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灭疟后期发热病人血检浅析

来源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发热病人检查疟原虫是早期发现疟疾病人,消灭传染源,控制疟疾扩散的一项有力措施.我市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血检以来,对疟疾的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进入灭疟后期管理阶段以来,狠抓了乡、村血检覆盖率,疟疾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将1992~2003年的血检情况分析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三峡库区洪水外包线内钉螺孳生环境形成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类比法、生态实验和现场调查,并利用三峡水库论证期间得到国家认可的洪水预测资料,取其血吸虫病研究可利
四川省原30个流行县(市、区)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3年内实施巩固措施,经过15~18年病原学监测,在第1~6年检出残存传染源198例,分布特点为监测初期残存传染源少而分散地局限在少数村庄
观察脑囊虫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TNFα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比色法和双抗夹心ELISA检测了30例脑囊虫病患者血清的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患者血清TNFα含量为(0.66±
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血吸虫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但所有报道多为采静脉血分离血清后进行检测,现场操作仍感不便.为此我们探索了用微量末梢血浆代替静脉血
期刊
蛲虫病是以儿童为主要感染对象的肠道寄生虫病,能引起小儿失眠,精神不安,夜惊等,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为了解安康城区幼儿园的蛲虫感染情况,考核其防治效果,我们于1991-2000
旋毛虫感染对人体致病的轻重程度主要与食入旋毛虫幼虫囊包的数量、囊包的活力及其幼虫侵犯的部位有关,另外,机体的免疫状态也起着重要作用.旋毛虫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
2001年 4~5月,株洲市区发生了10名外来流动人口急性感染血吸虫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南京长江中心孤立的两个洲滩一潜洲,子母洲,面积333万m^2,500万m^2洲滩从长江中生成至今仅20多年,经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钉螺阳性率0.4~3.1%,沟鼠感染率53.7~64.2%,重300g以上的沟鼠感染率达92.9%,潍上无居民和家畜。因此,这两
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流行于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地区.人体旋毛虫感染的主要来源是猪,人吃了含有活的旋毛虫幼虫包囊的猪肉即被感染,大理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吃"生