、校内+校外”的教学与普通的ESP教学进行完美融合,彻底从传统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确保语言与商务训练处于完美融合状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机会,提升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真正为会展行业提供所需的人才,促使学生得以更为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肃高职院校会展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兰州外语职业学院为例[J]. 姜虹. 海外英语. 2010(05):136-137.
[2]关于培养高素质“双E”人才的思考——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曾衍文,张莉萍. 创新. 2013(01):100-103.
作者简介:
王大利(1978-),女,硕士,单位:西安外事学院,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与文化,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